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电影尚不至此的时候,林嘉欣是我很喜欢的女演员。
从《男人四十》起,她就展现出一种非学院派的灵动演技,那种灵巧和准确兼顾的表演,我多年之后在周冬雨身上也见到过。
我偏爱林嘉欣的另一个原因是她接片的口味,除了各种宽阔内涵的文艺片和软软甜甜的爱情片,她还很喜欢接恐怖片,从《异度空间》到《怪物》到《诡丝》,再到惊悚向的《救命》、《安娜与安娜》等作品,算是李心洁之后另一位惊悚女王。
尤其值得兴奋的是,麦浚龙《僵尸》之后的最新恐怖片,已经敲定了林嘉欣和刘青云主演。
所以,在她退圈回归家庭之后,作为影迷,我还是深感遗憾的。
而她退圈的那十年,也是香港电影彻底拉胯的十年。
回归之后,林嘉欣的名气和资源殆尽,从类型片里小配角演起,也来内地的热门综艺里打过酱油。
没办法,在华语电影圈,即使是如日中天的顶流中年女演员都缺好作品拍,何况是如今年轻人没几个认识的林嘉欣呢。
但好在曲径通幽,林嘉欣和寂寞的台湾电影,互为珍惜了起来。
首先是几年前,她和五月天石头合作的《百日告别》。
理性来说,无论是结构还是手法,《百日告别》都算不上一部出色的电影作品。
它更像是一位表达欲浓烈的文学青年奋笔疾书的描写练习——只有情绪,没有世界,过分主观,缺乏客观。
但台湾导演分明就是太会渲染这种情绪,再加上很难看到如此专注于描写“告别”这个单一场景的作品,我就很喜欢。
是那种“你看不推荐,我看我喜欢”的喜欢。
而林嘉欣错落有致、细致入微的演技,也在这部缓慢的电影里彻底打开。
能充分演绎安静、演绎细腻悲伤的演员,在我这里总是额外加分。
让我仿佛回到青少年时胡乱看各种奇怪电影的时光。
有意思的是,巅峰时期7次入围双金影后但全部铩羽的林嘉欣,凭借这部算不上太优秀的电影,拿下了她人生第一座影后奖杯。
拿奖之后,林嘉欣的资源依旧匮乏。
天赋在局势面前不值一提。
直到去年,才有了一部真正称得上作品的电影,就是期待很久的台湾小成本制作:
美国女孩
电影的主题难免让人想起钟孟宏刚刚出的《瀑布》。
同样是疫情大背景(《美国女孩》里的是sars),同样是观察和解构一个普通家庭在高压之下的畸变,同样聚焦家庭冲突,但《美国女孩》和《瀑布》的风格、视角和最终落脚都很不一样。
《瀑布》是以剑走偏锋的慢写意,去雕琢被压致崩坏,松开之后又悄然回弹的精神状态,而《美国女孩》,影像上没那么突出,但在素描般的群像描写之下,藏着更加残酷的主题。
这残酷是,爱里面无法磨灭的压力和误解。
这残酷是,爱里一定有恨,爱在某些时刻就是恨。
这落脚,是比《瀑布》要更加打动我的。
《美国女孩》中,林嘉欣饰演一名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中年母亲,和台湾的丈夫多年异地,但感情尚好。
故事发生在千禧年之后,身患乳腺癌的她,带着习惯了美国文化的两个女儿,回乡治疗,开始新的生活。
一开始,电影破败慌乱的情绪就层层累积,灰暗的灯光,缺乏情调的卧室,小雨的天气,灰头土脸的人物。
三个角色开始以各自视角去呈现他们的困境,拼命工作却格格不入的爸爸,身患癌症且内心哀怨的妈妈,明明回故乡却宛如在他乡的女儿。
三个人物的情感表露方式也完全不同,爸爸是典型中式的隐忍和不善言辞,女儿是国外长大的自由天性,母亲,则是或压抑或失控的中间状态。
这冲突细腻而浑厚,有顶层的文化隔阂,有最鸡毛蒜皮的生活冲突,有具体的病痛,再加上如愁云一般笼罩的病毒背景。尽管其中也不乏轻松俏皮的桥段,但整部电影由内之外的压抑,简直要满溢出屏幕。
我喜欢女导演之于三个人物不同的塑造手法,对爸爸是大量留白,如一根灰色的银针树立在家庭之间;对林嘉欣的角色,充分调动她的演技,有大量的表情白描和情绪特写,让观众去体会她灰暗的内心;对女儿,则是毫不顾忌的直给,是搅动这个死灰家庭的一把尖刀。
而三个人物忽而含蓄忽而直白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成为这部电影最独特的错位观感。
这种“错位之爱“,贯穿整部电影。
因为女儿从美国回来的,所以爸爸在为她炒饭时,会专门加上根本不搭的番茄酱。
明明知道妈妈会暴怒,但父女两买回来的依旧是梳妆台而不是书桌。
女儿对妈妈大声喊出:你得了癌症,不要搞得我们全家都想死。
而电影奇妙的地方在于,这三份难言对错的误解和怨怼被拼到一起后,就形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相依为命的家庭。
虽然分寸和力度未达到,但这意图让我想起了李安的“家庭三部曲”,至少导演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而不是沉溺在家长里短里出不来。
如果说,《瀑布》里的悲伤是,都末日了,坏掉的就扔掉吧。
那《美国女孩》里的悲凉则是,都末日了,坏掉了总比没有好。
更何况,哪有什么真的坏,只是还没好而已。
我看到有人说《美国女孩》的剧情过于细碎,吵架戏不够激烈,不够深刻又不够过瘾。
而这正是我认为电影恰当的地方,把压力和困境都集中到日常生活中,再借用白开水的情节去铺设开来。最终,成年人的苦闷、孩子的残忍被混装到了一起。
也悄悄替我们问出了那个难言之隐:我们虚妄的人生为什么要这么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