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谁都知道:无论说书,还是唱戏,都爱把诸葛亮比做智慧的化身。但为什么就冒出这么一句俗语来了呢?
相传,诸葛亮征讨孟获时,南方潮湿多雨,兵士们行军作战,少不得在泥水中滚。脚上的鞋子穿不了几天就沤得断线开绽。当时云南和四川交通阻隔,军需一时供应不上,兵士们只好打赤脚。没有鞋怎么能行军作战呢?为这件事,都快把诸葛亮的头发急白了,还是想不出个对策来。一日天气稍晴,诸葛亮到各营巡视。他走到一个兵营,忽听营帐后边有人低声议论什么,诸葛亮便悄悄走过去张望。近前一瞅,见原来是三个皮匠,边给兵士们修鞋,边议论着他诸葛亮呢。只听一个皮匠说:“人们都说军师神机妙算,知识过人,要叫我说呀,他实在也平常。他带兵出征,来到这阴雨连绵的南方,却还叫兵士们穿这些布鞋,那还有个沤不烂的?我要是他的话—”
“你怎么样呢?”另一个皮匠打断话头问。
刚才说话的皮匠又接着说道:“那就叫兵士们和当地人一样,穿草鞋嘛!不但比布鞋耐沤,而且还可以就地取材,省的来回转运,费时费力呢!”
诸葛亮听后,如梦初醒。不由暗暗赞道:“看来我这个经常带兵打仗的军师,还不如几个钉鞋的皮匠想得周全哩!广议比独思大有好处啊!”想到这里,诸葛亮马上回中军大帐,传令大量收买稻草,令兵士拜当地人为师,学习打草鞋穿!这一来果然救了急,十万大兵,人人都有了鞋穿。
打那后,“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就留下来了。它告诉人们集思广益的道理。只有把众人的智慧归纳到一块,才能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