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神木县以北 ,有许多地名是蒙 古地名 , 我们可根据这些地名去探寻历 史 ,让历史告诉我们,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神木乡村地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神木乡村地名(神木北蒙古地名汉译)

神木乡村地名

陕西省神木县以北 ,有许多地名是蒙 古地名 , 我们可根据这些地名去探寻历 史 ,让历史告诉我们。

北宋时期杨家将镇守麟州(神木) ,西 夏国 、辽国崛起 , 漠南(指鄂尔多斯地区) 是北宋、西夏、辽国必争之地。麟州便成了 镇守大宋江山的边关。蒙古成吉思汗 1227 年灭西夏 ,其孙于 1271 年建立蒙元后 ,鄂 尔多斯西部地区划归陕西行省延安路所 辖 , 这时 , 漠北(蒙古国)的蒙古人迁人漠 南(鄂尔多斯) 。于是 ,鄂尔多斯居住的党 项族 、汉族 、匈奴 、鲜卑 、柔然 、突厥 、回鹘 等族 , 由于蒙古族的强悍 ,统统隐姓埋名 , 加人蒙古族 。这些蒙古族凭借其武力 ,将 麟州古长城以北地区纳人其领地 。到明朝 大量鞑胆(蒙古)迁至古长城以北居住 ,居 住后便在居住地以各种名义起了地名 。在 清朝时 , 满人为了统治蒙古人 ,禁止蒙汉 通商 , 于是在长城以北 50 里地禁止居住 人 口 , 兵马长期把守 , 直至康熙三十六年 ( 1697 年) ,康熙平息噶尔丹叛乱时 , 松喇布至横城口晋谒康熙皇帝 , 请示定边 、花 马池、平罗城与横城(长城以北);"一体贸 易 ,与民杂耕" ,康熙皇帝允之。从此 ,长城 以北 50 里宽的土地开放 , 始出现蒙汉杂 居 。后来汉人为耕作土地 , 大量人口迁人 长城以北 ,买下或租地经营 。汉人人住后 , 仍延用蒙古地名 。清朝末年 , 由于土地大 面积开垦 , 蒙古人陆续向北游牧 , 至民国 初年 , 蒙古人几乎离开长城以北 50 里的 土地 。蒙古人北移了 ,可地名则留下了。

1950 年 , 毛泽东和乌兰夫协商 , 根据 长城以北 50 里土地汉人居多的情况 , 将 该地划人陕西的三边 、榆林、神木 、府谷等 县管辖 。从此这些区域划归陕西 ,其地名 以各种含义记录着元、明、清 、民国时期的 历史。

中鸡 ,蒙汉相结合的地名 。蒙古名应 是中吉拉 , 由于汉语多年音译流传 , 叫为 中鸡儿 ,后叫为中鸡 。 中 ,是汉语"中间" , "吉拉"是 60 的汉意 。清朝时 ,漠南的鄂尔 多斯扎萨克旗(新街)在神木设衙门府 ,扎萨克旗王爷常带随从人驻神木 。中鸡到神 木 60 公里 , 王爷路住此地 , 故称之为吉 拉 , 由于吉拉前后有村庄 , 相连的三个村 叫中吉拉(中鸡) 、前吉拉(前中鸡) 、后中 吉拉(后中鸡) 。另外 ,王爷也在中鸡前 30 里的黑纥挞村住店 , 将黑纥挞称为 "古 其" , 汉意 30 的意思 , 即到中鸡 30 里 , 后 来杨家移居此地 ,改称黑纥挞。

