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1)

南京四日游(6-4)

写在前面

不求资料翔实全面,不求论证无懈可击,但求真实记录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我行故我思

离开玄武门,我们打车来到南京长江大桥。第一次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在小时候的书本里或新闻纪录片里,第一次看到南京长江大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北方来到南方时乘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时,第一次见到长江,第一次看到南京长江大桥。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2)

这座大桥承载了我们这代人和我们的父辈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这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双层式公铁两用桥,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

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是武汉长汉大桥,主要由苏联人设计并主持建造的公铁两用大桥, 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交付使用。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3)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中国的辉煌,也是著名景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南京长江大桥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酝酿(1956年)到建成(建桥历时8年,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通车,同年12月28日公路桥通车)到上世纪90年代,先后有100 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国内外游客更是不计其数。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4)

大(桥头)堡塔高70米、宽11米,米黄色,分立于大桥两侧,大堡高高凸出公路桥面,顶端为高5米、长8米的钢制“三面红旗”呈飞跃前进状,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5)

小(桥头)堡位于大堡向引桥方向68.7米处,结构、外型、颜色与大堡类似,仅体量略小。毋庸讳言,桥头堡的设计其实是模仿武汉长江大桥的。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6)

201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经历近2年的全面修缮后重新通车。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毛主席语录和标语口号仍然保留下来了,当年引桥及桥头堡塔的颜色保留下来了,大桥保留其原来的历史风貌就是尊重历史,更有意义。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7)

小(桥头)堡塔身上的毛主席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8)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9)

195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同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

站在大(桥头)堡塔前,仰望塔顶上的“三面红旗”更清楚了,从此处可以搭乘电梯直上塔顶平台。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10)

上下图均是江北方向,一眼望不到头。南京长江大桥正桥长1577米,双向4车道的宽度,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11)

从这个角度能分别看清公路桥和铁路桥(下图)。据介绍,正桥9墩10跨,最大跨度160米。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12)

江南方向看到的主要是引桥和小(桥头)堡塔(下图)。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13)

小堡塔凸出公路桥面的部分为5米高的灰色“工农兵学商”混凝土群像,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等5人雕塑,为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14)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15)

长江南京段目前已建成4座大桥,南京长江第五大桥也于2020年6月合龙,通车在即。但是,这座南京长江第一大桥历经50 年,其通行功能仍然不减。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16)

小(桥头)堡塔底层是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于2018年为庆祝南京长江第一大桥通车50周年而设。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17)

根据下图,1956年国务院提出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计划,195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1960年主体工程的正桥墩开工,直到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通车,同年12月底公路桥通车,工程建设历时8年全部完工。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18)

往事不堪回首,想当年为了建设南京长江大桥历经8年,可想而知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可知自力更生之艰难。如今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我们现在如果再建同类桥梁,即使难度再大点儿恐也绝对用不了8年了。但是,自力更生作为时代精神,还应值得发扬和保留。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19)

纪念馆里大门正前方的毛主席全身立像。1969年9月21日凌晨,毛主席视察南京长江大桥。1981年,南京长江大桥作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写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我们没有走到大桥的桥面上,但这里看到了大桥栏杆浮雕的介绍。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20)

公路大桥正桥两侧共嵌有202块铸铁浮雕,其中98件风景浮雕描绘了祖国山河风貌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21)

南京长江大桥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南京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建设的辉煌成果,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交通功能,成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更是我们这代人心中抺不去的记忆。

-The End-

第一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南京登长江第一大桥)(22)

敬请期待 南京四日游(6-5)

往期回顾:

南京四日游(6-1)

夫子庙热闹非凡,秦淮河夜景璀璨

南京四日游(6-2)

日寇暴行举世震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南京四日游(6-3)

叹600年城垣不倒,盼早日入列世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