八极拳二节详解(详解八极拳的八极架)(1)

八极拳民国风格顶肘式

​ 图片来源:原创(图为民国版八极架顶肘式)

文/杨强

一、

「八极架」这个名称,是我们在口语的状态下,将「八极拳的架子」简称而来的,日常情况下,直呼其「架子」就可以了。「八极架」还有一个俗称,叫「小架」。还有一个别称,叫「小八极」。

我们知道,无论是武术,还是八极拳,都是不可以定义的,八极架也如此。尤其是在初学阶段,知道它有这么个名称,有那么些个动作,就可以了。就像我们初识一个人,知道其名字,记住其模样就够了。如果你对这个人感兴趣,那你就多接触吧。你跟他的接触越多,你对他的认知就会越来越清晰全面。当然,你或许,因此要花费一生的时间,也有可能,即使花费了一生的时间,也没把那个人看透,弄明白。我们对八极架的认知也如此。

所以,先有个概念就可以了。这个概念就是,八极拳之所以被称为八极拳是因为有八极架这个内容的存在。换句话说,八极架是八极拳这个门派的根本和表现形式,再直白点说,没有八极架就没有八极拳。

八极拳二节详解(详解八极拳的八极架)(2)

清朝风格八极架开头

二、

在练八极拳的人中,「八极架」的普及率,是最广的,可以说达到了百分之百。不会练「八极架」的人,肯定会被认定为没练过八极拳。它的俗称「小架」,更是闻名遐迩,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无法得知 「小架」这个名称,是何人?何时?因为什么而给它命名的。但这个名称一经流传,便约定俗成起来。

同时,在这里,必须,强调一下「同时」,遗害也就随之而来、而且越来越严重。在好大喜多的世俗的文化背景下,一个「小」字把它的本质、功用等等全遮掩了。

因为「小」,有人把它当作为初学入门的东西,浅尝辄止。因为「小」,有人把它认为是敲门砖,学过就扔。还是因为「小」, 有人数典忘祖,把一贯作为衡量八极拳水平的它,换成其它的东西,造成了八极拳因失去了统一的标准而混乱的局面。

其实,「小架」的「小」只是因为它的动作精而少。但并不代表它无关大局和紧要。相对八极拳的其它内容而言,它才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的那个「一句话」。所以,我建议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要再称呼它为「小架」,起码要去掉那个「小」字,称之为「架子」。

八极拳二节详解(详解八极拳的八极架)(3)

三、

八极架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是一个历史难题,难就难在创编它的祖师爷吴钟,像孔子一样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文字和图片的说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难题无解,而且一旦找到了答案,也就踏上了进入八极拳圣殿的台阶。

不过,在初学阶段,不建议大家思考得这么深。倒是建议大家,在八极拳界还没有统一认识之前,不要太在意任何人、嘴里说出来的和写在纸面上的历史。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历史的确很悠久,但我们的历史观越到近代越畸形,我们一方面极力地拿历史说事,同时又极力地拿历史不当回事。历史不再是「原来如此」的本真,而是有人让你相信的「应该如此」。八极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难道会独善其身吗?不可能的。所以,任何人说的任何历史都值得怀疑。

四、

我们以常识来推论,祖师爷创拳的时候,他是绝对没想到八极拳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可以延续到今天。在武术那么繁荣的年代,那么发达的地区,祖师爷所创的八极架只是芸芸之一,很可能就是昙花一现的命运。

所以,他不会有意识地去想那么多,也没有必要去想那么远的事,只是依照他对拳术的理解,创编了这个八极架,不可能赋予它那么多的承载。这就像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当初不过就是街头的一个地摊而已,哪有那么多的讲究。

值得庆幸的是,各种机缘巧合,祖师爷所创的八极架不仅流传到了今天,而且由八极架所形成的八极拳这个门派,也成为了天下武学之显者,因此,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八极架的形成属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八极拳二节详解(详解八极拳的八极架)(4)

民国风格八极架

五、

虽然在初学阶段,我们可以忽略八极架是怎么来的,但绝不可忽略它在八极拳中的重要地位。道德经上有一句话,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八极架就是 「道生一」的那个「一」

八极架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儒家学说的「忠恕」二字来比拟。「忠恕」二字是概括儒家学说的「一以贯之」的东西,同理,八极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它所 「一以贯之」的东西——就是八极架。

我们在常识里说过,八极拳的体系是由八极架,对子和单打维系而成的,这三者之间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架子」是本源,「对子」是由「架子」衍生出来的,「单打」是由「对子」分解出来的。八极拳的发展变化,必须遵循以「架子」为起点,最终要回归「架子」的过程。这一点,就是判断八极拳继承与发展的对错标准。能回归的,就是发展变化,不能回归的,就是脱离变异。

