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蛇的种类

世界已知的蛇的种类有3149种,中国截止2009年有记录的蛇类共214种,其中毒蛇58种。蛇的种类简单的可分为无毒蛇和有毒蛇两种。根据毒性的不同又可将毒蛇分为神经性毒性的毒蛇、血液性毒性的毒蛇和混合性毒性的毒蛇(混合性毒性的毒蛇就是指既有神经性毒素,又有血液性毒素的毒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1)

二、毒蛇辨识

【1】看体色:色彩鲜艳为毒蛇,色彩暗淡为无毒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2)

【2】看蛇头:头小,呈三角形为毒蛇;头大,呈椭圆形或熨斗状为无毒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3)

【3】看状态:呈现攻击状态,头高高昂起为毒蛇;相反状态,见人就躲则为无毒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4)

【4】看形态:头大,颈细,尾部短粗为毒蛇;头小 ,颈粗,从头到尾逐渐变细为无毒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5)

【5】看咬痕:2个大牙印或孔为毒蛇;1~2排小牙印为为无毒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6)

三、常见毒蛇

【1】眼镜王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7)

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在中国西南与华南地区常有出没,分布在中国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东(全省分布)。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他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性情凶猛,毒性极强,智商奇高,以其他蛇类为食。

【2】金环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8)

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花扇柄(客家话)、雨伞柄(潮州话)或佛蛇等。广泛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云南省,湖北省。金环蛇性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金环蛇夜晚活动。金环蛇的毒性较其近亲银环蛇弱,但仍然属剧毒蛇,而数量也较银环蛇多。

【3】银环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9)

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 [6] 中国之外分布于缅甸、越南北部等,银环蛇云南亚种,仅产于中国云南西南部。银环蛇昼伏夜出,尤其闷热天气的夜晚出现更多,银环蛇性情较温和,一般很少主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或有惊动时也会突然袭击咬人。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事实上,它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银环蛇的LD-50为0.08~0.108,是除大洋洲外,世界陆地上最毒的毒蛇。但由于该蛇生性胆小、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人,因此为其所伤的案例并不多。银环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两种神经毒素,患者被咬时不会感到疼痛,反而想睡。

【4】中华珊瑚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10)

丽纹蛇为眼镜蛇科丽纹蛇属的爬行动物,俗称为环纹赤蛇。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锡金、老挝、越南、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地。眼镜蛇属,其有剧毒。栖息于山区森林中,夜间活动,很少咬人。此蛇白天性格懒惰,相对温和,有时藏于地表枯枝败叶下。

【5】福建华珊瑚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11)

建华珊瑚蛇,俗称福建丽纹蛇、玦纹蛇。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等地。攻击性强,有毒。栖息于山区森林中,夜间活动,很少咬人。本属蛇类含神经毒,导致反射失调、痉挛、惊厥、麻痹,最后死亡。

【6】舟山眼镜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12)

中华眼镜蛇,又名舟山眼镜蛇,在广东、广西、香港俗称饭铲头,台湾则称之为饭匙倩、饭匙铳、膨颈蛇。属于眼镜蛇科,分布于中国安徽、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香港、澳门、台湾;老挝人民民主主共和国、越南。中华眼镜蛇属沟牙类毒蛇,分泌的是神经性和血循性混合毒,被咬后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也是一种常见的剧毒蛇类,其毒性仅次于银环蛇,在我国陆地蛇类中排名第二。

【7】孟加拉眼镜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13)

孟加拉眼镜蛇,又名单眼镜蛇,是一种大型前沟牙毒蛇。孟加拉眼镜蛇有剧毒,属混合型毒素,被咬后会出现痛楚及肿胀,严重的可致死亡。性凶猛,攻击性强。分布于中国广西西南部南宁、上思、防城港、田林等地,四川南部等,印度东北、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半岛)、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8】短尾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14)

又称草上飞、地扁蛇,剧毒,多栖息于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以及主要栖息于坟堆草丛及其附近。中国国内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广东(南澳)。中国国外分布于朝鲜半岛。短尾蝮属晨昏性蛇类。在热天。尤其晚上8时到次日凌晨活动最频繁。短尾蝮蛇毒中分离出突触前神经毒素,其致死因素可能主要为神经毒。亦有咬伤后可引起心肌损害、血红尿蛋白的报道。

【9】中介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15)

中介蝮为蝰科亚洲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七寸子、七寸蛇麻布袋、麻七寸、扎嘎勒卖图.毛盖。分布于亚洲中部俄罗斯、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夏秋时节为其活动旺季,炎热时则早晚活动活跃,中午隐息。耐寒,10月末始渐入冬眠,翌年4月出蛰。性凶猛,但行动缓慢。

