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鸳鸯》改编自《聊斋.韦公子》,相比原著,电影删除了大量不伦的情节,否则,电影是绝对无法过审的。《韦公子》一篇,在整部《聊斋》并不出名,但绝对是口味最重的一篇。不得不说,剧情改编得极为巧妙,虽然改编了大量情节,但情节相比原著的简单粗暴,违逆人伦,做了合理的设定,情节更为曲折离奇,更有戏剧性。

原著《韦公子》,是聊斋中罕见的没有鬼狐的一篇,电影中既然以《聊斋》为题,怎能不添加鬼魅?因此,善良却无辜枉死的素娥,就化身鬼魅,她出场不多,却是整部剧极为重要的一环。韦公子的复杂人性,主要也是因为她而展现。

《金鸳鸯》改编自《韦公子》,韦公子仍然是其中主角,只是,原著中是单纯的恶,单纯的恶,没有评判的价值,剧中韦公子善恶柔杂在一起,却表现出了复杂的人性。

韦公子一开始也是一个志诚君子,他父母早亡,幸好,给他留了一笔钱财。他用这笔钱和一些至交好友一起去做生意,赚了很多钱,满载而归。不料,行至江中,一众好友见财起意,把他丢入江中,霸占了财产。

不幸中的万幸,他被一个渔家女—恒娘所救。韦公子遭遇了最大的一次挫折,他想象不到,自己以诚待人,却遭遇背叛,这件事也在他心中埋下了恶的种子。当然,此时恒娘真心待他,恒娘的真诚和柔情抚平了他心中的伤痕,患难之情,最能铭刻人心,他不嫌恒娘只是一个普通渔家女,只慕她一颗真心,恒娘也不嫌他身无分文,只慕他人品才华。两个孤苦无依的人天地为媒,结为夫妻。

聊斋狐妖找相公(金鸳鸯韦公子任由女儿)(1)

一年之后,恒娘怀有身孕,韦公子为了给恒娘更好的生活,决定再去京城做生意。

恒娘虽然不舍,但是男儿志在四方,丈夫有志向,做妻子的怎能阻拦,于是,把所有积蓄都交给韦公子,作为本钱,只判他早去早回,不要忘记家中妻子,还有没出生的孩子。韦公子把母亲遗物一个金鸳鸯送给恒娘作为纪念。

两人依依惜别,不料这一去,就是十八年,韦公子进了京城,度过最初的艰难,逐渐成为富甲一方的财主,可是,却一直没有想着回来。

我相信,他开始时对恒娘是真心的,他拼搏的动力也是为了恒娘。可是,开始时起步艰难,无力回乡,及至后来财富渐丰,京城繁化迷人眼,美女动人心,恒娘只是偶尔闪现在脑海,却山高路远,已经不值得他去寻找了,他在京城安家落户,娶妻纳妾。

而恒娘在韦公子走后,一个怀孕的女人,独自艰难度日,那个韦公子送她的金鸳鸯,是唯一的精神支柱。很难想象,她生孩子前后,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快要生产的时候,挺着大肚子,怎么洗衣?怎么做饭?生孩子的时候,谁来接生?谁来服侍?月子里诸般忌讳,她还顾得上吗?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为了孩子,她肯定是顾不上自己的身体的,什么月子里不能见风,不能沾凉水,还有其他一些忌讳,对她来说都是笑话。

身体受到伤害,加上思念成疾,在孩子六岁那年,生命就走到了尽头,而她心心念念的韦公子,直到她爱上眼睛,也没有回来。只把韦公子留下的金鸳鸯留给女儿,以便将来父女相认。

聊斋狐妖找相公(金鸳鸯韦公子任由女儿)(2)

女孩儿名叫沈韦娘,即便伤痛如此,女孩儿名字里也给她留了一个“韦”字。

只是,一个小女孩儿,怎么生活呢?她走街串巷,沿途乞讨,受尽欺凌,最后,无奈,在头上插上草标,自卖其身。

飞凤苑的老鸨经过,见女孩儿长相标志,是个美女胚子,就把她领到飞凤苑,教她歌舞书画,吹拉弹唱,诸般才艺。

沈韦娘长大以后,越发魅力四射,成了飞凤苑的一块招牌,慕名而来的王孙公子不计其数,她却一概不接客。

她喜爱的是一个姓陆的书生,两人情投意合,只等攒够钱赎身就和陆秀才远走高飞。

再说韦公子,十八年后,苦难也经历过,富贵也享受过。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没有孩子,这时才想到了,十八年前还娶了妻子,且怀有身孕。

这一想,才发觉不知不觉十八年过去了,恒娘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想到恒娘救过自己,对自己情深义重,心里竟然一时良心发现,愧疚心起,立刻就要回去找恒娘。

韦公子带上仆从,归心似箭,之前不想也就罢了,这一想,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恨不得飞回去。

但是,无论马有多快,终究还是太迟了,回到家,找到的只有断壁残垣。问了邻居才知妻子已经过世十几年了,女儿也不知所踪。

想想古时候男子不知是都这样,还是故事夸大了,薛平贵也是十八年后才去接王宝钏,孩子却没了,王宝钏受了十八年苦,跟他享受了十八天好日子就一命呜呼,也不知道背后遭遇了什么。

韦公子乘兴而来,一无所获,忧伤,愧疚,在酒楼喝闷酒以解相思之苦。

喝酒也就罢了,解相思还有所欠缺,就对小二说“有酒无花不成欢”。

小二也是个伶俐人,一听就懂了,他说,说起来,附近最有名的要数飞凤苑的沈韦娘,只可惜,她卖艺不卖身。

韦公子一听,笑了,说:“没有钱办不成的事情,大爷有的是钱,你只管把她用钱砸过来!”

