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原创首发乔迁新居之前,与老妻最愁的一棕大事是搬书一一搬入新家之前,须得将我那敝帚自珍的一万多册藏书“乔迁”到新房安顿好才行哪细算起来,几十年来我们因调动工作、变换住处,已经搬过刚好十次家我辈清贫,没有什么值钱家私、高档家具,每次搬家其实就是“搬书”但是,现在那么多书,一个老头一个老妪都已年老力衰,别说搬上搬下的重体力活,仅是如何完成装箱打包、分类上架,想想也实在令人犯愁小孩在外地工作,亲戚也帮不上忙,没办法,在家里分门别类的装箱打包和到新书房那边的分类上架工作,还是得自己两老亲力亲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小楷陋室空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楷陋室空堂(敝帚自珍一一晒书)

小楷陋室空堂

(散文) 原创首发

乔迁新居之前,与老妻最愁的一棕大事是搬书一一搬入新家之前,须得将我那敝帚自珍的一万多册藏书“乔迁”到新房安顿好才行哪!细算起来,几十年来我们因调动工作、变换住处,已经搬过刚好十次家。我辈清贫,没有什么值钱家私、高档家具,每次搬家其实就是“搬书”。但是,现在那么多书,一个老头一个老妪都已年老力衰,别说搬上搬下的重体力活,仅是如何完成装箱打包、分类上架,想想也实在令人犯愁。小孩在外地工作,亲戚也帮不上忙,没办法,在家里分门别类的装箱打包和到新书房那边的分类上架工作,还是得自己两老亲力亲为。

于是,我和老妻俩早早就开始谋划,收集或购买大小合用的纸箱,用以装运书籍。6月初,新房装修工程竣工后,每天上午、下午,开着书房空调整理书籍、资料,分类装箱、打包,并在每个包装纸箱外面注明书籍类别,以便搬入新家后比较容易找到同类书籍,分门别类放上新书架。忙了整整半个月,也只将家里藏书包装好一半,阳台和客厅、餐厅凡可放书之处,都堆满了用纸箱包装好的书。

那一天,烈日炎炎,中午室内气温高达36度。正当老妻叫收工准备吃午饭时,我在书房正整理到那一架最重要的书。我将两册宋版书拿在手上,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虽然亲切,却总觉得两册古书都有些潮气,不觉心痛起来。退休后居上海,书房多年不通风,书籍自然有些潮气,真是愧对“众多好友”。

此两本宋版书,是我所有藏书中尤为珍贵者。手中捧着年代久远、封面残旧发黑之古书,不由得想起宋代刘克庄《曝书》诗:“秋斋近午气尤炎,命仆开箱更发奁。虫蚀阙文劳注乙,岚侵脱叶费装粘。谁道闲居无一事,袒衣挥扇曝芸签。”忙问老妻,今日农历是什么日子。答“今日就是大暑”。我说:“啊,原来是大暑!怪不得这么热啊!这时在农村,就是顶着烈日抢收抢种的双夏大忙呢,现在,我们在屋里头开着空调干活还都觉得热!难为农民得顶着烈日在田间劳动啊!”心想,天气晴好,须将这两册宝贝书晒一晒太阳,去一去潮气才行。

于是找来家中那一个锑铝合金托盘,用面巾纸仔细擦抹干净,将两本古书置于托盘中。再摘下口罩,到洗手池洗净手,端杯茶来到前面大阳台,边喝茶小憩,边往阳台外面看,想一想在哪个合适而又保险的地方晒这两本古书才好。老妻在餐厅内喊:“吃饭啦,还在那里干什么呢?”我说:“我看看在哪里晒这两本书,你先吃吧。”老妻说:“书有什么可晒的?要晒的话,小区小公园那边的两张乒乓球桌不是最好晒书吗?”我说:“那里隔着那么远,看不见望不着的,不安全!”老妻揶揄道:“什么好东西呀?两本烂书一一你以为是什么好宝贝呀?你送给人家,人家都嫌又破又烂碍地方呢,还怕人家要你的两本烂书?!”我说:“这你就不懂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看在她天天一起忙碌、辛苦的份上,我也不揶揄、讥讽她了。可她那里知道“就里”一一只这“两本烂书”,不比这一万多册藏书的价值低呢!

