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含糖饮料的消费量明显增加。

含糖饮料对心脏代谢健康的多种影响已得到充分研究:

与体重增加、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增加有关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更高(与肥胖无关)

患高血压几率增加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含糖饮料与癌症发病率相关。

无糖可乐是不是真的没有糖(无糖可乐为什么还是甜的)(1)

图片来源:https://pixabay.com/zh/illustrations/cup-drink-iced-tea-whiskey-alcohol-5016717/

2019 年心血管领域的顶级期刊《Circulation》上发表的文章Long-Term Consumption of Sugar Sweetened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and Risk of Mortality in US Adults 来自 NHS(护士健康研究)和 HPFS(卫生专业人员的随访研究)这两个队列研究持续追踪了 34 年和 28 年的问卷进行分析,记录了 3415,564 人年的数据,纳结果显示含糖饮料摄入量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含糖饮料喝得越多越频繁,心血管病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越高

于是,无糖饮料这些年很火,销售量也逐年增加。

那么,无糖可乐为什么还是甜的呢?

无糖可乐是不是真的没有糖(无糖可乐为什么还是甜的)(2)

图片来源:https://pixabay.com/zh/images/download/fast-food-7042713_1920.jpg?attachment&modal

目前我们使用甜味剂即人工代糖来实现“无糖化”,甜味剂(sweeteners)指的是添加到食物中使其具有基本甜味的物质,通常所说的甜味剂是指糖醇类甜味剂、非糖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3类。

糖醇类甜味剂多由人工合成,糖醇类的甜度比蔗糖低,但有的和蔗糖相当。主要品种有: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木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因为糖醇类甜味剂热值较低,而且和葡萄糖有不同的代谢过程,因而有某些特殊的用途。例如糖醇可通过非胰岛素机制进入果糖代谢途径,实验证明它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所以是糖尿患者的理想甜味剂。非糖类甜味剂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一般甜度很高,用量极少,热值很小,有些又不参与代谢过程,常称为高甜度甜味剂,非营养性或低热值甜味剂,是甜味剂的重要品种。非糖天然甜味剂的主要产品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钠(钾)、竹芋甜素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甘草酸苷和甜菊苷。前者如甘草酸二钠,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后者纯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因其不被人体吸收,无热量,是适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的甜味剂。

也可以按是否能被人体代谢吸收、提供热量来分为营养型甜味剂和非营养型甜味剂。

但是,人工甜味剂真的好吗?

看看目前的一些科学研究。

多个研究发现,使用人造甜味剂可能会导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展,人造甜味剂会改变宿主微生物组,导致饱腹感降低,改变葡萄糖稳态,并与热量消耗增加和体重增加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糖替代品的频繁消费者也可能增加体重过度增加、代谢综合征、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项为期 8 年的观察性研究发现,与不饮用碳酸含糖饮料的人相比,每周饮用人工甜味剂饮料的人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几乎增加了一倍,而且,尽管体重增加,但饮用无糖饮料的人每日总卡路里摄入量较低,这表明人造甜味剂可能会以卡路里摄入量以外的其他方式影响体重。另一项研究观察到,饮用无糖饮料与 9-10 年的腰围增加有关。还有研究发现,喝无糖饮料比不喝碳酸饮料的人具有更高的身体指数BMI和肥胖率,在排除了BMI因素后,仍然发现喝减肥饮料与体重和腰围增加有关。

按目前的研究证据,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影响葡萄糖耐受

2、改变肠道菌群

3、补偿性能量摄入

2022年9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中心、巴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医学顶尖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NutriNet-Santé cohort。该研究表明,人造甜味剂不是糖的健康和安全替代品,较高的人造甜味剂摄入量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无糖可乐是不是真的没有糖(无糖可乐为什么还是甜的)(3)

研究人员分析了103388名平均年龄在42岁的参与者,在平均9年的随访期间,发生了1502 例心血管事件,并得出结论:人造甜味剂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与脑血管疾病风险更加显著,不同人造甜味剂,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不同。

真的太难了,健康和快乐,真的只能选一个,没有了快乐肥宅水,以为可以用无糖可乐代替,结果,怎么感觉差不多呢?要健康,只有选择水了。

参考:

1.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8.037401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Sugar-Sweetened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and Risk of Mortality in US Adults

2.https://baike.baidu.com/item/食品甜味剂/22050008

3.Martyn D, Darch M, Roberts A, Lee H, Yaqiong Tian T, Kaburagi N _et al._ Low-/No-Calorie Sweeteners: A Review of Global Intakes. _Nutrients_ 2018; 10: 357.

4.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159583/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Obesity

5.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92765/ Gain weight by “going diet?”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the neurobiology of sugar cravings

6.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772345/ Artificial sweeteners produce the counterintuitive effect of inducing metabolic derangements

7.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057365/ Sugars and adiposity: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consuming added and naturally occurring sugars in foods and in beverages

8.https://www.bmj.com/content/378/bmj-2022-071204 Artificial sweetener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NutriNet-Santé cohort

版权归『曾姐姐』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