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左思是西晋时期的作家,他写文章非常认真,从不追求多产速成,因此,写出的文章质量很高他曾用一年的时间,写了一篇《齐都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洛阳纸贵的典故由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洛阳纸贵的典故由来(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的典故由来

洛阳纸贵

左思是西晋时期的作家,他写文章非常认真,从不追求多产速成,因此,写出的文章质量很高。他曾用一年的时间,写了一篇《齐都赋》。

后来,因为他的妹妹被选入宫,全家迁居到京都洛阳,他被任为著书郎。

从这时起,左思开始计划写《三都赋》(三都指魏、蜀、吴三国的都城)。他整天苦心构思,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这篇文章。他在书房外的走廊里、庭院里,甚至厕所里挂上纸笔,每当有了佳句,不论一句半句,立刻记录下来。这样努力了十年,终于写成了《三都赋》。

《三都赋》一问世。由于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艺术价值极高,左思自信该赋的水平不在前辈名家班固等人之下,但是考虑到自己地位不够,因此前去拜访当时的几位名士。黄甫谧、张载、张华等名家,重臣都极力推崇《三都赋》,于是当时洛阳城中凡是有地位的人都争着买纸抄写阅读,以致洛阳的纸张突然变得供不应求,价格大张。

这就是“洛阳纸贵”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