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孤烟

在电影《大决战》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廖耀湘的参谋长向他汇报,说在台安发现了东野主力,去营口已无可能。廖说台安不可能有什么主力,最多就是个独立师。参谋长又说,独立师没那么多重炮,肯定是主力无疑。接下来,镜头一切,又是林罗刘之间的一番对话。罗荣桓说,辽南独立2师把缴获的十几门重炮都给用上了,敌人把他们当成了大部队,因此缩回去了。

大虎山全歼廖耀湘(切断廖耀湘退路)(1)

按照电影的表述,在东野围歼廖耀湘兵团的过程中,辽南独立2师立下了不世之功。不过这一说法日后引起了争议,东野8纵的老人们都说,廖耀湘之所以放弃了兵出营口,8纵的阻击才是根本原因。电影里对8纵连一个字都没说,极不公平。这一问题,有必要做个梳理。

锦州之战结束后,战局依旧错综复杂。林彪似乎没有固守锦州的打算,下令大搬家,让各纵队至少抽出2/3的兵力搬运武器弹药及各种物资。至于锦州的城防工事以及飞机场,则全部炸毁,目的是“以便日后再攻锦州”。

大虎山全歼廖耀湘(切断廖耀湘退路)(2)

辽沈战役

东野的大搬家忙得不可开交,这个时候受阻于黑山的廖耀湘兵团如果转进营口,有的是时间。但东野大规模抢运物资的举动,让飞临沈阳督战的蒋氏产生了错觉,他认为东野损失巨大,已无力再战,凭借廖兵团5个军、12个师、外加数百门重炮的强大战力,完全可以夺回锦州。但廖耀湘和沈阳的卫立煌则各有各的想法,一个要去营口,一个要退守沈阳,结果宝贵的一周时间,就在各方扯皮中白白浪费掉了。

直到10月20日晚,长春守军起义投诚,林彪下定决心要全歼廖兵团。而蒋氏也终于放弃了反攻锦州的念头,批准了廖兵团直出营口的计划。廖兵团要去营口,必须走黑山、大虎山以东以南,因此再度发起了对黑山、大虎山新一轮的猛攻。

大虎山全歼廖耀湘(切断廖耀湘退路)(3)

廖兵团的这番进攻比之前还要凶猛,以至于让战场判断力极敏锐的林彪也产生了错觉,感觉廖兵团是要向锦州方向撤退,“营口方向无仗可打”,给各纵队下达的任务是拦头截尾打中间,战场设在彰武和新立屯之间。

不过,战局的变化很快,连一贯算无遗策的林彪也把控不住战场的走势了。廖兵团的确是要走营口,台安是其必经之路。辽南的东野主力部队原本是4纵,但辽沈战役打响后4纵开赴北宁线,参与到攻锦作战之中,于是留在辽南的部队就只有军区独立2师了。为了堵住廖兵团的去路,只有7000人的独立2师急行军上百公里,在大虎山至台安的公路上和廖兵团狭路相逢。

大虎山全歼廖耀湘(切断廖耀湘退路)(4)

东野部队在开进中

独2师师长左叶是参加过秋收起义、最早上井冈山的一批老红军之一,作战经验丰富、意志顽强。在他的指挥下,独2师不顾一切地发起进攻,打乱了敌军的阵脚。就在两军激战之际,东野作战处处长苏静带着一个炮兵连起来助战,正如电影中所说的,他们把缴获的十几门重炮全给用上了,炮弹全给打了出去。

廖兵团的前卫部队是49军,军长郑庭笈本身就想回沈阳,不想去营口,被独2师的重炮一轰,马上给卫立煌越级汇报,极力夸大敌情。已是惊弓之鸟的廖耀湘由此判断前方去路遇阻,下令前卫部队收缩。

大虎山全歼廖耀湘(切断廖耀湘退路)(5)

如果说仅仅是独2师靠着十几门重炮吓退了廖兵团,那就把战争看得太简单了。当时的战局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主席早就判断廖兵团有从营口的海上通道撤走的可能,因此在攻锦作战期间多次提醒林彪要派部队控制营口。但日理万机的林彪百密一疏,把这个提醒给疏忽了,导致蒋军52军从鞍山出动后,一天就袭占了营口,沿途几乎没有遭到阻击。

林彪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立即给8纵发电,让他们在大虎山以东断敌退路,在台安东北侧击敌人。

大虎山全歼廖耀湘(切断廖耀湘退路)(6)

能否全歼廖兵团,关键在于能否堵住其南逃的路线。负责大虎山防御的10纵30师担心廖兵团从南边包抄迂回,师长方强派人给8纵司令员段苏权送去一封信,请求8纵保障他们师右翼的安全。老成持重的段苏权结合林彪的命令及30师的请求,抽出22师到大虎山南侧阻击敌军。

22师凌晨3时进入阵地,仅仅4个小时后,敌军的炮弹就铺天盖打了过来。巧的是,发起进攻的蒋军番号也是22师,隶属于五大王牌之一的新6军。这两支22师鏖战竟日,蒋军发起了6次进攻,全部被打退。

大虎山全歼廖耀湘(切断廖耀湘退路)(7)

就在22师在大虎山南侧成功阻击敌军的同时,8纵23师和24师兵分两路向台安急进,边走边动员,让广大官兵明白此战的重大意义,即辽沈战役能否全胜,关键在此一举。

23师在行进至一个叫六间房的地方时,和廖兵团49军的前卫部队105师遭遇。激战一天之后,蒋军被迫向北收缩。通过审问俘虏得知,105师是整个廖兵团的前卫师,南下的目的就是经台安去营口。8纵立即将这一情报汇报林彪,错综复杂的战局顿时梳理清楚了。

蒋军一方则是各有各的打算。49军军长郑庭笈根本没有把105师受阻的情报告诉廖耀湘,也没有告诉友军新6军,而是直接汇报沈阳的卫立煌,把战局说得极为严重,其结果就是得到了他最想得到的命令——撤回沈阳。

大虎山全歼廖耀湘(切断廖耀湘退路)(8)

此时的廖耀湘还在率部猛攻黑山、大虎山,他是想给后续部队南逃争取时间。他对49军打算撤回沈阳的情况一无所知,而且他的兵团部还被3纵的一个营给误打误撞敲掉了,更是雪上加霜。最终,南逃蒋军在台安被迫转向向东,南撤营口的计划被粉碎了。

在切断廖兵团南逃营口的道路这一关键行动中,辽南独立2师和8纵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在陈述历史事实时本应客观陈述,厚此薄彼是不可取的。

在整个辽西围歼战中,东野8纵歼灭22师大部,重创新6军一个师、新3军一个师,毙伤俘敌1.1万人,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只不过,就戏剧性而言,可能没有辽南独立2师重炮退敌的故事更为传奇,这也可能就是电影中欠了对8纵的一句表述的原因吧。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