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工艺设计的内容:1、浇排道系统的设计;,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压铸模具工艺特殊要求标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压铸模具工艺特殊要求标准(压铸模具工艺设计的内容)

压铸模具工艺特殊要求标准

压铸模具工艺设计的内容:

1、浇排道系统的设计;

1.1 浇道系统:不得有不正常冲刷;250T 流道厚度不得超过12mm,350T 流道厚度不得超过14mm,500T 流道厚度不得

超过16mm;流道剖面积要保持渐缩,不得出现大面积扩散;

1.2 料管填充率不得底于30%,按40%-50%控制;

1.3 浇口套冲头直径公差按H7 控制,浇口套和分流锥必须设计冷却水;

1.4 排气:采用大排量排气块,要求8 格齿以上;

1.5 内腔R 角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加大R 角;

1.6 产品机械加工余量分配合理;

1.7 产品注意顶针痕迹,机加面顶针痕迹高出0-0.5mm,内腔低下0-0.1mm;

1.8 流道、渣包打上材料号: A380 或A360 ;

1.9 毛坯受力要求高,供应商对浇道进行CAE 分析并提出建议。

2、 冷却系统及模具温度平衡的设计;

2.1 模芯和滑块芯上的点式冷却水管采用螺纹式结构,螺纹规格:PT1/4”;除浇口套和分流锥外,所有冷却管必

须汇合至总管接头,直径PT1"内牙;点冷大小一般为PT1/4,冷却水胶管内径¢10,其它水管大小与双方确认图纸

为准;

2.2 浇口套和分流锥上的螺纹规格:PT1/4,接口接到模框操作者侧;

2.3 运水堵头采用螺塞堵头;

2.4 水管颜色进行区分:进水管颜色“蓝色”、出水管颜色“红色”,水管胶管耐温度130°以上,耐水压0.8M Pa

以上;

2.5 模胚A/B 板上要设计油路孔,油路孔的直径为10-14(标准14)mm,需要攻牙PT 3/8”,油管一头PT3/8,另

一头3/8H,以方便安装油嘴;

3、 模具基本接口的设计;

3.1 模具与机床的接合尺寸要求按需方要求的尺寸制作;需满足两种机台使用(250T 和350T,350T 和500T);

3.2 模具要求在动定模操作者一侧设置热电偶测温孔,热电偶采用螺纹固定,高型腔30mm,螺纹公称直径为:

PT1/4,孔径为φ10;

3.3 要求在模芯、推板、推杆固定板的上方全部制作 M12 和 M16 吊装孔,模框上方按照 M24 和 M30 共2 种规

格选择制作吊装孔,动模和定模模框4 个侧面各制作2 个 M24 或M30 吊装孔,定模框的背面制作4 个 M24 或M30

吊装孔。所有吊装孔的螺纹深度保证吊环能够拧紧到底,且位置保证起吊平衡。吊环与水管、真空管接头、抽芯

油缸支架等不得发生干涉;模框吊环孔口部需做沉台,蔽空吊环根部R 角;

3

3.4 推板平面到模脚平面的距离设计为35±0.05mm;

3.5 压铸机上的拉杆孔螺纹直径 500T 按照M18 制作,500T 以下 按照M16 制作

3.6(动模)模脚和定模压板槽厚25 mm,模框分型面上要求开设开模槽,槽深8-15 mm,模具下方的开模槽要设

计在操作者侧和反操作者侧;顶针板需做开模槽,槽深5-8mm

3.7 打模孔设计250T 和350T 为Ф22 通孔,500T 为Ф32 通孔;

3.8 需方设备在反操作侧取件,抽芯行程开关及油管设计需避免和取件机干涉。行程开关需安装在分型面反面。

3.9 模具顶端设计排水槽。

3.10 模具落地制作底脚,保证分流锥及浇口套冷却水管落地不干涉;并动定模分开时能放稳;

3.11 油缸油咀接头3/8H;

3.12 油缸与滑块座联接头采用卡箍式,联轴器要求4 个固定螺钉,行程开关需用欧姆龙摇摆式,且要有4 个固定

螺钉,需接2M 长电线;左右油缸油咀朝向上方,上下油缸油咀朝向反操作侧;

3.13 模具下方有油缸时,需在下方增加立模柱,方便立模和吊装时不会碰到油缸;

3.14 定模框左、右设计锁紧块时,压板槽不可开通,只需保留槽单边能压2-3 个压板即可;如果压板槽开通判模

具不合格;

3.15 滑块导滑条需设计优先采用平面定位,排气块做导滑条时也需设计平面定位;

3.16 型芯的止转采用平面止转;

3.17 模具对角加锁模扣;

3.18 所有¢12 以下镶针采用快换结构, 压紧螺丝采用双螺钉;

3.19 模具的定模底部至熔杯口处制作八字形安装模具用放正槽,浇口套设计防转块;

3.20 斜导柱长度取整数(10mm 为一个长度)直径最小不得小于20mm。

4、模具标识的设计;

4.1 除非需方特别要求,模具上不得出现需方客户和需方以外的任何协力厂商的标识;

4.2 在模脚正反操作者侧刻上产品名称,字高40mm,字深1mm,字体用黑体字;

4.3 模芯型芯间孔部位需标注相应编号;

4.4 点运水、直通运水和集水器都需在模芯、模胚底部和侧面打上与图纸对应的运水编号,如:OIL1-IN(油路1

进) ;OIL1-OUT(油路1 出);W1-IN(水路1 进) ;W1-OUT(水路1 出);

4.5 模胚侧面需打上吊环孔规格及油管编号;

4.6 模芯、模胚、镶件、滑块、滑块座、压条、锁紧块和其他零配件底部需打模具编号或产品编号;

五、模具尺寸精度:

1、顶杆与顶杆孔之间配合自如,不得抱死;

2、 部件的表面质量;

2.1 浇道表面粗糙度Ra 不得大于0.8um,转接处应光滑连接,镶拼处不允许跑铝;

2.2 成型表面粗糙度Ra 不得大于0.4um,所有表面不得有击伤、擦伤和微裂纹等,不得有焊补现象;

2.3 模具整体外表美观、棱边倒角;

3、滑动部件的配合精度:

3.1 模框和模芯平面度小于0.03mm,模芯平面高出模框0.10mm,顶杆与顶杆孔单边配合间隙要求0.02-0.04mm,型

4

芯与型芯孔单边配合间隙0.01-0.03mm。滑块配合面的配合间隙单边0.02-0.05mm,不得跑铝,所有分型配合面接

触达到90%以上;

3.2 分型面上除导套孔、斜导柱孔以外的工艺孔都应堵塞,不得高出分型面;

3.3 所有活动部位应保证位置准确,动作可靠,不得有歪斜和卡塞现象,相对固定的零件之间不允许窜动。合模后

滑块和锁紧块应压紧,且具有预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