我之所以选定本幢楼前花园中间的通道,一是那条花园通道铺着大理石,没有什么灰尘;二是自己坐在三楼家中大阳台隔着防盗网向下看,没有任何视线障碍,监控方便,晒书甚是安全。于是我拿出草帽戴上,再拿两本晒书时用于压书页的书也放在托盘,下楼到楼前的花园通道中去晒书。

正午时分,骄阳似火。人在阳光下就像被烤的馒头。我将托盘放在自家阳台的正前方以便监看,然后蹲下来,将两本宋版书都从中间无印鉴之书页处分开,再将另一本书压在书的上部,让阳光照晒。久未见面,不由得看几眼《孙子兵法十家注》书页中的文字,不一会,只觉自己脊背被阳光烤得灼热,汗津津的难受。

清代藏书家孙从添撰有《上善堂藏书纪要》,其中记述昔日读书人曝书(晒书)方法,要求甚严:曝书须在伏天,照柜数目挨次晒,一柜一日,晒书用板四块,二尺阔,一丈五、六尺长,高凳搁起,放日中,将书脑放上面,两面翻晒,不用收起,连板抬风口凉透,方可上楼。遇雨,台板连书入屋内,阁起最便。摊书板上,须要早凉。恐汗手拿书,沾有痕迹。收放入柜亦然。入柜须早,照柜门书单点进,不致错混。倘有该装订之书,即记出书名,以便检点收拾。

古人书精而少,且有仆人可为其劳作,此法应是可行。但若按此方法和严格要求晒书,我那一万多册藏书,不知须分几十次晴日,方可晒过一遍?正想事间,我家楼下邻居一一二楼的阿姨见我在那里“晒太阳取暖”,便朗声问道:“大哥,是什么好宝贝,让您蹲在那里晒太阳取暖呀?”我听她这一说,才觉得身处烈日下浑身热得难受,忙回答道:“哪里有什么宝贝呀?是两本书弄到水了,拿来晒一晒。请你帮忙关照一下,别让小孩们玩弄破了我的书!”女邻居说:“我以为是什么金珠宝贝呢,原来是晒弄湿了的书!好一一!我帮你看着就是。”我将书晒好,赶快回家,洗面洗手之后,端一把藤椅放在阳台防盗网前,再用一个饭盆盛上饭菜,端着午饭坐在藤椅上,一边吃午饭,一边监控着我晒的书。

吃完午饭,又换上一把伞,下楼到花园通道,翻晒那敝帚自珍的两本书。可是,我不能让强烈的阳光直接暴晒那两本书的封面和扉页,也不能晒那盖有历代藏书家珍贵印鉴的书页。只能小心地再选那可以晒阳光的书页翻开,让阳光曝一曝。

在烈日下,我将伞架靠在肩膀上,小心翻动古书,被阳光晒过的书发出些许陈味,由此又想起清代曹寅的《曝书》诗:“十五年间万卷藏,中年方觉曝书忙。遥怜挥汗缤璠处,时有微风送古香。”我乃一平民,普通工薪阶层一员,收入有限,自不能比曹寅“十五年间万卷藏”;我这一生无甚积蓄,半世纪省吃俭用,方才积攒得一万多册敝帚自珍之书。若将曹寅诗第一、二句“十五年间万卷藏,中年方觉曝书忙”改为“五十年间万卷藏,老年方觉曝书忙”,倒是正合吾人生平及藏书实情。

前些日子读到一篇网文,说某某著名老教授刚去世不几日,那老教授的著作和珍贵藏书就已被其儿女当废品卖给了收破烂的人并流出街市,却偏偏又被那老教授的学生从收破烂的人手中购得……读罢那篇网文,不由得唏嘘不已!如今的人,大多不喜读书,心中贱书,眼中只有“钱”字,心中只想着吃喝玩乐、花天酒地。这也难怪一一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可强求也。

但明智的人,自然还会记得一一读书可以明志,可以成事业,可以鉴古今,知兴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