八极拳二节详解(详解八极拳的八极架)(5)

民国风格八极架

六、

三百年来,八极拳的传人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八极架的原传只有一趟。也就是说,八极拳的早期,大家练的八极架都是一模一样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八极架不仅不再一模一样了,而且也不是只有一趟了。

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任何文化,发展到了高级的阶段,都会如此。所谓「百花齐放」,也可以说成是「鱼龙混杂」。这个现状这对于后学者来说,的的确确是一个难题,不得不面临选择,否则学不到精髓、纯粹的东西。

八极架呈多元化的现状,主要是八极拳不断发展壮大的结果,尤其是最近的这一百多年,八极拳由沧州一隅,扩大到京津,全国,乃至世界。生存空间不同了,接受者的底蕴也不同了,自然就会因人因地域而产生变化,当然也会出现变异的现象。

这样一来,哪趟八极架更原传,更具备八极拳的本质,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换句大白话说,哪趟才正宗?

八极拳二节详解(详解八极拳的八极架)(6)

七、

有人会说,都正宗,存在即合理,若不是好东西怎么会流传下来呢,但我们都知道劣币往往会驱逐了良币而存在。也有人会说,只有我才正宗,法不传六耳吗,并且拿出血缘关系、师承关系来证明自己,但我们也知道文化这东西,既不能遗传也不能给予,老话说叫做「艺不扎根」

在对待这个问题态度上,一则英国女王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发。据说,有人问英国女王,世界上存在着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澳式英语,以及中国式的英语,请问女王怎么看呢?女王回答说,世界上只有英语和说错了的英语。

八极架也如此,世上只有八极架和错误的八极架。那么如何界定正确与错误呢?

简单地说,符合「架子」这二个字的本义,就是对的。不符合,就是错的的。对「架子」这二个字的认知,表明着传承的正确性。换句话说,能不能正确理解「架子」这二个字,证明着得没得到真正的传授。

八极拳二节详解(详解八极拳的八极架)(7)

八、

「架子」二字,望文生义的话,可以有很多解释。祖师爷为什么用这二个字来命名八极拳的第一个套路呢?我们不得而知,只能猜测。其原因之一,就是受当地武术文化的影响。

我们知道沧州一带的许多武术流派都有名为「架子」的东西,祖师爷身处其中,就借用这个名称而已。其二,就是祖师爷用「架子」这个形象来告知我们八极拳的真谛是什么。

我们现在西化的程度很深了,很难理解我们的前人叙事讲理的这种方式。其实,用最常见的东西解释最深奥的「道」理,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大的特点。祖师爷那个年代,还没有西化,他这么说,大家都理解,不用解释。但后来,随着语言词汇的变化,随着我们日益的西化,再说「架子」二字的时候,就需要解释和翻译了,而解释和翻译的过程,就是出现偏差的过程

八极拳二节详解(详解八极拳的八极架)(8)

九、

有一句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导致结果。对「架子」认知的偏差,必定会导致「架子」内容和风格的不同,再加上中国人是比较喜欢立异标新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偏离了「架子」的本义。

关于「架子」的本义,我不建议初学者去考虑,但如果你想把八极拳练到一定境界,你还必须要深究这个命题,因为它是八极拳的根源。这个阶段,还是先学一趟架子,作为今后溯本求源的载体吧。

在初学阶段,虽然我们不主张深究「架子」的本义,但顾名思义地想一想,还是有必要的。不如此,我们就无法获得形而上的启迪。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要用传统的方式,也就是用最常见的东西来作为思考的形象。

生活中常见的「架子」有很多,最简单的样子,就是一横一竖的「十字架」,结构最奇妙的,就是人体的骨架。无论什么样的架子,有一个特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通透,也就是简洁。

清朝风格八极架

十、

怎么理解「简洁」呢,用二个字来说,就是干净。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没有多余的东西。

如果能从「架子」的具体形象,理解到「没有多余的东西」的抽象,换句话说,如果能理解「架子」就是「没有多余的东西」,那么就离对「八极架」有正确认知不远了。也就能领悟出,八极架是一个简洁的,干净的,没有多余动作的套路。

这个没有多余的动作,不是指八极架的结构是十七个动作组成的,还是二十一个动作组成,或是二十八个动作组成的,而是指八极架的动作特点

我们知道拳种之间的区别是由动作特点决定的,一个拳种之间的套路区别是由套路的风格决定的。

八极架的动作特点不仅是八极拳区别于其它拳种的标志,也是八极拳其他套路的的根本风格。

那么八极架的动作特点是什么呢?换个通俗的问法,怎么能一眼就看出某个人练的八极架,是符合没有多余动作这个本义的呢?也就是说他练的正确不正确呢?

