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成材,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满足父母的这份期许,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做学霸的“天赋”。

很多家长都想不通,自己明明那么努力地督促孩子学习,为什么孩子的成绩还是一塌糊涂。

学霸对孩子的七个忠告(学霸是怎么炼成的)(1)

相反,有些家长对孩子采用“放养”政策,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孩子成为“学霸”。这让人不禁发出了疑问:莫非学霸都是“天生”的?

“学霸”是怎么炼成的?并非是“天生”的

很多人都喜欢把孩子的成绩好坏归功于“天生”上,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差就是“不够聪明”,智商不够。

学生成绩的高低的确和智商有关系,但智商却不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学霸对孩子的七个忠告(学霸是怎么炼成的)(2)

有人调查了一些名校的学生,发现这些学生多数智商只是在平均水平,并不是大学想的那样智商超群。

他们成功的因素或许与智商有一定关系,但真正决定他们是否成为学霸,是否能进入名校的还要归功于他们特殊的家庭。

有人曾在清华大学随机访问,在询问到他们的父母都从事何种职业是学生的答案,竟然意外地都重合了。

好几位受访学生都表示,自己的父母是老师或者是公务员,这个答案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到大班级里学习最好的学生,往往就是出自这两种家庭,尤其是老师的孩子,成绩就像是开了挂,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他们的老师父母,给他们开了小灶。

原来家长的职业,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其实关于学生成绩与父母职业的关系,早就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了,有人针对“学霸”做了十年的深入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学霸学生的父母,多半是从事这几种职业。

教师和公务员:在调查中发现,学霸出身教师和公务员家庭的比例最高,很多名校生的父母都是这两种职业。

学霸对孩子的七个忠告(学霸是怎么炼成的)(3)

其中大家都熟知的“韦神”韦东奕,其父母都是大学的老师,他的爸爸正是“数学老师”,这或许也是韦东奕数学基因的由来。

企业管理人员:企业高管也上榜了,这类家庭往往父母学历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成长,很难不成才。

医生:医生家庭也是易出学霸的家庭,且子女继续学医的概率,要比普通家庭大得多,这大概就是耳濡目染吧。

学霸对孩子的七个忠告(学霸是怎么炼成的)(4)

看了学霸父母的职业以后,很多家长感叹:原来家长的职业,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孩子不成才父母也要负很大责任。

为什么教师、公务员家庭易出学霸?

走进985高校,你会发现这些名校生并不是只会学习的书呆子,他们很有规划性,且学习效率很高。

他们将自己全部的时间都利用上,早起练听力,白天上课、参加活动、运动,晚上再去图书馆自习。

学霸对孩子的七个忠告(学霸是怎么炼成的)(5)

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他们从高中阶段,乃至从学前就已经养成的。而帮助他们养成这些好习惯的,就是他们的“父母”。

教师和公务员的家庭,其父母学历通常都在本科以上,这对于60后和70后来说,已经是很高的学历了。

他们清楚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会经常督促学生学习。尤其是老师们,他们知道如何教育子女才最有效果,有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教师家庭的孩子成为学霸的概率要更大。

学霸对孩子的七个忠告(学霸是怎么炼成的)(6)

至于其他家庭虽然嘴上说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家庭的学习氛围却很差,家长不是在忙着看电视,就是忙着出去玩。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学生也会觉得学习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成绩自然上不来。

公务员和教师的家庭就不一样了,这类家长不是在备课就是在看报,家庭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也养成了看书学习的好习惯。

普通家庭也能养出“学霸”,让孩子赢在起步线上

如果你并非公务员或教师,那么在培养孩子时,要格外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学霸对孩子的七个忠告(学霸是怎么炼成的)(7)

端正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很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成为学霸,并不是不够聪明,或智商不够,而是学生的心思根本没在学习上。

如果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他们就会忽视学习,家长一定要及时摆正孩子的态度。

让孩子养成自律学习的好习惯:养成自律学习的好习惯也很重要,可以帮孩子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表,让孩子有规律地学习。

时间长了以后,孩子就会开始主动学习,不用家长再在后面督促了。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成为学霸和父母的职业有关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