尔林兔 ,蒙古名应是额连图 。 由于多 年汉语音译流传 , 叫尔林图 。其汉意是有 花的小山 。那时气候甚好 ,小山盛夏长满 野花 ,便叫额连图(尔林图) 。

乌兰不拉 ,蒙古名应是乌兰布拉 。乌 兰布拉村位于常家沟水库北面 。汉意是红 泉水 , 即红石头下流出泉水。

老赖召 , 紧挨常家沟水库北沙头 。汉 语有两种意思 ,一是老赖是个大喇嘛 。这 个召庙被沙掩埋 。庙建于何年 ,何年被沙 掩埋 ,概无法考证。1976 年建水库时 ,奇迹 般发现 , 沙下有直径 30 多厘米的许多松 树杆。松树皮脱落 ,树心坚实 ,有人竟用此 木做棺材 。这充分说明几百年前这里不是 沙漠 ,是松树成林的大庙 ,但肯定的是 ,这 里曾是蒙古人的重要佛事场所 ,否则它不 会叫"召" ,"召"的汉意是大庙 。一代一代 人传说 , 这里有 7 瓮银子 , 至今埋在沙丘 之下;二是指山顶上的庙 。是指黑纥挞村 的黑纥挞 。其紧挨着常家沟水库 ,其顶上 当时有庙 , 称此纥挞为老赖召(现在旧庙的大砖还存在) 。

赤开沟 , 黑纥挞村东北沟处 , 蒙汉结 合地名 。蒙古名应是其根沟 。汉意是有酸 马奶的沟。

枣稍昴 ,位于麻家塔北 20 公里处 , 蒙 汉结合地名 。蒙古名应是召稍昴 , 召稍汉 意为粉红土 ,可作染料 。昴 ,汉意为斜坡较 陡的丘陵 。汉意为粉红的坡。

