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小的时候不能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一心想要扑腾着翅膀,赶紧远离,仿佛这样子,就能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目送里哪些感人的插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目送里哪些感人的插图(生离死别是常态)

目送里哪些感人的插图

很多人,在小的时候不能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一心想要扑腾着翅膀,赶紧远离,仿佛这样子,就能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直到自己为人父母,扛起生活的重担之时,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才能体会其中的欢喜与苦楚。

我们都曾为人子女,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我们也终将为人父母,苦口婆心,殚精竭虑。

羽翼渐丰的雏鸟,有一天终会展开翅膀,飞向蓝天,而此时老鸟已经老的飞不动了,它能做的只有隐忍心中的不舍,默默目送。

时光掠过,有一天老鸟也终将死去。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一次,死是必然的。大鸟面对老鸟的衰老和离世,无可奈何,也只能默默目送。

人的一生都在目送,目送子女的离巢,也目送父母的离世。这很残忍,但生离死别是常态,谁又能永远的陪着谁。

就像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在文中,她写了自己对儿子的三次目送经历。

第一次是儿子第一天上小学的时候,他背着彩色的书包,踏着上课的铃声,一步一回头。

第二次是儿子16岁,即将去美国做交换生的机场上。他排在长长的队列里。等候护照检验,等拿回护照后,忽然的就闪进门内,没有回头。

第三次是儿子21岁,正在上大学,他戴着耳机听音乐,在楼下的对街等公交车。车来了,挡住了他;车走了,只剩下一只邮筒立在一条空荡荡的街道。

作为女儿,她也写了三次目送父亲的画面。

第一次是父亲用小货车送她去大学教书,为保留女儿的颜面,他把车子停在了偏僻的巷口。然后,他小心的倒车,再往前开,转弯不见,留下一团黑烟。

第二次是在医院里,此时的父亲已经大小便失禁。“我”小心地用手帕,给坐在轮椅上的他擦排泄物。然后护士把他推走,转入玻璃门不见了。

第三次是在火葬场。他躺在棺木里。像一个抽屉,缓慢地向前滑行,这是最后的一次目送。

当孩子出生,粉粉嫩嫩的一团,此时你就是他的全世界,你给予小心翼翼的呵护。

但随着他的长大,他开始学会放开你紧紧的手,尝试着自己走向更远的地方,一次比一次决绝。

此时的你应该欣慰与开心,给他自由,就算跌倒也不怕。你就像一座永恒的港湾,目送航船的远离。

当父母不再对着你唠唠叨叨,收起父母的权威,开始对你小心讨好。

随着时间流逝,他们渐渐头发花白,行动迟缓,甚至失去了自理能力。

此时的你应该加倍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因为你终将迎来与他的最后一次目送。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