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爸爸讲,我们家解放前,家里最多人口是十口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怀念已故爸爸的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怀念已故爸爸的话(爸爸怀念爷爷话)

怀念已故爸爸的话

听爸爸讲,我们家解放前,家里最多人口是十口人。

爷爷、奶奶、大伯、二大伯、大姑、父亲、二姑、四叔、五叔、老叔。后来大伯结婚单过,大姑出嫁。

一、四位亲人病故

二大伯在抚顺学徒得病后回家,治疗不愈。后来稍按腹部就从大腿根溃烂处流浓(解放后才知叫炭疽病),后来病故家中。

大姑出嫁后生我大表哥后病故。二姑闺中生病病故。

奶奶失去一个儿子,两个女儿。疾病缠身解放土改后病故,享年五十三岁。

二、解放才住上自己房子

父亲,先后两次被国民党扩兵抓去当兵,后来解放锦州逃回来。家中大伯娶妻单过,叔叔们还小。奶奶留让家父亲在家协助父母支撑这个家。

父亲念过冬三月识点字,有些事儿喜欢出头,解放后就在乡里当了公安委员,先后送三叔(二伯去世后上位)和老叔两个弟弟参军。

土改以前我们家始终租房子住,伪满时期住的是村东头刘老唤的四合院的东厢房,后房东家被灭门搬至村西头"门房大院”住。解放后这两个地方,分别成立荒地中学和荒地小学。

土改的时候,奶奶不准我父亲接受乡里分地主、富农的家产。后来照顾军属,乡里批我家房场盖上五间平房。

奶奶去世后爷爷和父亲带着五叔(大脑有病,后去吉林务工客死他乡)一起生活,后来妈妈嫁过来生我们十一个孩子。夭折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子。

三、两个叔叔很提气

三叔和老叔参军前都初小毕业,在部队算是有文化,都提干当了文化教员。三叔最后转业至郑州市中级法院任庭长,未生育子女,后抱养我六弟。

老叔转业时,分配新疆工作。后与我老婶(是我妈姑的女儿,来我家串门相识,算是一见钟情吧)订婚。放弃工作决定务农,文革后落实政策安排学校任教。

老叔结婚住西屋,我家住东屋在一个大院子生活。后来我们家又盖了东偏房。是用黄土堆起来的土墙房子。

四、睹物思人

爸爸妈妈和爷爷特别默契,没见过他们和爷爷争吵过。爷爷春天的时侯,准把菜子和工具准备好了,备耕。秋天把菜收拾好了做好冬藏。

爸爸春天的时候,早晚组织我们大哥几个翻地、种菜、浇园子。秋天时候收菜归堆、挖菜窖。其他时间爸爸参加生产队劳动,爸爸挺累的,后来气管炎合并肺心病,病故时毛岁六十八岁。

妈妈年轻的时候也去生产队上班干活,我们小时候都是爷爷看着。我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的时候,妈妈都要把过年剩下来的炖猪肉放在坛子里面。

等到春天的时候,放在火盆上焖着留给爷爷吃,我们看着馋的时候爷爷就背着妈妈分给我们吃,感觉那时候的肉太香了。

我听到过孙姥爷(我老婶的父亲)和爷爷聊天说过这样的话:“咱们岁数大了,吃不能差了。有时候给我做点好的,闭眼睛吃,谁也不看”。后来记得孙姥爷是食道癌去世的!

在爷爷去世大概一年多的时候,爸爸手里面拿着一根差不多二十公分长的铁钉子,从下屋(东厢房)出来盯着半截有泥的钉子看!

看着我时候说:“看这钉子想起你爷爷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钉到墙上去的,我起下来用别处还挺费劲。这人纳,那个时候还能钉钉子,这时候人都没有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