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有害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南昌市安义县卷土重来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作为“植物杀手”,加拿大一枝黄花每枝一年最多可以繁殖20000枝,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

事实上,随着旅游业和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被外来物种入侵的速度也在加快。而外贸进出口体量庞大的江西,同样也面临着外来有害物种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巨大威胁。

连日来,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走访江西省农林业部门、相关科研单位等有关部门了解到,在国家公布的71个外来入侵物种中,至少有36种已经在江西“落户”,有的已经对当地农林生产和生态自然环境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危害。一旦让它们在江西形成优势种群,放任其生长,无疑将对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冲击。

◎现状:它们是“动植物杀手”外来物种可造成农林业减产

江西省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省份,目前生物入侵形势日益严峻,由此引发的生物灾害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有四百多种,其中包括水花生、水葫芦、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巴西龟、克氏螯虾(小龙虾)等36种被国家明确列入外侵物种名单的外来生物,已经先后在江西发现。

据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许多入侵物种都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外来入侵生物由于缺乏有效天敌,繁殖速度惊人,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更是无法估量,其危害范围、程度及所造成损失,正在以相当高的比例逐年递增。每年由于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农林牧渔业的减产,及用于防治的费用相当可观。

“遗憾的是,江西尚未有入侵物种给农林牧渔业造成危害的具体数据,但每年由于水葫芦、空心莲子草、豚草等入侵物种造成的农林牧渔业的减产,以及用于防治的费用是相当可观的。”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教授王建国向记者介绍,在林业生产中,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松萧氏松茎象、湿地松褐斑病、奈李细菌性穿孔病己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现在稻水象甲、红火蚁、松材线虫和紫茎泽兰外侵物种等也正在觊觎赣鄱大地。

记者从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了解到,目前在鄱阳湖湿地已发现28种外来入侵种,其中毒麦、柳叶马鞭草等外侵物种已侵占了湖盆内15米以上的高滩地,形成了草甸。

它们有的曾是“致富小帮手” 没有天敌成为危害农田的作恶“大当家”

“外侵物种在江西没有‘天敌’,是它们得以肆虐生长的主要原因。”省农业环境监测站刘晖介绍,入侵江西省的外来入侵物种大多来自欧洲和美洲,其中有部分是盲目引种造成的。由于入侵物种大多具有强大的繁殖特性、生态适应性和竞争力,传入中国后由于缺乏天敌才得以迅速蔓延扩散。

记者查阅文献资料发现,被列入我国首批外侵有害物种名单的“福寿螺”,自外地引入时曾是水产养殖致富的希望。遗憾的是,由于养殖户发现福寿螺经济效益较低,被弃养后因缺乏天敌制约,加之气候环境条件适宜,福寿螺很快在江西等南方地区建立起庞大的自然群体并肆意蔓延,对水稻幼苗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人们熟悉的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为杂食性动物,也是淡水螯虾中最具有入侵能力的物种之一,它通过捕食和竞争可以轻松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还会导致当地水质下降。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九江率先从江苏引进小龙虾进行特种水产养殖至今,沿鄱阳湖周边地区年产小龙虾超过10000吨。可是,由于小龙虾本身对水质、湿地生态系统的极大破坏性,于2010年被列入我国入侵物种名单,是确凿无疑的高风险有害物种。

如何解决小龙虾入侵 小龙虾福寿螺水葫芦等36种有害生物已相继入侵(1)

小龙虾是淡水螯虾中最具有入侵能力的物种之一

“巴西龟不可以放生到野外,严格控制养殖场的逃逸。”2014年8月,我国公布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三批)时特别强调,“宠物”巴西龟会对本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破坏,而且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一定不能让它走福寿螺被弃养野外后泛滥成灾的老路。可由于许多人对巴西龟这一外侵物种的危害一无所知,就在2017年5月,近百只巴西龟被人放生在萍乡市饮用水水源地的山口岩水库。

如何解决小龙虾入侵 小龙虾福寿螺水葫芦等36种有害生物已相继入侵(2)

被人们广泛饲养的“宠物”巴西龟会对本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破坏,而且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

记者走访时发现,目前,江西省对小龙虾、巴西龟等外来入侵水生动物的环境因素及其对当地物种的危害,仍然缺少全面系统性的研究。

◎应对:5部门联手防范外来有害生物 2035年将全面遏制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扩散

王建国认为,江西生物入侵己呈现出传入的途径增加、频率加快,入侵的生物种类增多且分布区域扩大,入侵的潜在威胁不断增大等发展态势,严重威胁江西生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尽快强化生态安全保护意识、建立生物引进风险评价制度、成立专门机构以加强对外侵物种的协调和管理,是江西预防和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有效措施。

记者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为了保护江西本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功能,早在2003年8月,江西省即组织召开了全国首个省级的防范外来有害生物联席会议,正式启动省级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2021年11月10日,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南昌海关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2023年,江西将成功构建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数据库,为科学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到2025年,江西省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扩散趋势和入侵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到2035年,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扩散趋势得到全面遏制,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将得到全面管控。

编辑:范俊杰

审核:金路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