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也要自己懂(得不到的永远在躁动)(1)

爱玛自小接爱贵族教育

嫁给医生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爱玛虽出身乡村农家,但长得十分出众,自小接受贵族式的教育,受浪漫诗歌和言情小说熏陶。

一个乡村医生向爱玛求婚,爱玛父亲虽然明知他不是豪门大户,但胜在人够踏实,有一份正当职业,女儿嫁给他,生活也是无忧的,而且对方没有要求丰厚的嫁妆,父亲就同意将爱玛嫁给他。

漂亮农家女嫁给老实医生,在别人眼中看来,成功跃升了社会阶层。

得不到的也要自己懂(得不到的永远在躁动)(2)

嫁给医生并不是爱玛的梦想

热衷社交

爱玛婚后发觉自己跟丈夫不是同一类人。

丈夫严谨木讷,谈吐如同人行道一样平板无趣,见解庸俗,没有梦想,不会游泳、不会比剑,贵族的喜爱的活动,他都不懂。

医生医好了一个贵族公爵,公爵举行宴会,请了医生夫妻参加。

宴会中一位年轻高雅的子爵请了爱玛跳舞,让爱玛留下深刻的印象。

贵族的宴会五光十色,争妍斗丽,让爱玛深深打动,她热切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一员。

爱玛对古板的丈夫越来越看不顺眼,对那些奢华的衣着越来越着迷,她开始花钱打扮自己,热衷参加那些社交活动,出门总是将自己打扮着十分漂亮,她本来就生得美丽,配上华裳后,更加出众。

时装商人知道爱玛喜欢打扮自己,就投其所好,不断向她推销,并为她开通赊帐通道。

得不到的也要自己懂(得不到的永远在躁动)(3)

爱玛热衷社交活动

不断迷失

爱玛偶遇一个正在乡间备考律师的年轻人莱昂,她跟莱昂有共同的话题,两人成为交换书籍和诗歌的朋友。

莱昂跟自己有聊不完的话题,爱玛视里昂为蓝颜知己。

爱玛陷入了与莱昂的情感陷阱中,心烦意乱。

莱昂也备受这段感情的折磨,为了前途,他回到巴黎继续学业。

邻居中有一个农场主罗先生,是风月场中的老手,他看中了美丽的爱玛。

富有的罗先生不断挑逗和引诱,成功地引起爱玛的注意。

两人一来二往,经常借医生外出行医时狂热幽会。

罗先生只不过当爱玛是玩物,当爱玛向他提出更进一步时,罗先生拒绝并迅速逃离了。

爱玛为此大病一场。

病好后,爱玛想痛改前非,认真生活。

为了散心,爱玛跟随友人前往另一个城市,她再次遇到莱昂。@风疏竹

这时的莱昂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是在社会大染缸沾染了坏习气的男人,他看见爱玛,只想占有爱玛。

爱玛以为找回了自己的爱人,她和莱昂姘上了。

得不到的也要自己懂(得不到的永远在躁动)(4)

爱玛在情欲中不断迷失

终要偿还

为了应付与莱昂交际游玩的大额花销,爱玛背着丈夫向时装商人借债。

莱昂很快就对爱玛厌倦了,他为了前途选择回避爱玛。

这时爱玛收到了法院的催债8000法朗的巨额通知书,时装商人要她一天内还债,否则以家产抵押。

爱玛向时装商人求情,但是时装商人翻面不认人;她去找莱昂,莱昂告诉她自己借不到钱,避开了;向律师借钱,律师竟然想趁机占有她;最后,她想到罗先生,罗先生很不客气地告诉她:没有钱。

爱玛羞愧难当,她服毒自杀了。

临死的时候,爱玛睁开眼睛看见丈夫跪在床前,他的手紧握着她的手。

爱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对丈夫说:你是好人。

丈夫为帮爱玛还债,变卖大部分家产。

这是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的梗概。@风疏竹

取材于18世纪的真人真事:一个乡村医生夫人的服毒案。

得不到的也要自己懂(得不到的永远在躁动)(5)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张爱玲说过: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爱玛最大的不幸在于,她爱上的人,没有一个是爱她的。

人最可悲的不是不能拥有想要的东西,而是不懂得珍惜已拥有的东西。

不安于平淡的心,永远为得不到而躁动。

我是风疏竹,一个喜欢讲故事的平凡人。

严厉打击抄袭,势必全网投诉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