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水浒传》中的杀人行为有较多讨论, 有人认为《水浒》中的一些场面过于血腥和暴力。杀戮场面使这部 经典之作成为众矢之的,倍受苛责,有的学者认为: “从普通人性的角度来看,他们这种喝酒吃肉、行凶 抢劫、复仇杀戮的行为,加上自私、任性、冷酷的性 格,使得英雄们的人性美大打折扣,且对社会有明显 的负面影响。”但是,苛责《水浒传》的人们往往只看到英雄杀人的表面行为,并不理解其深层原因与真实目的。只有把水浒英雄的杀戮行为还原到著作当中,分析他们究竟是为何而杀人的, 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认识。

武松为什么杀那么多人(武松连杀15人血溅鸳鸯楼)(1)

下面以备受争议的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为例,对武松杀戮行为的原因与目的进 行深层分析

从故事层面分析

据《水浒传》描述,武松在飞云浦杀死四个杀手,便进入张都监家中报仇,在鸳鸯楼杀死张都 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个正身后,又杀了张都监夫人 及十几个家人、侍女。有人说:“鸳鸯楼内外,他共杀死十五人,除了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是该杀者之外,其余大多是无辜者。”他们都认为女眷、仆人等不是陷害武松的同谋,被杀死是无辜的。本文认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那些女眷、仆人等统统都是谄害武松的同谋者。

各位且先记住这两个细节,继续分析。

  1. 细节一

第三十回所写:“武松自从在张都监宅里,相公见爱。但是人有些公事来央浼他的,武松对都监相公说了,无有不依。外人俱送些金银、财帛、 缎匹等件。武松买个柳藤箱子,把这送的东西都锁 在里面。”武松受到张都监虚假的礼遇后,张府上下的人都趁机讨好武松,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细节。

2.细节二

张都监中秋之夜在鸳鸯楼安排筵宴,请武松饮酒。武松见夫人宅眷都在席上,吃了一杯,就要走。张都监却叫住武松与家人一起宴饮。“张都监着丫嬛、养娘斟酒相劝。”“叫 唤一个心爱的养娘,叫做玉兰,出来唱曲。”随后 还当着夫人家眷的面,把玉兰许配给武松。

武松鸳鸯楼会见张都监,也就是在这个夜里,武松听人喊有贼,看到“玉兰,慌慌张张走出来指道:‘一个贼奔入后花园里去了!’武松抱着一颗赤诚之心去后花园捉贼,结果却被当成 贼捉住。“众军汉把武松押着,径到他房里,打开他那柳藤箱子看时,上面都是些衣服,下面却是些银酒 器皿,约有一二百两赃物。武松见了,也自目瞪口 呆,只叫得屈。

分析:” 从细节可以看到张都监的家眷、丫鬟、养娘、仆人等都是陷害武松的参与者。 他们或者是以钱物谄媚贿赂武松,使武松在短时间内积攒了诸多的金银财物,这些都成为了日后被指正的赃物;或者是以花言巧语媚惑武松,如劝酒的丫嬛、养娘,让武松看不出这个圈套的破绽;或者对武松表现出尊敬的假相,如夫人等家眷,让武松觉得张都监的恩德是真的;武松被陷害时,他们又上前捉拿武松,人人喊打,露出了狰狞的面目。这些人都和张都监勾结起来,做成一个从上到下都假心假意敬爱武松、亲近武松的圈套,让武松一直都被深深地蒙在鼓里,陷在这个虚情假意织就的大网里,没有一点警戒之心。张都监对武松的一切恩情都是假的,张府上下对武松的一切也都是假的,他们的目的则是相同的———置武松于死地。所以说,张府从上到下都是设计陷害武松的参与者。

从武松人性层面分析

武松本身是一个淳正善良的人。水浒传中有许多细节可以体现,比如说武松为武大复仇, 武松要为兄长报仇,对何九叔说:“小子粗疏,还晓得冤有头,债有主。你休惊怕,只要实说,对我一一说知武大死的缘故,便不干涉你!我若伤了你,不是好汉!”武松获取了人证物证以后到县里告状,想通过法律来惩罚西门庆与潘金莲。但是“县吏都是与西门庆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说”。知县收了西门庆的贿赂不但不禀公执法,反而责备武松“不省得法度”。在西门 庆与知县的勾结之下,连潘金莲、王婆都来欺压武松。潘金莲“已知告状不准,放下心,不怕他,大着胆看他怎的。”王婆“已知西门庆回话了,放着心吃酒。 两个都心里道:‘看他怎地!’”她们仗势欺人,逍遥法外是多么的嚣张与可恨。在告状无门、又被恶人嘲弄的情况下,武松铤而走险,在武大郎的灵前审问并杀死潘金莲。所以,本性真淳善良的武松,是被 不讲法理的社会和人们一步一步逼上杀人道路的。

武松为什么杀那么多人(武松连杀15人血溅鸳鸯楼)(2)

结语:

从血溅鸳鸯楼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松是一个有勇有谋、敢作敢当的英雄,这与他在前面的情节中所展示的性格是相一致的,他的所作所为都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并非因为恼怒而产生泄愤式的杀人行为。客观而论,《水浒传》中每一次的杀戮行为都是有深层原因的,是英雄好汉 们用“拳”和“命”对“钱”“权”统治的黑暗社会所做的有力抗争与大胆破坏。


欢迎评论区交流沟通,您的每一个关注和点赞都是小编创作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