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完成于2020年,20年1月因为疫情无法返校,找工作的事情也被耽搁。

1月份武汉封城,很多人陷入不确定的很多焦虑中,出于所学专业的缘故,当时看到了很多同学、老师都在努力的去做些什么。

应该指导我6月份毕业论文的任志洪老师实际参与到我的论文指导中的时间很少,我的论文更多的由他的博士生师姐指导完成。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1)

任志洪老师百度百科

也是后来才知道他在疫情期间创建了“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平台”,用于帮助那些在疫情中需要情绪疏导的人。

也是在同一时间,各地的救援,​各地捐款捐蔬菜,各省医生护士驰援武汉,甚至有民间组织的个人直接深入武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些事情,让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更多的理解:人与人相互依存,互相平等。钱穆先生说中国历史精神是道德的精神,其中之一便是善,​为他人立德、立功和立言。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2)

慈悲

孙中山也说过:中华民族,都是黄帝子孙。虽有语言口音之歧异,虽有汉满蒙回藏等之名称,如同张王李赵之区别,其实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大家好像一家人一样,因为我们中华,原来是一个民族造成的国家。

国歌里在说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的发出最后的吼声”独具民族特色,其实也在诉说着中华民族彼此的团结一致。我一直觉得中华民族是具有同情心的民族,它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表现得淋漓尽致。

即便是面对土耳其、叙利亚遭受地震,救援不能及时到达的苦难,他们都能在微博上捐款给叙利亚大使馆。

更有甚者,在淘宝购买叙利亚的香皂直言可以不发货直接点已送达。如同俄罗斯被制裁一样,中国也努力购买俄罗斯的蜂蜜、糖果,希望也帮助到它们国家。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3)

所以,不论到什么时候,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具有同情心的民族,面对灾难、伤害,他们能体会,舍不得手足受伤,也看不惯他人难受。我想,这也许就是中华文化能够延续五千年的原因,了解愈多,热爱愈多。爱它的善良,爱它的慈悲包容。

之后,就完成了这篇电影影评。它们都在诉说着一个相同的故事: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理解和包容,这个想法让我不自卑,所谓的有钱人,穷人其实都要互相依存。全文有些长,分为四个部分,方便阅读。

一、渺小的、不被看见的“寄生虫”和“小丑”

二、伤害与被伤害,看似对立却也统一

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现实意义:没有它们,人类无法存活

四、同情与慈悲—同理心训练

2019年备受争议和瞩目的电影很多,其中韩国的《寄生虫》和美国的《小丑》在上映时都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4)

电影《小丑》海报

《小丑》上映,引得美国多地警察出动,观众严格安检入内。让人不禁好奇《小丑》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引得美国的警察要如此大动干戈,他们在害怕什么?

《寄生虫》更是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荣获最佳导演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国际影片奖,并创造历史成为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非英语片。

随后,韩国总统文在寅在青瓦台设宴招待了奉俊昊导演及一行人,奉俊昊家乡釜山政府也发出声明说要建造奉俊昊主题公元。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5)

电影《寄生虫》海报

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公开说:“最佳影片居然是个韩国电影,我之前还以为它是得到了最佳外语片,结果说不是,是最佳影片,这种事以前有过吗?”语气中透露出不满和质疑。

就是这两部神奇的电影,他们到底在讲述什么故事?在传达什么?为什么《小丑》让美国社会恐慌,而《寄生虫》荣获大奖,引发争议?

一、渺小的、不被看见的“寄生虫”和“小丑”

《小丑》和《寄生虫》在人物塑造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事角色都属于在生活中我们容易忽略和看不到的小人物。

在电影《小丑》中,主角亚瑟生活在混乱糟糕的哥谭市,他和母亲居住在一栋老旧破败的居民楼中,他依靠扮演小丑给商店打广告和接受社会福利资助为生。亚瑟的妈妈给他起叫“happy(快乐)”,是希望他能给别人带去快乐。

亚瑟的工作是扮演小丑,街道的孩子会无缘无故的抢走他的广告牌,打骂他;同事会嫁祸责任给他害他丢掉工作。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6)

小丑被孩子欺负

在公交车上他逗一个孩子开心时,孩子的母亲叫她闭嘴,脸上流露出厌烦和厌恶的表情;

