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是中国影视剧中永恒的题材。
但国内抗日影视剧的现状却是令人喜忧参半的。
多年来,影视人塑造了很多经典IP,像《亮剑》的李云龙,《我的团长我的团》的龙文章,还有近期《八佰》中的四百壮士;
当然也不乏一些抹不去的“黑点”,像手撕鬼子的杜大鹏,堪比核武器的燕双鹰等。
好的作品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可坏的作品却暴露了想象背后的民族自卑。那我们该怎么判断抗日神剧和抗日经典呢?
我认为《永不磨灭的番号》正处在这个判断标准的临界点上。
故事《永不磨灭的番号》在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属于比较新颖的,它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猎奇元素,甚至还融入了“三国”文化。
电视剧讲述了一支非正式八路军的抗日队伍,在抗日过程中成为真正主力部队的故事。
与普通的抗日影视剧不同,《永不磨灭的番号》刻画的是一批小人物,他们不是正统的八路军,而是由县大队、自称“九路军“的民间武装、一名国军军官组成的杂牌队伍。
虽然管理松散,行动自由,可李大本事一行人却一直有一个“获得主力部队番号“的梦想。
电视剧前半段主要刻画的是县大队与九路军的冲突,二者都想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响亮的队伍,于是一直明争暗斗。
而国军的军官陈峰因对国军心灰意冷决定单枪匹马抗日,在一次得知日军细菌武器的消息时,他请求县大队和九路军共同出力摧毁日军的计谋。于是燕赵大地上的反日势力开始共同作战。
但由于双方队伍没有经过磨合,再加上日军有所防备,所以战斗过程状况百出,最后
虽然毁了细菌武器,但牺牲了青帮堂主崔小辫,李大本事也在撤退中落入红枪会之手。
红枪会的大当家赛豹子看到李大本事天生反骨,于是强把妹子赛貂蝉嫁给了他,新婚当夜李大本事逃回队伍,即刻投入到对付日军骑兵队的计划中。
而后在一次行动中李大本事与貂蝉再次相遇,夫妻二人假扮戏班子到城中演出,最终把骑兵队引入了布好地雷的山谷,貂蝉牺牲自己将引线点燃,与骑兵队同归于尽。
貂蝉的死让李大本事伤痛万分,他大病一场同时得到了上级“团编制“的奖励,李大本事一行人终于修成正果,只差一个主力部队的番号。
独立团成立后面临的整改有很多,上级派来政委张六斤协助李大本事管理,但因为张六斤执拗,老队员又过于松散,所以一开始相处总是矛盾不断。
不过在李大本事的协调下,部队走上正轨,内部和谐,战斗力也在提升。可正当独立团初具规模时,李大本事等人却收到上级连夜送来的番号和任务。
最终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独立团与日军一个师团大战,最后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成功完成任务。
雷点
很多人把《永不磨灭的番号》称为抗日神剧的原因是,电视剧的雷点太多了。
其中既有降低日军智商的桥段,也不乏神化我军能力的戏码。
在李大本事带领民兵拖延日军时,为了造成溃败的假象,扔下了一口行军锅。
而日军将领看到此景后上报,却被上级理解为过期的密码暗语——八路军高级将领,于是二人反复确认,笑料百出。
李大本事与红枪会假扮的戏班子从城里逃出,一路引日军进入事先埋好地雷的山谷,但不料引线中途熄灭。
眼看一场功夫白白浪费,这时赛貂蝉单枪匹马来到日军面前,将长枪抛出,与青石擦出火花点燃了引线,消灭了日军的骑兵队。
李大本事等人有了独立团的番号后,接到上级阻击日军,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
对战之初,日军向八路军喊话劝降,此时的李大本事利用望远镜作步枪的瞄准镜,用小刀改变了子弹的形态,在超出步枪射程之外,一发子弹击中喊话兵的喉咙,使我军士气大振。
最后的决战中,日军派来飞机对独立团的阵地反复轰炸,眼看大势已去,孙成海跳出战壕直面日军飞机,在飞机正到他头顶时,一颗手榴弹将飞机炸毁。
其实很难有影视剧能站在十分中立的角度上讲故事,毕竟史书上只记载了一个开端和一个结果。影视人想让自己的故事丰满,就一定需要想象。
《永不磨灭的番号》中虽然有很多“雷点”,但这些雷点的建立都是恰到好处、又提供了多重作用。
比如“行军锅”的笑话,正是电视剧中一个搞笑元素,利用日军被整蛊的滑稽使战场氛围轻松。
毕竟电视剧是一种艺术,我们不应该时时刻刻都压抑在战争的恐惧里。
还有赛貂蝉与日军同归于尽的戏码,赛貂蝉本就是个传奇的女子,而且还是当时的绿林好汉,导演为其安排这样一出戏也是情有可原。
而电视剧结尾李大本事和孙成海的“高光时刻”,我想说,英雄将死,超神一次又能如何?
可取之处
《永不磨灭的番号》虽有雷点,但它仍是最受欢迎的国产战争影视剧之一。
这一点也证明它身上有很多可取之处。
电视剧的三观很正,虽然有贬低日军和神化自己的桥段,但总体是十分中肯的。
既有以少胜多,又有被日军重创,特别是前期的损兵折将,电视剧充分证明“今天的一切都是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的事实。
而电视剧的结尾,为了掩护大部队撤离,独立团全军覆没。也表明了抗日战争就是一本辛酸的血泪史。
电视剧的情绪色彩很鲜明,以喜剧的氛围为主,又不乏悲剧的演绎。基本上每个主体人物都有专属的搞笑桥段和悲伤桥段。
比如李大本事作为喜剧元素的主要输出,他带起了全剧的氛围,又有属于自己的悲伤:跟随红军时受到的心理创伤,看着一次次征集的弟兄们战死沙场,才娶的媳妇与日军同归于尽。
电视剧涉及到的演员很多,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出戏,每个演员的演技都值得称赞。
他们采用比较传统的表演方式,不收敛也不过火, 把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刻画的十分鲜明,即便是“热闹、地瓜“这样的小配角也是生动形象,带给观众很多欢乐。
电视剧的情节冲突严谨,动机强烈,每一场战役前都有充足的铺垫,原则性的问题也会解释清楚。
比如独立团的元老们与新来的政委张六斤为仇作对,电视剧在制度与自由的背后加入了“正规与不正规“的讨论。
先有孙成海进城抢劫做军装,再有张六斤直呼孙成海是土匪。然后导演借李大本事之口讲出了部队小细节背后的用意,而这个用意直到今天也完全受用。
另外电视剧尤为可贵的一点是,没有跟着当下“爱情戏“的大潮流,虽然引入了李大本事与赛貂蝉的姻缘,但只是点到为止,二人还没有相处赛貂蝉就战死沙场。
这样的设定虽十分悲痛,但另一方面,李大本事与貂蝉没有夫妻之实,却能在貂蝉死后百般思念,这也刻画了一个有情有义的形象,符合中国传统的美德。
还有电视剧的诸多配乐,都能奏效的带观众入戏,调动情绪变化。
其实对于抗日雷剧和抗日经典的判断标准是比较模糊的,因为每一部影视剧都不可避免的有“雷点“。
就连《亮剑》都有”铺天盖地手榴弹“的情节,更何况其他的作品呢?
身为观众的我们并不应该纠结于影视剧中某一场戏是否实际,对战争的刻画是否真实,而应该靠拢其中正确的意识形态,在阴暗的历史里缅怀先烈,汲取力量。
非专业影评,不喜勿喷
感谢阅读,欢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