十一、

那么八极架的动作特点是什么呢?换个通俗的问法,怎么能一眼就看出某个人练的八极架,是符合没有多余动作这个本义的呢?也就是说他练的正确不正确呢?

最简洁的回答,就四个字「动静分明」,多说点儿,就是「动得疾,定得稳」,再多说点儿,就是「出手楔钉,落脚砸坑」。如果这样说还不好理解,那么换个角度,能做到「不晃、不颤、不抖、不扭」,就是了。

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八极架有很多种样子,即便是符合八极架应该遵循的「动静分明」的特点,但它们之间的风格也不尽相同。这是三百年来,尤其是这一百年来积淀和分化出的结果。这也是我们站在今天的时空角度上所看到的现象。这是一种横向的观察。

如果从纵向上看,尽管多元化的形态始终存在,但一个时期只会有一种风格占主流地位,而且不同时期的的主流,不是多种风格之间的轮流坐庄式的替换,而是每个时期的主流之间是传承的关系。

这样的传承关系和中国诗歌是一样的。

唐诗在唐代是占主流地位的,到了宋代被宋词取代了。但宋词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得了唐诗的真谛,变成了长短句而已。

八极架的主流传承也如此。它的主流风格是形成于清代,成熟于民国的「脆」,接着就是,形成于民国、成熟于共和国的「猛」。将来会是「疾」。不管今天的八极架的风格有多少样,只要其偏离了「脆」与「猛」之间的传承,没有奔着「疾」的方向去发展,那一定是「左道」。

八极拳二节详解(详解八极拳的八极架)(9)

民国风格八极架开头

十二、

我们为什么要练八极架?或者说我们要从八极架中练出什么?或者说八极架的作用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是一个十足的对八极拳缺乏文化自觉的问题,如同问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中文一样。不过,在普遍缺乏文化自觉的今天,在八极架被误解误读了很多年的当今,我们还是说一说八极架的功用吧。

八极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初学阶段,它解决的不是我们学习八极拳的终极目的,而是我们学习八极拳的起始问题。一个是「形」,另一个是「劲」。所谓的「形」就是姿势的到位与定型,所谓的「劲」就是强调整体下的突出局部。

在「形」与「劲」的取舍中,「形」是第一位的。前人说得很明确,也很正确,那就是「把势把势,全凭架势,没有架势,不叫把势」。「劲」是由「形」而来的,前人把他们的关系总结为「不具其形,则不具其力」。这句话里的「力」,翻译成我们现在的用语,就是「劲」。「劲」与「力」,有时通假,有时别样。

十三、

学习任何东西,都有窍门,但不是投机取巧,而是方法得当。在武术上就叫「有传授」。也就是说,好方法会使你事半功倍,进步很快。

初学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程序来练习。就是:「求形儿」、「求劲儿」、 「求组合」、 「求节奏」。

「求形儿」就是摆姿势,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在静态中符合按八极拳的要求。

「求劲儿」就是练动作,将每一个动作反复练习,达到举手投足莫不中规中矩,达到静态时的规范。

「求组合」就是把几个动作连续起来练,要做到一气呵成,不缓劲儿。

「求节奏」就是把攻防的意识用肢体的动静、快慢、高低等等表现出来。

八极架之所以被称为贯穿于八极拳始终的东西,是因为它会随着学习者的深入而精深,会随着学习者的提高而广博,它的层次是无止境的。我们可以用一趟架子来体会从「四平」到「三元」再到「一体」的过程,也可以通过三趟不同的架子来体验这一过程。因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要领,以达到不同的境界。

不论你是想在武学上有所追求,还是只想锻炼锻炼身体,每天练「架子」是一件必不可少的项目。它所给你带来的身心愉悦,是随着你不间断地体会它而来的。它简单,十天半月就能学下来;它深邃,穷尽一生也不会到头儿,既可以在人前显摆,博得众人的青睐;也可以在人后受罪,独享汗水淋漓、肌酸肉疼得快意,落一个实实在在的心得。

所以,每天练一练架子吧

▼往期精彩回顾▼

1.练武术的「始」与「终」

2.如何看待基本功

3.八极拳究竟有几趟架子

4.八极拳——单打

5.八极拳的对子

6.从这个动作中才能看见八极拳的「劲」

7.为什么天津能让八极拳发扬光大?(上)

8.为什么天津能让八极拳发扬光大?(下)

原创不易

大家点个赞再走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