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武将,能够统率军队攻城拔寨,浴血疆场,最后建功立业,功成身退。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而就算不幸在战场牺牲,马革裹尸也是作为军人的一种荣耀。他们总能让后人景仰,让旁人钦敬。然而,战争就是战争,军人的结局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今天我要说的就是这两个人,他们都是名将,最后却都没有死在疆场,还被砍头示众。

历史上被灭门的父子名将(历史上被砍头的两位名将)(1)

第一个人是关羽。关羽,号称武圣,自小读春秋,重义气。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他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可惜这么一代名将,本该功成名就享太平,可惜却被砍头,这样的死法实在让人惋惜不已。三国志记载:“......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历史上被灭门的父子名将(历史上被砍头的两位名将)(2)

明末,女真崛起。后金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向明王朝发起了攻击。熊廷弼是此时明军将领中可以和努尔哈赤分庭抗礼的少数几个武将。熊廷弼时任辽东经略,和他搭档的是巡抚王化贞。可惜王化贞这个人不懂军事,还爱说大话。两人素来不和,然而王化贞有兵部尚书张鹤鸣支持,可以说熊廷弼没什么实权,军队都得听王化贞的。

在一次战役中,王化贞不顾熊廷弼的意见,轻敌冒进,最后惨败。朝廷问责,熊廷弼自然逃脱不了干系,均被判处死刑。后来又得罪了魏忠贤,魏忠贤在皇帝面前大肆诬蔑,什么贪污啊行贿啊结党啊,最后明熹宗将熊廷弼斩首,并派人将他的首级在辽东、蓟州、宣府、太原、大同、延绥(榆林)、固原、宁夏、甘肃这九个边镇辗转示众。也就是“传首九边”。在传首曝尸三年之后,熊廷弼才得以入土。

历史上被灭门的父子名将(历史上被砍头的两位名将)(3)

熊廷弼没有死在疆场,却死在了刑场;没有死在敌人手里,却死在了为之效忠的大明王朝手中。而更悲惨的是尸首还被如此对待,传首九边,三年方入土。这就是大明王朝对待功臣的方式!当边关将士看到熊廷弼那颗头颅时,不知道心有多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