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清水向北送,国之重器润北方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

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

八年光阴调出一年“黄河水量”

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

中国电建作为南水北调建设的主力军

筑华夏龙脉,铺复兴之路

用专业、负责、奉献烙下深深的印记

◆ ◆ ◆ ◆ ◆

南水北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我国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在中华大地上勾勒出东、中、西三条“人工天河”,纵贯南北,与东西走向的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江河连接,一起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型水网。

作为国家水利水电建设第一品牌,中国电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长期致力于国家水利的规划建设工作。自2003年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以来,先后有19家成员企业参与工程建设,调配精兵强将,配置最优资源,挑战世界难题,攻克行业难关,承建工程项目200多个,累计完成输水线路总长度793千米,明渠596千米,渡槽19.1千米,管涵169.8千米,隧洞8.3千米,水库2座,大坝5座,桥梁425座,为这一世纪工程的通水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1)

碧波浩荡奔千里

十年开凿惠民渠,共圆南水调京梦。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实现全面通水。八年来,“远水”终于解了“近渴”,江河为之丰盈,水源因之均衡,经济因之繁荣,生态因之美丽。截至2月5日,两工程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为北方地区调来了超过黄河一年的水量,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2)

▲南水北调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航拍

其中,中线工程作为南水北调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调水线路,中国电建承建的项目合同总额占到50%以上。累计完成输水线路总长度755公里,占中线一期干渠总长的52.72%,承建了包括“陶岔渠首”“穿黄工程”“沙河渡槽”等关键工程,施工内容涉及大坝、隧洞、渡槽、桥梁、渠道等。解决了“在软土富水条件下建造地下隧洞”这一世界级难题;创造了世界第一的超深竖井施工技术;完成世界上综合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始发区域距离地面近50米的盾构始发技术及内衬施工技术等多种新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研制的大跨度综合型振碾式渠道混凝土浇筑机获9项国家专利。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3)

▲俯瞰陶岔渠首枢纽工程

大坝巍然耸立,渠道横贯中原,渡槽承接水脉,桥涵筑成风景,其间,处处都烙印着电建人能征善战、勇于担当的身影。

长渠千里惠万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陶岔渠首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起点,中线输水总干渠的“水龙头”。向南是烟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库,向北是宽阔的中线明渠。2009年,中国电建所属水电十一局中标陶岔渠首枢纽主体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引渠、重力坝、引水闸、消力池、电站厂房等。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4)

▲南水北调陶岔渠首枢纽工程

陶岔渠首工程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设防规模与丹江口大坝一样。在主体混凝土施工中,项目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制作出综合翻升钢模板,使施工效率提高了一倍,工程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5)

▲南水北调焦作1段2标

如今,甘甜清澈的长江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经陶岔渠首奔流向北,京津冀豫等省市沿线地区的20多座城市约6900万人受益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6)

▲南水北调中线淅川段

一库清泉向北流

要调汉江水,先须抬高水位。

丹江口水库是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被誉为“中国水都”。丹江口大坝加高是中线的控制性工程,坝顶高程由162米加高到176.6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抬高至170米,增加库容116亿立方米。中国电建所属水电三局、十一局承担了大坝加高建设任务。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7)

▲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

在坝体加高混凝土施工中,采取了最严格的整套温度控制措施,给予“吃冰激凌”“享受空调”的豪华待遇,老坝裂缝处理、新老混凝土结合、高水头作用下坝基帷幕灌浆等技术问题一一破解,此后,新旧两坝完美对接,坝体融合,可谓天衣无缝。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8)

▲丹江口水库泄洪

大坝“加高增肥”后,丹江口水库由一年调节水库变为多年调节水库,来自水库的一泓清水不再需要泵站逐级提升便能一路自流到达北京。

为水搭桥“天上行”

南水北调中线共有21座渡槽,毋庸置疑,沙河渡槽最具特点,它创造了世界综合规模之最,填补了国内外水利行业大流量渡槽设计及施工的技术空白。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9)

▲沙河渡槽:世界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

中线工程流经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区,地势骤降,想要南水北流,就要建设巨大渡槽,跨过沙河、大郎河,“驮运”汉江、丹江的清水继续北进。中国电建所属水电四局承建的沙河渡槽工程第一标段,是该工程段线路最长,技术含量最高、施工最复杂、挑战最大的标段

该渡槽规模大,按综合流量、跨度、重量、总长度等指标均排名世界第一,总体技术要求更是史无前例;架设重量大,单槽重达1200吨,为国内最重的预制渡槽;架设难度大,槽身为U型结构,最大高度达9.6米,远大于一般高铁桥梁的箱梁高度。项目部制定了多项预制施工方案,其中“槽上运槽”方法,填补了世界水利工程施工的空白,1200吨的大吨位提、运、架机械一体化施工更是工程界的首次实施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10)

2011年底,纪录片摄制组曾专程到沙河渡槽工地进行航拍。当导演托马斯•斯坦伯菲尔德走下盘旋在沙河渡槽上空的直升飞机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令人感到震撼”的感叹。对“世界第一大渡槽”这样描述到:“沙河渡槽,宏伟隆起的水道,从北延伸到南,堪称世界配管工程的极致!”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11)

▲南水北调双洎河渡槽工程

打通“咽喉”穿天堑

让长江与黄河“握手”,这是几代水利人的梦想。

河南荥阳孤柏渡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标志性、关键性咽喉工程,也是国内在饱和水位下埋深最大的一次盾构穿越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12)

▲南水北调荥阳二标

中国电建作为穿黄的主施工单位,承担了退水洞、进水口、下游线隧洞等关键单元工程。为做好新技术的研发,成立了专项课题研究小组,成功解决了“在软土富水条件下建造地下隧洞”这一世界级难题,创造了世界第一的超深竖井施工技术。水电十一局依托穿黄退水洞工程完成的《饱和土地层隧洞施工技术》科研课题,成功解决了特定条件下的饱和流塑性土层隧洞开挖支护问题,成为中国工程界的重大突破,并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13)

▲南水北调穿黄一标

而在南水北调东线,位于山东省的穿黄工程是全线的关键控制性项目。对该项工程的研究方案,早在1973年电建市政公司就已开始组织进行;1986年水电五局承担了穿黄河隧洞工程勘探试验洞建设任务;1988年完成该项勘探试验洞主体工程,在国内首创穿越黄河底部70米深处,其各项成果为穿黄隧洞的设计、施工、管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实验经验。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14)

▲南水北调滹沱河倒虹吸工程

2013年12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长江水俯冲过黄河底部70米隧洞,一泓长江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鲁北、冀东和天津,构建起了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联合调度、优化配置的骨干水网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15)

▲南水北调泗阳泵站工程

民生水利,水“利”民生。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工程,将宏伟设想变为现实。这一路向北的长江水,满载电建人的深情,将致力于国家水利建设的责任和担当烙印在民族前进的史册上。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16)

▲南水北调大沙河闸工程

作为与水打交道最多、时间最久、经验最丰富的企业,中国电建已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让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贡献更多电建智慧与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17)

▲南水北调台儿庄泵站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18)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哪4大流域(8年调来1年黄河水量)(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