地铁上,三个白领阶级欺负嘲弄一位女孩时,亚瑟发出了大笑,因此被打;脱口秀的主持人以嘲弄和取笑亚瑟来提高节目收视量;定期给亚瑟做心理咨询的主持人冷漠呆板,直接忽视亚瑟的诉求。

电影里,亚瑟是那个被人讨厌、随便嘲弄和任意欺辱的小丑。没有人真正的去尊重他、理解他,围绕他更多的是这个周围人的恶意,嫌弃、厌恶、愤怒和暴力。

电影《寄生虫》中,一家四口人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常年见不到阳光。暴雨侵袭,地下室会被水淹没,变得肮脏和混乱,马桶中也会涌动出来大量污水。在地下与地上缝交界的缝隙窗外,有人会在墙角随意小便。

当这一家人的儿子运用造假欺骗的手段进入一个大户富有人家里给家里的女儿当家教老师时,一场令人震惊、诧异又合乎情理的偷天换日和穷人进阶之旅开始了。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7)

《寄生虫》富人家

大户人家人地位高、有钱,一家之主担任公司社长,于是,住地下室的一家人全靠欺骗走入了大户人家的生活,妹妹靠以美术家教老师的身份,爸爸以老板司机的身份,妈妈以家庭管家的身份走入了社长一家,取代了原来的司机和管家。

当周围人都慢慢换掉的时候,社长一家的所有人都没有察觉到不同寻常的变化。

只是有钱人家的男主人会说车里出现了廉价内裤的味道,女主人说这是在搭地铁时才能闻到的味道,小儿子会说管家、司机和家教老师身上的味道都一样,电影透过“味道”的呈现,可以看出有钱人家对这种味道的嫌弃和厌恶。

最后,“味道”也成为了电影最终悲剧的导火索。社长一家时不时提起的介意的味道,也让地下室这一家人开始注意味道,甚至想到要换用不同的洗剂来洗衣服,但是这种味道不是依靠洗就可以洗掉的。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8)

《寄生虫》富人嫌弃穷人味道

在社长一家人来看,真正闻到和嫌弃的味道是“穷人的味道”,那是一个乱糟糟、混乱、肮脏与富人没有关系的穷人味道。

在《寄生虫》中,穷人依靠富人寄生着,像真正的寄生虫一样,他们被嫌弃和厌恶,他们被富人冷漠晦涩、隐隐约约的介意。

电影中没有真正说明这种介意和嫌弃,但是透过富人的眼神、说话和语气,穷人又能把嫌弃带来的紧张、不安、自我怀疑发展为后来的愤怒,仇恨的感受表现得真真切切。

二、伤害与被伤害,看似对立却也统一

《小丑》中亚瑟一直处在被取笑、被嘲弄、被欺辱的境地中,当在地铁上遇到三个白领阶级、在华尔街工作的年轻人欺负一个女孩时,他发笑了,也因此引来了三个年轻人的暴力攻击。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9)

《小丑》电影片段

于是他终于拿出手枪,扣动扳机,为观众上演了一场暴力血腥的镜头。亚瑟在这里是他的疾病发作了吗?

我想这里的笑是在表达这个社会的可笑,那些看起来地位高,经济条件比较好,拥有社会可信度,受社会尊敬和很多人向往的白领阶层,却做着欺负嘲弄女孩的事情。

这样的社会难道不可笑吗?我想这里似乎也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一些现实情况。

甚至当亚瑟枪杀了嘲弄他的那三个年轻人,新闻播报,通缉亚瑟时哥谭市市长在电视上说:“到底是怎么懦弱的人才会选择结束那三个很好年轻人的生命,嫉妒别人比他们幸运,比他们生活得好,所以杀了他们。

这是可笑的,所有人都认为小丑是因为嫉妒愤怒杀人,却忽略了地铁上那三个人对亚瑟的嘲讽和玩弄。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10)

富人家里的穷人味道

在《寄生虫》中,社长一家都在表达着对“味道”的嫌弃,当有人伤害了社长儿子,当穷人的爸爸为保护社长儿子去杀了另外一个穷人时,穷人爸爸看到了社长脸上对于他们的厌恶和嫌弃,于是愤怒的将刀子捅向了社长。

社长一家很多的生活日常都要依赖穷人一家来维持运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但是社长一家却看不起、厌恶、嫌弃穷人一家。

因为不被尊重、不被重视、不被平等看待,这其实也会给穷人一家带来很大的心理伤害,从而激发愤怒,导致悲剧的产生。

电影在说穷人一家寄生于富人一家的同时,难道富人一家就没有依靠穷人一家在生活吗?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11)

