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怎么占格式(初一学生作文怎样做到文从字顺)(1)

作文题目怎么占格式(初一学生作文怎样做到文从字顺)(2)

作文题目怎么占格式(初一学生作文怎样做到文从字顺)(3)

作文教学:初一学生作文怎样做到文从字顺?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会作文对学好语文太重要了!小学毕业生刚入初中,好多学生不重视作文,或对写作不感兴趣,导致语文成绩不佳。这的确应该引起老师、家长的注意。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一学生作文,首要的就是要做到文从字顺。

什么叫“文从字顺”呢?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语言表达要清楚明白准确,语意连贯,文笔流畅。要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要求是:用词恰当,表意明确;句子连贯,思路清楚。更高一点的要求是:用词贴切、连贯得体、繁简有度、前后照应、结构完整、行文通畅。这些要求都属于文从字顺的范畴。

那么,初一学生作文怎样做到文从字顺呢?

第一,用词恰当,表意明确。首先要注意词语的搭配。比如,我们可以说“改正缺点”,但不能说“改善缺点”;其次要注意避免歧义。比如“三个学校的领导”,会产生歧义,改为“三所学校的领导”或“学校的三位领导”,表达就变得准确清楚了。

要注意辨析同义词,准确把握词义,做到用词妥帖,搭配恰当;要注意合理安排词序,根据词义范围和轻重,做到表达清晰,轻重合宜;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恰当选用褒贬词,做到情感鲜明,语言得体;要注意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消除词语的歧义,做到准确表达。譬如“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对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怎么不忘记?”这一句子,与实际表意不准确。“烧毁并洗劫”不符合表意特点,应为“洗劫并烧毁”;“怎么不忘记?”这是反问句,意思刚好相反,是“要忘记”的意思。这就犯了表意不明确的毛病,需要在平时的语言训练中引起重视,养成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第二,句子连贯,思路清楚。所谓连贯,指的是句与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表一合乎逻辑事理,表达脉络清晰,能准确、完整的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要做到语意连贯,需要做到:1.话题要保持一致,不要轻易改变主语;2.句序要保持合理,按照一定顺序,使表达紧密妥帖;3.表达要保持统一角度,注意前后衔接与呼应,语气通达,文气流畅。写作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可以先从短句练起,这样比较容易把握句子的结构,弄清逻辑关系,使语意连贯。譬如“门前是一条河,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很显然,这是一段按照空间顺序组织起来的文字,介绍河边的景象。但无论是从叙述的角度,还是句式句序,都不协调。因此,根据空间转移的连贯性,应改为“门前是一条河,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第三,明白如话,要多朗读多修改。首先,要知道:朗读,是修改文章的一种好方法。鲁迅先生在谈到写作时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来顺口”(《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通过朗读,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朗读中一边嘴里念,一边耳朵听,就能发现文章中的毛病。其次,要及时修改。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文写好后,要养成及时修改的习惯。写完后要自己读一读,或请别人读一读。凡是读起来拗口、含混、不顺畅的,就应修改。累赘的词语要删除,搭配不当的要更换,语序不顺的要调整,这样改出来的作文才会文从字顺。

第四,中学生作文要做到文从字顺,有意识的培养语感很重要。

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感知能力,包含的内容有:通顺、连贯、有分寸,有韵律。良好的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过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的。

怎样培养语感?我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就要养成三个习惯:1.听读的习惯。要学会朗读,经常朗读;注意多听、听广播、听录音、听别人读文章,以强化读的效果。2.积累的习惯。要善于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确切掌握词语的含义,并懂得一点语法知识。3.作文检查修改的习惯。作文写完后,要注意检查修改。看有没有拗口的语言,有没有词语搭配不当,有没有语序混乱,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呼号的正确使用等等。

总之,文从字顺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是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刚入初中的初一学生一定要重视,在写作训练中,要持之以恒的加强练习,习惯成自然,写作习惯养成了,相信一定会做到作文文从字顺,妙笔生花!

(原创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加关注,求粉,点赞,转发,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今日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