【10】岩栖蝮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16)

土球子、黑眉蝮、大花蛇(辽宁),分布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朝鲜半岛。吉林盘石和辽宁庄河的岩栖蝮多见于山区岩石地带的石缝中,4-5月和9-10月大量出现。

【11】高原蝮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17)

高原蝮为蝰科亚洲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雪山蝮、麻蛇。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一般生活于高山高原草原地区以及多出没于有乱石堆处。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4321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主要在青海长江上游、四川。小型毒蛇,高原蝮分布范围较狭窄,且在高寒地区,食物来源较少,繁殖力较低,种群数量不如其他蝮蛇多。

【12】乌苏里蝮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18)

乌苏里蝮,蝰科亚洲蝮属物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内蒙古。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13】蛇岛蝮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19)

蛇岛蝮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亚洲蝮属下的一个有毒蛇种,主要分布在中国辽东蛇岛,沈阳市及大连市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蛇岛蝮是中国著名的毒蛇之一,其分布地“蛇岛”因盛产蛇岛蝮而得名。

【14】尖吻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20)

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尖吻蝮在中国分布范围大致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台湾省。在中国分布较广,其中以武夷山山区和皖南山区贮量最多。中国之外只见于越南北部。

【15】白唇竹叶青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21)

尖吻蝮其中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是“百步蛇”,意指人类只要曾被尖吻蝮所咬,脚下踏出一百步内必然会毒发身亡,以显示尖吻蝮的咬击实在奇毒无比;有些地方更称尖吻蝮为“五步蛇”,进一步夸大其毒素的威力。该蛇种的毒液的单位上的毒性(对小白鼠之LD50值)并不强烈,但并不妨碍该蛇种在事实上具有较大 的危险性(此蛇毒性大于眼镜蛇,在湖南辰溪石碧乡一带被此蛇咬伤者基本都死亡了,而被眼镜蛇咬伤者基本都能救活)。该蛇种个体较大,性格凶猛,毒牙较长,咬伤的情形较为严重,一方面也由于该蛇属于排毒量较大的蛇种。尖吻蝮蛇攻击性极强,而且头部可大幅度旋转,没有经验的人野外遇到应远远避开,不要轻易尝试用手抓取,抓取应用捕蛇钳。尖吻蝮等咬伤后,主要表现为出血不止,一般压迫包扎无法止血,可引起全身广泛出血。

【16】墨脱竹叶青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22)

我国特有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模式标本产地西藏聂拉木具却克苏木。 为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常栖息于山区林荫小道上。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200至14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墨脱。发现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1 200~1 400 m山区,白昼微雨天气在路边活动,可能与觅食有关。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

【17】福建竹叶青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23)

竹叶青蛇,刁竹青,小青蛇,小青虫,白线连,金线连,红线连,红眼睛,青竹蛇,青竹标,青竹彪,青竹丝,赤尾青竹丝,焦尾巴,焦尾青蛇,蓝蛇,绿牙蛇。国内分布于四川、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台湾、云南、浙江等省区。竹叶青蛇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象猫的眼睛,观赏价值极高。竹叶青产生的毒素是血循毒。血循毒的种类多,成份复杂。以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为主,产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火热毒症状,故称“火毒”。

【18】云南竹叶青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24)

俗名绿牙蛇、青竹标、竹叶青蛇云南亚种。分布于缅甸、印度、尼泊尔、锡金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等地,常生活于栖山区树上和灌丛杂草间。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400至26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腾冲。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偶尔可能只有一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竹叶青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竹叶青蛇咬虽不致有生命危险,但咬伤的病例很多,故危害甚大。

【19】西藏竹叶青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25)

主要分布于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聂拉木。广泛分布於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

【20】台湾竹叶青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26)

俗名台湾烙铁头、菊池氏龟壳花,是台湾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台湾本岛,主要栖息于高海拔山区的森林底层、箭竹平原、流溪和山径附近石堆中。其生存的海拔下限为20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南投。活动时间多喜居树上,多夜间活动。适合温度是22—32度。台湾竹叶青蛇具有攻击性。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南投。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

【21】山烙铁头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27)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东段包括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 (阿萨姆),向东经缅甸,泰国到中南半岛各国,向南到马来西亚,及中国大陆和台湾。

【22】越南烙铁头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28)