飞凤苑老鸨早就对沈韦娘不满了,这次有人舍得出大价钱。老鸨忍不住了,先答应下来,再去逼迫沈韦娘。

沈韦娘本来是宁死不从,老鸨便拿起鸡毛掸子使劲打她,见她还不屈服,就打她的丫鬟。

她和丫鬟情同姐妹,见丫鬟被打,心中不忍,就只好答应下来。

她表面答应了,却早已萌生死志,背地里却想寻死。宁死也不愿意玷污了清白。

这时,她的一个好姐妹素娥发现了,见她要寻死,忙开导她,可是,她宁死不从,素娥想到一个办法,听说那个人是外地来的,未必认得出真正的沈韦娘,不如自己假扮成沈韦娘去接待他。

聊斋狐妖找相公(金鸳鸯韦公子任由女儿)(3)

沈韦娘本来不同意,但是,素娥已经下定决心了,她和沈韦娘不同,她沦落风尘已久,多一次少一次有什么区别?

沈韦娘最终还是同意了,所以说,“每一个清倌人成功守住清白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承受的前辈。”

沈韦娘此次决定和陆秀才远走高飞,临别是把金鸳鸯送给素娥,作为纪念。至于父亲,她也不指望了。

素娥带着金鸳鸯,就去见韦公子了,她却想不到,这一去,一时善念却落得黄泉。她接待了韦公子之后,韦公子无意发现她身上带的金鸳鸯,慌乱的问她,这是哪里来的?素娥是知道金鸳鸯的事情的,就把金鸳鸯的来历说了,只不过,怕露馅,仍然把自己说成沈韦娘。

韦公子惊慌失措,但没表现出来,待“沈韦娘”睡着,他想到自己做下这等乱伦丑事,脑海里仿佛无数人在骂他“禽兽”,他无颜见女儿“沈韦娘”,也没面目活在世界上,就准备自杀。

聊斋狐妖找相公(金鸳鸯韦公子任由女儿)(4)

不料,这时,素娥醒来,见了韦公子的表现,结合他询问自己金鸳鸯时的异样表现,一下子反应过来,他就是沈韦娘的父亲—韦公子。

她心情复杂地说:“你就是韦公子!”

韦公子害怕丑事暴露,连忙否认。

可是,素娥却已经认定了他就是韦公子,逼他承认。大约素娥想的是,如果他承认了,就为沈韦娘找到了父亲,她就不用受苦了。

可是,韦公子害怕自己丑事暴露,都准备自杀了,此时在素娥的紧逼之下,一时情急,就上前掐死了素娥。

素娥本是一片好心,想确认清楚,哪里想到韦公子这般急躁,没容她把话说清楚,就掐死了她,她想说出真相也来不及了。本来皆大欢喜的事情,却阴差阳错成了悲剧,素娥真可以唱一曲“素娥冤”!

素娥无辜枉死,怨气不散,化成鬼魅,找到沈韦娘,跟她说了经过,对她说:“你要有心,就为我报仇!”

沈韦娘想不到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父亲,竟是这样的恶人,掐死自己的好姐妹,而且,还是把她当成自己掐死的。

她为了确认真相,就假称自己是沈韦娘的姐妹素娥,去见韦公子,到了见到素娥的尸身,确信素娥说的没错。

于是,她说出真相,自己才是真的沈韦娘。韦公子又悔又愧,同时也怕沈韦娘把真相说出去,就跪下哀求沈韦娘:“我的好女儿,放过我一次,我的万贯家财都给你。”

沈韦娘却想到自己母亲因为父亲一去不回,忧思成疾而死,自己好姐妹素娥代替自己无辜枉死,甚至若不是素娥,死的就是自己,自己若绕过他,怎么对得起母亲,怎么对得起素娥?

于是,拿起桌子上的银子,砸向韦公子,韦公子此时也自觉罪孽深重,任由女儿将银子砸向他,没有反抗,最终,死在女儿手中。

沈韦娘见父亲死了,也有些慌,有心寻死,却被急着赶过来的陆秀才带走。

而韦公子,一生起于善,行于恶,最终悔悟已经太迟。

如果说,他“乱伦”是假,但他掐死素娥的时候,可是真当成是女儿的,他本就愧对女儿,好不容易找到“女儿”,却亲手掐死了她,即便后来知道,掐死的另有其人,但对他来说,当时掐死女儿的经历却是真实的。

沈韦娘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来找她们母女,韦公子也无言以对,连辩解都不知如何辩解,他的命是恒娘给的,却是他害的恒娘病死。

聊斋狐妖找相公(金鸳鸯韦公子任由女儿)(5)

既然女儿不原谅他,死在女儿手中,也算解脱了。所以他临死之前,疯狂大笑。

他当时能狠下心掐死当成女儿的素娥,其实他如今一样可以杀死真正的沈韦娘,他却任由沈韦娘砸死他,这就是他人性最复杂的一面。

他没有再伤害沈韦娘甚至也没有逃走,没有躲避,此时他仿佛又回到过去那个纯真善良的韦公子。对恒娘的愧娘,对女儿的愧疚,对自己犯下恶的愧疚,让他甘愿死在女儿手中。

《聊斋》故事基本都是借鬼神讽人心,《金鸳鸯》也是如此,韦公子甘心就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心中有了太多的愧疚。人谁无心?做人还是要无愧于心,钱财丢了还赚得回来,良心丢了,再找回来却千难万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