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孩子的入园信息表,家长的信息被要求详细填写如果家长是医生,就要登记哪个医院,哪个部门;如果家长是个体户,那就要写清楚做什么生意,经营什么品牌,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孩子要去上幼儿园家长应该怎样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孩子要去上幼儿园家长应该怎样做(孩子上个幼儿园)

孩子要去上幼儿园家长应该怎样做

一张孩子的入园信息表,家长的信息被要求详细填写。如果家长是医生,就要登记哪个医院,哪个部门;如果家长是个体户,那就要写清楚做什么生意,经营什么品牌。

如此入园信息表,引来众多网友的议论。老师表示这样登记完全是出于对孩子家庭信息的掌握,并无他意;家长却表示,这样设置容易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并不利于教学……

事件回放

入园信息表 家长的职业信息要求填详细

近日,一则来自“庄里微”的微博报料引起众多网友讨论。记者看到,报料博主在微博中贴出两张图片,其中一张是聊天截图,截图内容是老师要求家长登记班级幼儿家庭信息的通知;另一张图片是“班级家长信息登记表”。

聊天截图显示,老师在通知中特意指出“工作单位要填写很详细,职务栏也要填写明确”。其中,通知中还举例写道:如果家长是医生,具体要填写到是哪个医院,哪个部门;如果家长是个体户,就要登记上是做什么生意,经营哪些品牌等。

在另一张“班级家长信息登记表”的截图中显示,在每个班级的登记信息中,均明确要求需填写的内容有幼儿信息与家长信息两部分。其中,幼儿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家长信息包括:父母亲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工作单位、职务、学历以及家庭住址。

该报料博主对以上需要填写的登记表提出质疑,连续发问道,“请问幼儿园有必要把家长的信息了解得这么详细吗?请问幼儿园这样做是否合法合理?”

双方声音

家长:职业内容跟孩子上幼儿园有什么关系?

针对上述报料,有些网友表示,“填个信息而已,不必如此大惊小怪。”可有些网友立马表示不认同,“问家长职业没有问题,可是问得也太详细了。要是医生还得说具体什么医院、什么科室,难道社区医院医生和三甲医院医生的子女要区别对待?”

记者翻阅评论区,发现反对上述幼儿园做法的人数居多。省会市民顾先生也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工作、职位跟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有什么关系?”

“也许学校会说,是为了更好地根据孩子家庭环境对学生量身施教,但我觉得这个理由过于牵强。”顾先生表示,如果一个家长是小学毕业,那他与其他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毕业的家长相比,难道就低人一等了吗?

顾先生忧虑,幼儿园老师会以此作为学生评判标准,在日常教学中把班级学生区分成“三六九等”。“很明显,这样做是不对的。”另外,顾先生也表示,打问得过于详细,还涉及侵犯家长的隐私。

老师:了解家长信息为了方便沟通、协作

随后,记者随机选取了省会新华区、裕华区、长安区的四家幼儿园了解情况。在问及幼儿园对家长信息的采集情况时,四家幼儿园均反映,家长的工作单位与职务等信息,并非强制性填写。

新华区一家私立幼儿园的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在登记学生入园信息表时,一般要求填写内容为:幼儿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病史;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家庭住址。

该老师告诉记者,信息中最重要的是家长的联系电话,“如果家长的工作单位保密的话,也可以不填写。”针对记者提问为何非要家长工作单位、职务等信息,该老师表示主要是为了对家长的信息进行摸底,好做到工作期间的“心中有数”。

“掌握家长的信息,也是为了方便与家长沟通、协作。”针对协作方面的事宜,该老师称,“比如说,班级组织参加一个活动,有些家长可能跟这方面有关,在这种便利的情况下,幼儿园可以请求家长帮忙。”

权威说法

教育部门:不允许老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记者发现,针对老师让学生家长“帮忙”一事,颇有一丝“窗户纸不捅破”的意味。市民杨女士对此就表示,“一些老师就是利用家长的特长办事,家长也乐意这么干。”

就此,记者也向教育部门了解到,幼儿园老师要求家长登记的信息内容并没有具体硬性规定,“一般都是基本情况的登记,如姓名、电话、工作单位等信息。”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幼儿园要求家长填写详细信息,还是以幼儿园标准为准,“但这些信息,我们规定是不能对外泄露。”

而针对老师让家长帮忙,或者家长“主动请缨”一事,该名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根据规定,不允许老师利用职务之便要求家长帮自己做事,来谋取个人私利。若家长发现老师有这种行为的话,可以向学校领导以及教育部门举报。”

记者在网络上查询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操守。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律师:即便给班级帮忙也不能要求家长完成

“有时候,我们请求家长的帮助,主要是为了整个班级的利益。”长安区一所幼儿园的老师告诉记者。“我曾经就帮老师打印过孩子班级的出勤记录表,总共打印了50份。我还担心有坏的,特意多打印了几份。”在传媒行业工作的杜先生说。

对此,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肖妍妍律师则表示,“如果老师提出的‘帮忙’是针对整个班级,那也不应该要求家长完成。”肖妍妍表示,这种情况应该由老师向学校申领相关经费及其他,或者由班级中每个学生家长一起分担。

“当一位老师向某个学生家长提出请求时,无论孩子家长自愿与否,这位老师的身份对家长来说就是一种隐形的压力。”肖妍妍表示,不管是为了“公共利益”还是“个人利益”,老师都不应该向某个家长提出要求。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胡雅玲

■编辑/刘洁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