是一种有明显宽浓郁颊窝的毒蛇。平时的行动极为缓慢,但是捕食的时候反映很迅速,虽具有剧毒,但使用绞杀捕食猎物,分布在中国海南.广西,云南,国外发现于越南.模式标本来自东京(北圻)(越南北部)沙巴。

【23】莽山烙铁头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29)

莽山烙铁头也称为莽山原矛头蝮,莽山烙铁头蛇头尾部莽山烙铁头蛇头部呈三角形,形如一块烙铁。全长可达2m,是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有毒蛇种。其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湖南省,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莽山烙铁头蛇还不能算世界最毒的蛇之一。莽山烙铁头蛇是1990年才为学术界发现而被命名加以科学记载的巨型毒蛇。莽山烙铁头蛇民间俗称“小青龙”,是中国第50种毒蛇,属特有珍稀物种,未列入世界十种最毒的蛇。

【24】菜花原矛头蝮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30)

俗名菜花烙铁头、菜花蝮、菱斑竹叶青。中国分布于重庆、甘肃、广西、贵州、河南、湖北、湖南、山西、陕西、四川、西藏、云南。国外分布于尼泊尔、印度(阿萨姆)、缅甸北部、越南北部。菜花原矛头蝮多被发现于山麓石堆中,有时亦可见其在草地间巨石上暴晒太阳。一般而言,如天气潮湿常外出暴晒太阳,如天气干燥则躲藏于石隙间。

【25】原矛头蝮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31)

又名为龟壳花,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原矛头蝮为管牙类毒蛇,有剧毒。中国分布: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中国之外分布:印度(阿萨姆)、孟加拉国、缅甸、孟加拉国。原矛头蝮为管牙类毒蛇,局血循毒。

【26】白头蝰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32)

是中国27种毒蛇之一,又名白头蛇,为蝰科白头蝰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白缺蝰。白头蝰分布于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湖北、甘肃等地,白头蝰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类毒蛇,被它咬中会导致血液凝固,产生局部疼痛、肌肉肿胀、头昏眼花、吞咽困难、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等症状,咬伤后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DIC),使伤肢红肿疼痛逐渐加重、功能障碍。白头蝰是中国众多剧毒蛇中毒性较中等的蛇。其毒性对青壮年并不致命。

【27】极北蝰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33)

在所有陆生蛇类中,极北蝰拥有最广泛的分布范围。生活区域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法国中部,向东延伸至俄罗斯的太平洋海岸,是唯一在北极圈内出现的蛇。中国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区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安图县、抚松县)、新疆(阿勒泰、福海)被极北蝰咬伤后,伤口附近会有剧痛,二十分钟后会有更严重的反应。受害者会产生肿胀、晕眩、呕吐,但要在六个小时后才会出现最严重的症状,尽管如此但极北蝰咬伤却很少会致命,小孩被咬伤有时致死。

【28】草原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34)

仅见于新疆(阿勒泰、塔城地区、伊犁地区)。生活于草原和山区(海拔300~3000米),常见于稀疏林地、芦苇丛、较开阔的干草原,以蝗虫多、鼠洞多、蒿属牧草茂密的环境中较多见。

【29】圆斑蝰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35)

又称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鲁塞尔氏蝰蛇)、锁蛇,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山蝰属下的一种有毒蝰蛇。中国国内分布:福建(诏安,泉州,惠安,仙游,南安),台湾(花莲,瑞穗,台东,高雄,恒春,成功,屏东,台北),广东(韶关,广州),广西(南宁).中国之外分布: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圆斑蝰的毒素有两种,一种是出血性毒素,另一种是神经毒素,能具备这两种毒素的蛇是十分少见的。

【30】半环扁尾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36)

半环扁尾蛇又名海蛇,是蛇目眼镜蛇科的一亚科。与眼镜蛇亚科相似,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尾侧扁如桨,躯干后部亦略侧扁。本亚科有13属、38种。西起波斯湾东至日本,南达澳大利亚的暖水性海洋都有分布,但大西洋中没有海蛇。海蛇的毒液属于最强的动物毒。钩嘴海蛇毒液相当于眼镜蛇毒液毒性的两倍,是氰化钠毒性的80倍。海蛇毒液的成分是类似眼镜蛇毒的神经毒,然而奇怪的是,它的毒液对人体损害的部位主要是随意肌,而不是神经系统。海蛇咬人无疼痛感,其毒性发作又有一段潜伏期,被海蛇咬伤后30分钟甚至3小时内都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然而这很危险,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实际上海蛇毒被人体吸收非常快,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眼睑下垂,颌部强直,有点像破伤风的症状,同时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多数海蛇是在受到骚扰时才伤人。世界上最毒的动物是“毒蛇之王”——眼镜蛇,但海蛇毒性比它还要大。