小丑

董卿在《主持人大赛》中说过: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是一种平衡。在《小丑》和《寄生虫》中,小丑和穷人都承受着那些所谓的上层阶级、富人的嘲弄、厌恶和嫌弃。

富人们,甚至在《小丑》只是一个和亚瑟不一样的正常人,他的同事和老板都不会去尊重他,在《寄生虫》中也同样如此,富人对穷人的贬低嫌弃,都在无形中给亚瑟们和住在地下室的人带去强烈的心理伤害,这些伤害的积压最终释放的窗口也变成了伤害他人。

在电影中,富人不会理解穷人,更不会尊重他们,理解不了他们的痛苦,只是理所当然的认为穷人都是讨厌的,本能的去嫌弃厌恶穷人。因为得不到尊重、同情和理解,悲剧最终爆发。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12)

《小丑》剧照

而当悲剧爆发的那一刻,电影似乎也在给我们呈现一个主题: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所有人的命运都是相关联的,如果只是作为穷人,作为弱者,就得不到尊重,就该被嘲弄和讽刺,那么,即便是占尽优势,也在毁灭着自己。

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现实意义:没有它们,人类无法存活

达赖喇嘛说过:同情和爱是必须的,他们不是奢侈品,没有他们,人类无法存活。

三毛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始终认定,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它的力量,超越死亡。同时,她也在演讲中呼吁:爱我们的乡土,爱我们的手足,爱我们的同胞。

在我看来,不仅是人类无法存活,失去同情,自然界的一切圣灵都会面临毁灭,海洋生物如珊瑚、河流生物、森林动物如穿山甲、草原生物等都会遭到灭绝,但有些生物的灭绝和伤害与人类自身的命运息息相关。

正如我们对穿山甲、对蝙蝠等生物抱有同情,不去掠杀掠食他们,他们携带的病毒也不会轻易的进入人类社会,伤害人类健康。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13)

B站同理心科普视频截图

而在心理治疗中,正确的同情和同理也是任何一种有效治疗的必要元素。同理心(empathy)是指和当事人一起了解他内心的主观世界。同理不是怜悯,是指要调整自己的心情来贴近他人的感受,就好像他人所感受的那样。

Rogers指出,当治疗者能够体会当事人的私人世界,就好像当事人自己看到、感受到的那样。在心理治疗中,同理心可以帮助他人看重和珍惜自己的经验,处理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经验;用一种新的眼光看待他们过去的经验;增强他们做决定和行动实践的信心。

在心理学上,同理心对于心理治疗的进展是最有力量的决定因素。对于任何一个治疗形式,治疗效果都有各种各样的争议,但同理心都是成功治疗的必要和共同因素。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14)

B站同理心科普视频

一个人是否能感受到被理解、密切关系到此次治疗的成效。富有同理心的治疗者致力于探索当事人的经验、了解当事人的目标,并依当事人的需求调整他们的回应。同理心的功效乃是源自于对当事人的真正关怀。

在佛教中,我们说:需要一个强壮的背脊,但柔软的颜面。是说,我们背后需要强大的力量,来让我们可以立足于各种状况,那也是能让人泰然处事的能力,但我们也需要柔软的颜面,需要能够敞开心胸接受这世界,有一个不具防备的,感知他人痛苦的心灵。

佛教中,这样的榜样是观世音菩萨,她是一个能接受全世界苦难的人,他的一万双手,用以解放苦难,每只手上有一万只眼睛,代表智慧和看见。观音能感受全世界的苦难。

全世界有宗教信仰的人很多,不论是基督教的信仰上帝还是佛教的信仰佛陀,都展现着同情带来的力量。在《约翰福音》中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予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15)

同理心

佛教中说慈悲意思是给众生快乐,将众生从苦难中拨救出来。《智度论·释初品中·大慈大悲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慈爱众生并给快乐,称为慈;同感共苦,怜爱众生,称为悲。

无论是上帝还是佛陀,信奉他们的人,都认为他们能理解自己的痛苦,能化解自己的悲苦。因为相信神能感知自己的苦难,了解自己的悲伤,也会拯救自己的悲苦。

于是人的痛苦在上帝和佛陀那里得到了救赎。现实生活中,有人确实选择信仰上帝和佛陀,于是痛苦得到消解,而真正发挥力量的不是上帝,也不是佛陀,他们也很难去说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但依托他们而让相信的同情、理解、感同深受、共情救赎却在不知不觉中发挥着很大的“神力”。