板定梁 ,蒙汉结合地名 。扳定 ,汉意小 子 (男孩) 。这里当年住着王爷的候小子(男孩) 。

小阿包 , 该地位于大保当东南 10 公 里处 , 蒙汉结合地名,蒙名应小敖包 。敖 包 ,用石头 、土 、草等堆成的纥挞 , 蒙古当 神灵居住的地方来祭祀。

打坝梁 ,蒙汉结合地名 。蒙古名应为 达巴梁 , 蒙汉意重复,达巴是"纥梁"的意思。

阿 卜达 ,位于大保当西北 30 公里处 。 蒙古名为阿布达拉,汉意为四方柜子 ,可 能此地有块像四方柜子的地方。

窝兔采当 ,位于锦界北 29 公里处 。蒙 古名应为乌尔图柴登 。乌尔图 ,长的意思 , 柴登 ,湿地、滩地 。汉意为很长的滩地。

乌讨害 ,位于锦界北 18 公里处 。蒙古 名为"乌陶亥"。"乌"是人名 ,后面还有字 ,时间久,省略了。陶亥 ,弯子 ,汉意为有弯 子的地方。

长胜采当 ,位于锦界北 30 公里处 。蒙汉结合地名 , 蒙古名为长胜柴登 , 长胜是 汉意 。采当 ,是柴登 ,柴登 ,汉意是湿地有 草的地方。

吧吓采当,位于榆神交界处。蒙古名应 为巴汗柴登 。巴汗 ,是小的意思 ,柴登是湿 地 ,有草的地方 。汉意为小湿地。

东葫芦素 、西葫芦素 、前葫芦素 、后葫 芦素 ,位于尔林兔西 12 公里处 。蒙汉结合 的地名。葫芦素 ,汉意指芦苇。是长芦苇的 地方。

依肯托拉 , 位于尔林兔西南 10 公里 处 ,蒙古名应为伊肯塔拉 ,汉意为大平原。

木独兔 ,位于尔林兔西 8 公里处 。蒙 古名应为木都图 。汉意为树林。

纳林采当 ,位于中鸡西南 20 公里处 。 蒙古名应为纳林柴登 。纳林 ,汉意为细小 , 狭窄的地方 ,柴登 ,为湿地有草的地方 ,意 为较窄的湿地。

纳林沟 ,位于中鸡东南 15 公里处 。蒙 汉结合地名 ,纳林 ,窄的意思 ,意为很窄的 沟。

包刀石犁 ,位于中鸡东 8 公里处 。蒙 古名为包达什里。包达 ,汉意为大牲畜。什 里 ,硬梁 。意为大牲畜走的硬梁。

阿包兔 ,位于陕蒙界 。蒙古名应是敖 包图 , 汉意为有敖包的地方 。 图 , 汉意是 有。

托拉湾 ,位于中鸡东 20 公里处 。蒙古 名应是塔拉湾 ,蒙汉结合地名 。塔拉的汉意是有平原。

超害石犁 ,位于中鸡南 10 公里处 。蒙 古名应是查汗什里。查汗 ,汉意为白色 ,什 里 ,硬梁 ,意为白色硬地梁。

木独石犁 ,位于中鸡北 。蒙古名应为 木都什里。木都汉意为树林。什里 ,为硬梁 地 。汉意为树林长在硬地上。

公格沟 , 位于中鸡东 6 公里处 , 蒙古 名应为贡格尔沟 ,蒙汉结合地名 。贡格尔 是人名 ,这里曾有贡格尔这么个人。

乌兰色太 , 位于大柳塔东 6 公里处 。 蒙古名应是乌兰素图 。乌兰是红的意思 。 素图 ,柳树林 。汉意为红柳林。

布袋壕 ,位于大柳塔北 18 公里处 。蒙 古名应为布岱壕。蒙汉结合地名。布岱 ,小 麦 。长小麦的地方。

补拉湾 , 位于大保当西北 2 公里处 。 蒙古名应为布拉湾 ,蒙汉结合地名 。布拉 , 泉水 。汉意为泉水湾。

摆言彩当 , 位于大保当西北 20 公里 处。蒙古名应为巴彦柴登。巴彦 , 富裕 ,多。 柴登 ,滩地 ,湿地 。汉意为有许多滩地。

石纥台 ,位于大柳塔北 18 公里处 , 蒙 古名应为沙泊尔台 。蒙汉结合地名 。沙泊 尔 ,汉意为泥 。是有泥的大台子。

起鸡合浪 ,位于锦界北 30 公里处 。蒙 古名应为吉其日嘎那 。吉其日嘎那 ,汉意 为一种草木 , 即沙棘。

敏盖兔 ,位于大柳塔南 3 公里处 。蒙古名应为明嘎图 ,汉意为"千"的意思 。这 是蒙古人"千户长官"住的地方。是个管理 千户的驻址。

三不拉 , 位于大柳塔东 5 公里处 , 蒙 古名应为赛布拉。赛 ,汉意为好 ,布拉为泉 水 ,汉意为好泉水。

朱盖塔 ,位于孙家岔北 5 公里处 。蒙 汉结合地名 。蒙古名应为珠和塔 。珠和是 锅台的意思 。这里曾经有个大锅台(炉台) 用于煮饭。

大保当 , 蒙古名应是大保堂 , 蒙汉结 合地名 。蒙古名应是大保堂 。大保堂是地 上形状如大钵子的地方 。大包堂 ,汉意是 有个大纥钵的地方 。该地是蒙古出名人的

地方 , 如胡都格台斯庆洪台吉 , 明末清初人 ,是鄂尔多斯部落首领 。其侄子萨岗彻成 ,编写了《蒙古源流》一书 ,驰名中外。肯铁令河 , 在孙家岔境内 , 蒙古名应是肯特勒。肯特勒为沙(土)坡。肯特勒河 ,汉意为坡中有河 。麻家塔境内有肯铁令沟 ,意思相同。

清朝末年 , 蒙古人向北走了 , 可地名却留下了 。神木北面还有很多蒙古地名 ,这些地名 ,足以证明蒙古人从蒙元时代到明朝 ,从明朝到清朝 ,历经三朝 ,从地名可以看出蒙古人在这里演绎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这些故事诉说着蒙汉人民和睦相处几百年的历史。

(作者:鄂 尔 多斯市鄂托克旗教育学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