【31】蓝灰扁尾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37)

分布于中国台湾沿海,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新几内亚,菲律宾,斯里兰卡,日本等地海域。栖息于浅海地带,红树林和礁石岸边等地,夜行性,可以在陆地上活动,平时隐藏在岩石缝隙或洞穴中。

【32】龟头海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38)

龟头海蛇为眼镜蛇科龟头海蛇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台湾沿海,多生活于海水中。

【33】青环海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39)

青环海蛇,前沟牙类剧毒蛇。青环海蛇多分布于中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广西沿海。中国以外多分布于波斯湾、印度洋。在太平洋地区,北迄日本,南达伊里安岛沿海。青环海蛇具有集群性。常常成千条在一起顺水漂游,便于捕捞。还具有趋光性,晚上用灯光诱捕收获更多。青环海蛇的主要毒素为神经毒素和肌肉毒素,两者约占蛇毒总体的60%。

【34】黑头海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40)

黑头海蛇眼镜蛇科海蛇属物种,头较小,体长;体前部细长,后部侧扁;腹鳞小,但通身清晰可辨,通常眶后鳞一枚,前颞鳞一枚;体鳞圆形,覆瓦状排列,具小结节或短棱;头及体前部黑色,头背有黄白色的点纹,体背橄榄色或灰色,腹部黄白色,具黑色环纹。中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沿海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沿海。

【35】环纹海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41)

环纹海蛇是一种有剧毒的蛇类,为眼镜蛇科海蛇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印度、缅甸沿海、泰国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沿海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沿海等地。

【36】棘眦海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42)

棘眦海蛇,是一种有毒蛇类,全长大约130厘米。经常活动于海中的洞穴和岩缝中,夜晚是棘眦海蛇最为活跃的时期。鼻孔朝上,身体前半部细小,呈圆柱形,后半部变粗,尾巴不像陆蛇那样细长如鞭,而是侧扁如浆。分布于台湾及广东沿海。

四、蛇的习性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43)

蛇是冷血动物,不管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它们在不捕猎时喜欢待在温暖的地方。蛇因起其头部结构松散,所以它能吞下比自己头部大3-5倍的生物。蛇的感觉器官很敏锐,但它是个近视眼,全身最主要的感觉器官在嘴里,不断吐出和收回的是蛇的信子(舌头)。它能让蛇感觉到方圆几公里范围内的气味。蛇怕火、强光、刺激性的物质,因此,大多数的蛇怕雄黄和硫磺(注意,不经处理的雄黄和硫磺是有毒的)等。蛇的身体周围有一层感觉器官,它能感受到周围的地面和空气振动。蛇类有的昼伏夜出,有的夜伏昼出。但是无论是昼伏还是夜伏,蛇类很少会主动攻击人,除非是有人侵犯了它的领地,或是它被人踩到,才会发起突袭。

五、蛇的天敌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蛇在的自然界的天敌有以下几种生物:

【1】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44)

别称蒙哥、灰獴等,身体灵活,多栖息于热带丛林中,捕食小动物,亦食眼镜蛇,对蛇毒具强抗性,被蛇咬了也没事,而且蛇獴活在世界上就好像专门和毒蛇作对头,有时蛇獴吃饱了胃里放不下了,遇到毒蛇还是要把它咬死,是蛇的主要天敌之一。

【2】蛇鹫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45)

基本上所有的鹫都能吃蛇,但是蛇鹫一看这个名字必然就跟蛇类紧密联系了起来,蛇鹫身高可达1.2米,腿特别长,因很能吃蛇而闻名,基本上任何蛇,也只是被啄上两下就一命呜呼了。

【3】蜜獾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46)

蜜獾的皮毛都非常粗糙,既不怕蜂蜇,也不会怕蛇咬,特别喜欢吃蜂蜜,另外也很喜欢吃蛇,一看到蛇就会主动进攻,眼镜王蛇、曼巴蛇这样的剧毒蛇类都是其食物,具有高敏捷性和天生的抗毒体质,毒蛇咬了以后可以完全无感,最多就是躺下睡一会又可以起来活蹦乱跳了,也是蛇的天敌之一。

【4】眼镜王蛇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47)

眼镜王蛇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别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等,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

【5】刺猬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48)