如果不对他人的痛苦报以同情和理解,人与人之间对对立统一关系,也会使我们不知道在何时何地毁灭自己。

《小丑》中,亚瑟也定期做着心理咨询,希望以此来减轻自己的痛苦。但电影中的心理治疗师冷漠且显得呆板,没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16)

同理心

当亚瑟和她谈着自己做脱口秀演员的梦想时,她只是问亚瑟:最近和人聊天有没有好一些。当亚瑟在日记中写道:我想我的死比活着更有价值。

她注意到了这句话,但是很快跳过,没有继续关心和询问。当亚瑟在说着自己诉求只是希望有人听他讲话、尊重他的时候,她告诉亚瑟,心理咨询室因为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要倒闭了。

亚瑟突然绝望又释怀的说,反正你从来也不听。咨询师回应他:他们根本不关心你这样的人,也不关心我这样的人。

在电影中,心理咨询师只是刻板呆滞的完成着自己的工作,在他身上看不到更多对当事人的同理共情和人性关怀。

同样的,亚瑟因为曾经得到莫瑞的关心,哪怕这样的关心是亚瑟假想的,亚瑟也把莫瑞视为父亲般存在的安慰救赎去喜爱他。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17)

平和

但当亚瑟努力学习戏剧表演,却在演出时失败大笑了,观众以此作为取消嘲讽的材料,莫瑞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也在电视当场不顾亚瑟在说什么,在表达什么,当亚瑟说他杀了地铁上三个年轻人的时候,莫瑞也不管不顾,说亚瑟是为了出名才这样说。

最终莫瑞的不断嘲讽和取笑浇灭了亚瑟内心的那一点希望和寄托,然后开枪打死了莫瑞。

我们可以看到,亚瑟几乎杀了所有和他有直接关联不尊重他、嘲讽愚弄、对他冷漠的人,但唯独放过了和他一样因为有缺陷,所以被他人欺负的人,而那个人,是在电影中出现的少数不多没有嘲讽他,也没有冷漠,给亚瑟带去一丝关心的人。

电影中,对亚瑟的痛苦采取冷漠旁观、嘲讽取消的人最终都被愤怒的亚瑟所杀害。

《小丑》最后,哥谭市陷入混乱暴动,而亚瑟也被暴动的人们拥戴,说明有无数的人被无视冷漠嘲讽环绕,没有被人尊重,而小丑的出现便轻易的激起了这种愤怒。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18)

慈悲

白岩松曾说爱他人,就是爱自己。印度史诗摩诃婆罗中有一段话:“尤迪斯帝拉,世上什么最奇妙?尤迪斯拉回答道:这世上最奇妙的是,我们知道周遭所有人都可能死亡,但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可能死亡”。

这句话带给我的触动给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人与人之间,不论贫穷还是富有、不论健康还是疾病,不论富庶还是灾祸,人类命运都是紧密相连。如果不去关心他人的命运,自然总会以一种微妙的形式让我们也会陷入悲剧的命运中。

四、去同情,去慈悲

百度汉语上,同情心是对某事和某一个人的觉察与同情感,也指一种培养成的能与他人感情共鸣的才能,而这种感情不必一定是悲伤。同理心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和同情心概念类似,但面向更广。

罗杰斯认为同理心是暂时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不带任何评价的去感知对方的感受和经验。

鲁迅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吵闹。在生活中,似乎很多人在面对自己不被痛苦和不被理解的时候,可能都会借由鲁迅的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样说明了理解他人,或者感知到自己被理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经常感受到的同情和同理是一种错误的同理,带给我们不被理解的感受的是先入为主的概念和评价。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19)

理解

同理是一种需要训练的能力。但有时候,又或许不是那么困难。我曾经感受到:只是有人做好准备,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准备听我讲述我的故事,当时的我即便什么都没说,那种令人瞬间失语的感动已经给了我莫大的安慰。

我们要知道,同情是和我们余生俱来的,每一个人都有,但使同情萌芽的状况,是很特别的。同情有敌人,它的敌人是愤怒、害怕和遗憾。当我们的生活环境被恐惧瘫痪时,同情心也会被瘫痪。

