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1)

苏州去过很多次,以前一直去拙政园、观前街等等的景点,这次特地为了平江路到苏州一游,晚上入住平江客栈,由明朝留下来的古老民居改建而成,非常古朴有味道。我们订了最便宜的房间,却因为客人少,前台免费为我们升级了二楼的房间,感觉好超值。

清晨出来,平江路上的店铺大都未开门,我们也并没有想随意解决早餐问题,我早已做了功课,要去苏州的近水台面馆吃早饭。

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2)

江南民众,习惯米食,面食则次之,但是苏式面点以其精致有特色,又集合了苏帮菜的的特点,且价格适中偏低,质量上乘,味觉可口,逐渐形成苏州人早餐以面食为主的习惯。这是店里的价目表。

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3)

首先点的是店里的招牌“绉纱汤包”,与上海、宁波的小笼包有区别的是它收口朝下,表面有皱折,可惜的是我们拿到的这一笼已经半冷,没有烫口的汤汁了。

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4)

绉纱汤包皮薄,卤多,馅大,表面隐显,馅芯居中,名不虚传,只是肉馅还是偏甜,当然,这应该是我去适应它,而不是它来迁就我。以前据说应该有蛋皮丝单汤,边吃包边喝汤,别有滋味。但我这次去并没有奉送,反正我们另外点了馄饨和面条,都有汤。

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5)

开放式厨房,师傅按票下锅,一单一锅。

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6)

我们点的传统三鲜面,如果在宁波,这三鲜会是蛋饺、肉丸和熏鱼,但在苏州,我吃到的三鲜是鸡胗、猪肚和牛筋,配上黑木耳和绿葱花,这一碗18元,汤头还是红汤,味道不错。

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7)

我们并没有点可以让姑娘嫁到苏州的荠菜肉馄饨,而点了服务员推荐的三鲜馄饨,十个一大碗,12元。

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8)

并没有吃出三鲜来,觉得是纯肉馄饨,味道不差,皮略厚,这三份早点我最多吃了三分之一,其余的都“让”给先生吃,因为我要留着肚子去拔草心心念念的苏州花园饼屋的奶酪包了。

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9)

我并不清楚这奶酪包是什么时候成为网红的,只觉得美食圈里刮起一阵做奶酪包的风。也有朋友圈里晒着从苏州带回的奶酪包,我才知道原来这奶酪包起源于苏州花园饼屋。我这个定力十足的人,居然一次都没有吃过各种仿奶酪包,反正不着急,总有机会吃到正宗的。

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10)

那么就在今天了,进入花园饼屋看到最显眼位置,摆放最多的就是四种口味的奶酪包,看来它的销量历经几年,还是长胜不衰啊。四种口味分别是:抹茶、巧克力、海盐和原味,我挑了抹茶和海盐两种口味,共19元。

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11)

来到对面街心公园,有苏州市民早起在打太极拳、晨舞的,我们只管享受美食。为两种奶酪包拍个合影,犹豫着先吃哪一个?

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12)

最后选了抹茶口味的,从自己的保温杯里倒一杯咖啡来配,是我的顶级享受,早餐,有了她们才完整。

最好吃的还是家乡的小煎包(在苏州花园饼屋)(13)

正如大家看到的,一个圆面包切成四块,切面涂上奶油,中间也划了两刀,抹上奶油,就是这么简单,却成为网红,好吃,但并不惊艳,也许是我们刚吃了那么多面食的缘故。直到当天下午,在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我们又拿出另一个海盐口味的,也是配一杯咖啡,才发现奶香浓郁到化不开,不爱甜食的他也直夸:这个真好吃

到如今我也不明白,是海盐味真的比抹茶味好吃很多,想想应该是同一种奶油啊?还是我们自身的原因呢?

爱旅行,爱美食,纯属个人经验分享。更多好吃且听下回分解。

爱美食的文艺青年通常都关注公众可可的美食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