一般蛇惹不起刺猬,野生的刺猬会为居住的附近地方驱除老鼠和蛇,相当于免费的园丁,可是有时候也会偷你几个果子吃吃,刺猬行动比较慢,但它长的那一身尖刺就决定了并非凡物,遇到敌人后把身子蜷起来,竖起一身的尖刺,就连大型猛兽也无法下口,蛇当然也毫无办法,通常蛇遇到长满尖刺的刺猬毫无办法,只能就此作罢。

注:蛇类的天敌不止以上这些,还有诸如:狐獴、猫鼬、浣熊、巨蜥、猫头鹰和家养的猫等都是蛇类的天敌之一。

五、预防蛇咬

根据蛇的这些特点,当我们在野外行走时为了防止被蛇突然袭击,通常的做法有如下几类:

1、行走时尽量弄出声响,最好还能找一根棍子一边走一边拍打草丛。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49)

这样在它感受到你的气息和周围的地面和空气振动的时候就会先远远的躲开。蛇的身体花纹决定了蛇类善于伪装,通常百分之九十的蛇类伤人事件都是由于人在不经意间踩到了蛇,或是侵犯了它的领地,才会突然被蛇咬的。

2、随身携带雄黄酒。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50)

3、露营时可在营地周围洒些草木灰,早上起来后先不要急于穿鞋或者衣服,最好先检查一下,确定安全后再穿戴。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51)

5、进入蛇的领地后行动要慢。

6、如果被蛇追,要跑S形路线

7、夏季野外活动时穿高帮鞋,穿长裤。

【4】被蛇咬到

户外活动万一不幸被蛇咬到怎么办,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蛇咬以后的处理方法。

被蛇咬以后首先不要慌张,不要大喊大叫,大喊大叫只会加速体内血液循环,若是毒蛇只会让毒液在体内迅速扩散。仔细检查伤口,若有蛇牙残留,尽快取出蛇牙。被蛇咬伤后判断是不是毒蛇咬伤的方法是查看伤口上的牙印。无毒蛇咬伤后的伤口是一排细碎的牙印,毒蛇咬伤后的伤口是两个红色的牙印,或者是两个红色牙印和一排小牙印。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52)

不管是不是毒蛇咬伤,被蛇咬以后都要及时在离心近的地方进行捆扎,每隔15-30分钟放开1-2分钟,以让血液回流,不然容易导致组织缺血坏死。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53)

一般毒蛇咬伤后的症状在20-30分钟后才会呈现出来。神经性毒性的毒蛇咬伤以后20分钟后伤口疼痛、发麻、眼睑下垂、视觉模糊、流汗、恶心、呕吐等,血液性毒性的毒蛇咬伤后20分钟伤口剧痛、肿胀发黑、流血不止,时间长了,局部出现水泡、脓包等,混合性毒性的毒蛇咬伤后20分钟,同时兼具以上症状。因此,在捆扎30分钟后要将伤口开放,用消过毒的刀将牙印开十字口,使体内的毒血可以流出来,也可以将用蚂蟥或者吸允器放在伤口上吸食毒液。很多人推荐用嘴将毒液吸出,可要知道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尝试此法。用嘴吸取毒液,这可能导致吸取毒液者也身中剧毒。因为我们谁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口腔内一点创口都没有。这个时候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蚂蟥来吸蛇毒。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54)

毒液吸出,伤者症状缓解以后,需要尽快在伤口上敷上蛇药。一般情况下有毒蛇出现的地方也相伴的有解毒的药草,但是这需要我们去仔细辨认。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临出门以前在自己的急救包里放上一盒蛇药。这个时候需要尽快到附近的医院就医疗,及时注射抗毒血清。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55)

【5】蛇的捕捉

蛇的捕捉是一门技术活,在不能确定蛇的种类和不了解蛇的习性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尝试。因为有些蛇不仅可以通过牙齿注射毒液,而且还能直接喷射毒液,户外活动过程中碰见无法确定的蛇时,最好的做法就是避开。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需要捕捉蛇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注意:此方法只适合捕捉小型、攻击力不强的蛇类。)可以利用捕蛇钳子,或是捕蛇网。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56)

如果没有以上专业工具,请在周围找一根顶端分叉的树枝,树枝要足够粗壮,粗到可以控制住蛇。讲顶端的两个枝杈掰断到两个指关节那么长,这样树枝就被做成了叉子,找到蛇后从蛇的头与身体交界部位一叉,然后用手按住蛇的头部,防止蛇张开嘴,释放毒液,咬人,另一只手抓住蛇尾部,防止蛇的尾部缠绕手臂。

危险蛇类大全(野外生存之蛇类知识知多少)(57)

欢迎点击文章左下角的「了解更多」登录半魔人户外发现者社区获取更多户外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