在心理学上,对于一个咨询师来说,同情和同理的受训都是重要的,有效咨询师的人格特质中,便有一点是真诚的关心他人的福祉:在尊重、关心、信任及真实看重他人的状况而付出关怀。

罗杰斯说:“对于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大多数陈述,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此做出直接的评价或判断,而不去理解他。

当一个人表达了某种感受、态度、信念,我们倾向于不假思索的认为:“那是对的”,“那是愚蠢的”,“那是不正常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错误的”,“那是不友好的””。

我们很少容许自己去仔细地理解它的陈述对他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因为理解有风险,我们害怕被那种理解所改变。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20)

温暖

尽管如此,罗杰斯认为,理解是在以一种双重的方式丰富自己。

当与那些陷入痛苦的人一起工作时,努力去理解他们稀奇古怪的世界,去理解并认识那种感到生活过于悲惨而无法忍受的态度,理解那种感觉自己卑微无用—每一种理解都以某种方式在丰富自己。

罗杰斯说:“我从这些体验中以各种方式学到的东西使我发生变化,使我与众不同,并且使我成为一个更能与他人共鸣的人。

也许更为重要的事实是,我对这些人的理解使他们也发生变化。这种理解使他们接纳自己的恐惧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接纳不幸和沮丧的感觉,接纳他们充满勇气、善良、爱和敏锐感受的那些重要时刻。

豆瓣8.9真拿命拍出来的 从小丑到寄生虫(21)

美好

当你做好想要去理解别人的准备时,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开始:

1、倾听自己的感觉。我曾经在接受心理治疗训练时,发现我要去理解一个人的表情和语言在表达什么显得十分困难,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我的老师,我的老师跟我说:想要理解别人,先从理解自己开始。

同理心的起始于先倾听自己的感觉,假如没有办法触及自己的感受,而想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就很困难。所以首先必须去看到、去发掘、去体会自己的感受。

生气难过时我们会做什么?成功喜悦时我们怎么表达?面对困境时我们告诉自己什么?欧文·亚隆在《当尼采哭泣》说“如果你的眼泪能说话,他会说些什么?”不妨这样多问问自己。

关注自己的感觉和表达,多一些觉察和理解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别人。更要的是,不要去自己进行评价或评判,或是不要针对自己个人做出评价,尽量做理性中立积极的评价,如果我在什么事情上的表达不合适,那么思考一下怎么表达更好,而不是去理解自己是一个很好的人。

2、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找到正确表达的方式。以前在生活中,我总担心的是,我这样说,好不好,对不对,会不会引发厌恶和不喜欢。但其实人是不喜欢被指责的,我很多的表达中都蕴含着:“不好,造成了我的不舒服的感觉,你应该要意识到”。

这样的表达会让听的感受到自己被攻击,是一种无效的表达。《非暴力沟通中》的讲述事实、说明感受、坦诚需求、合理请求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有效果的,但是也需要正确的理解和可以练习。

3、不带评价的去倾听、理解他人的感觉。刚开始接触咨询时,我以为谈论自己更多相似的经历就是同理,但后来才意识到:每个人的经历哪怕再相似,也有特别的东西存在,不可能完全相同。

我以为谈论自己的经历就是在同理他人,其实我只不过在以这样的方式传达着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但是倾听他人的感觉是不需要自己的需要加入的。

只有当自己的感受与表达方式不再干扰你倾诉他人后,你才能开始练习体会他人的感觉,找到别人感受和更多线索。

4、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觉。一旦你认真倾听了他人的经历,你做出的反应会让他人觉得你是真的在听,并且听进去了,且能体会他人的感觉。这是一种很奇妙但又不可言说的经历。

我是一个害怕别人评价自己也会经常评价自己好与不好的人,但在咨询室,我说完我的困惑和经历,我的咨询师跟我说:不论别人对你的评价是好和不好,但在我眼里,你是复杂的。我之前其实也害怕她会对我做不好的评价,但听到她这样说,我对她充满了很多的感谢。

总结】同情心很重要,以上就是一些培养同情心或者同理心的方法。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坦诚的看到了对方的痛苦并接纳了对方的基础上建立的,哪怕不在于理解痛苦,也是在适当的时候,理解接纳了对方,这种感受是美妙神奇的。

同理心和同情心的理解,使我们拥有非凡的力量,去接纳和解释着这个世界的稀奇古怪,我从不怀疑,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打败愤怒、害怕和遗憾,拥有更多的同理心,生命力的故事也会随之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