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坎坷,第一次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后,在长安应试,又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谋得一个小官职,然而官场不得志,在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后,他离开了长安,开启了他的漂泊人生。

正是杜甫不寻常的经历,他的诗多以忧国忧民的主题为主。写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沉郁顿挫”是杜甫的作品风格,但杜甫诗歌的特点绝不是这四个字能概括的。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也不乏清新亮丽的诗篇,比如他的下面两首《绝句》就是其中的代表。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千古绝句大全五句(一生漂泊的杜甫)(1)

这首诗开篇就是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两个”与“一行”相对,“黄鹂”与“白鹭”相对,“鸣翠柳”与“上青天”相对,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突显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相呼应,空间开阔,由下而上,由近而远,写景有层次,给人以场景带入感,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笔功底。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用一个“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眼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在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的心情喜悦之余也多了一些感慨。“千秋雪”与“万里船”相对,一言时间之久,一言空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这首诗是一幅唯美的画。全诗一句一景,一景一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远山堆雪、万里泊船,四大景构成画的四大板块,最后合成一副完整的画。写景层次分明,动、静、远、近结合,色彩绚丽,意味深远。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千古绝句大全五句(一生漂泊的杜甫)(2)

这首诗也是由两联对仗工整的诗句组成。上联从大处落笔,勾勒出春天明媚的景色。第一句从视觉这个角度来写,春日阳光普照,水碧山青,景色秀丽;第二句从嗅觉这个角度来写,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下联更像是摄像中的特写镜头,聚焦在燕子和鸳鸯上,衔泥筑巢的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是动态的景色,鸳鸯却是慵懒地睡在沙滩上,是静景。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此联两句诗中的“泥融”和“沙暖”用得极其巧妙。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春日气温升高,水暖沙温。这样细致的描写,给人以想象的触觉之美。

这首诗先宏阔后聚焦,从不同的感官角度写景,春天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的感受自然而然植入读者身心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的诗歌语言精练、格律严谨、穷绝工巧、细腻感人,他对诗句极致打磨的匠心,让人钦敬,他毕其一生留下大量优美的诗句,给后人以希冀和启迪。

杜甫平生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虽一生漂泊,历经艰辛,但他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他对人生孜孜以求的精神,让人动容!

文/刘渡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