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很显然,“知人”和“胜人”是一个逻辑层次,而“自知”和“自胜”是另一个逻辑层次,而且后者的逻辑层次远高于前者。

反观现实生活,是“知人者”多还是“自知者”多?是“胜人者”多还是“自胜者”多?我想多数人对此都应该能够做到心知肚明。为什么会这样?简言之,一个人要想活在逻辑的高层次上,就必须克服更多的人性弱点。克服人性弱点何其难也?正所谓,人生修行如逆水行舟。

众所周知,人性的最大弱点之一就是习惯于向外看,在对己与对他方面常采用“双标”或“多标”。真正的修行者一定是一个严格的自律者,修行人对他人的言行只有面对和接受,而没有要求,更没有改变他人的诉求。真正的修行人只会要求自己不断地适应外部境缘及其变化,只会不断地改变自己。老子说得很清楚,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老子告诉人们,现实中的我们之所以还活的还不够明白,还时常觉得自己不够强大,正是因为自我认知不足和自我修行不够。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追求智慧人生的人应该真诚地倾听“老人言”,努力成为“自知者”和“自胜者”。

自知者明与自胜者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