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赵家钩
老北京人好玩儿,玩儿的玩意儿自古就认“品牌”。
清宫造办处能人会聚,个顶个儿是高手。清末民初时讲究的是“老赵家的钩子,王攥的笼儿”。“老赵家的钩子”指的是清宫造办处领班“老小赵”及其传人所制的钩子。“老小赵”则是因为其辈分、手艺值得人称个“老”字,又因为在皇上眼巴前儿当差,任你多大也是“小”,于是就有了“老小”这种奇怪的称号。
“世界上不存在两把一模一样的笼钩”。因为笼钩纯属手工制造,所以就连那尖细的钩尖也是把把不同。有的钩尖扁且宽;有的圆润;有的尖长。
不同的形状使钩子的“个性”大不相同:扁宽的,敦厚纯朴;圆润的,色厉内敛;尖长的,锋芒尽显……看似平平无奇的钩勺也有“虎眼”、“凤眼”、“龙眼”三种造型。
此外,“钩苗”(钩尖钩勺合称)的截面造形也有不同(以三开钩子和单钩最为明显),计有荞麦棱儿(截面三棱形,形似三棱形的荞麦面)、耗子尾儿(截面为圆形,形似鼠尾)、韭菜扁儿(截面为扁矩形,形似韭菜叶)。钩尖钩勺的造型还是辨别钩子新老、出自谁人之手的重要依据,
钩脖儿,又叫缠脖儿,因一把普通钩子为两部分打造:一部分打造为钩尖、钩勺、拐脖儿及与钩尖垂直的左右跪腿;另一部分就是与钩尖平行的前后跪腿;两部分在钩脖处相接,为使钩子坚固耐用,两部分不致分家,匠人们用与钩子同样材质的细丝缠绕钩脖。
钩脖的造型也是不尽相同的,主要有三种:正圆形、椭圆形和方形(菱形)。
这三种造型的产生,和钩子两部分的组合方式息息相关。缠绕钩脖的细金属丝一般为十三道半。这十三道半细丝一方面加固了笼钩,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笼钩的视觉元素。缠脖儿造成了视觉上的一张一弛,与钩苗、跪腿行云流水般的简约对比,钩脖的细密精致无疑增加了笼钩的视觉韵律,这样就有效地“破”了笼钩略显单薄平板的造型,使笼钩更有美感。
顺着钩脖往下看,就是钩肩跪腿。跪腿可以说是整把钩子上“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了。因为要与盖板儿笼腔相组合,使得跪腿儿的造型极为重要:弯曲的角度稍有偏差就会产生不易装卸的问题,轻则使玩家满头大汗,重则损笼折钩。在这一点上,早年间匠人们的作品明显好于现代工匠,即便是一些现代所制的“高仿”也不能处理好这一问题。
但究竟如何设计制作涉及到制钩的“行业机密”,在下无从得知,玩家们也都是凭自己的眼力判断,“打眼”(行话,指看错、买错)在所难免,只能在收藏的过程中细心摸索了。此外在保证实用性的前提下还要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首先要做到“横平竖直”,钩肩就像人肩一样,溜肩、斜肩、一边高一边、一边宽一边窄、相对的肩膀不在一条线上都是不可取的。至于肩膀下的跪腿就更有很多“说法儿”。
在此,现讲一个关于“老小赵”跪腿儿的故事:
想当年乾隆爷得了红子,“王攥”做好了笼腔儿。呈上去让万岁爷御览。天子看罢仍然不满意,说:“奴才就是奴才!挺细致的身子,长那么大一个脑袋(指钩子)!既然脑袋那么碍眼,干脆你们也甭要脑袋了!”
原来当时红子笼上用的仍是百灵钩子,百灵钩子“苗儿”粗,装到小巧的红子笼上就显得蠢笨了,我们也不得不佩服乾隆的审美能力,一眼就看出了毛病,不愧是皇帝,吃过见过!闲话少提,却说造办处的一班匠人又为钩子挠了头。这时一位姓赵的匠师排众而出,接下了造钩子的活儿。几天后,赵师傅把新钩子呈给皇上。皇帝看后龙颜大悦,当即破格召见赵师傅。赵师傅行罢三跪九叩的君臣大礼之后,乾隆爷问话了:“你的钩子做得好呀!不过朕有些问题要问你。”“谢万岁爷隆恩!小臣定当据实回答!”(清宫造办处的匠人们拿俸禄有官阶,所以是臣)“你这钩子腿儿上为什么打上葫芦和葫芦盘肠儿的记号啊?”“回万岁爷,这钩子是孝敬您的,所以特意打的。”“哦?有什么讲究吗?”“回万岁爷,葫芦多子,打上它是祝万岁爷您多子多孙,咱们大清延续千秋万代;葫芦盘肠,像个‘万’字,是祝您万寿无疆的!”皇帝闻言大喜。不久赵师傅就被提为造办处领班。你道这赵师傅是谁?他就是前面提到的制钩名家“老小赵”。
除了在跪腿儿上打上自己的记号,工匠们也设计了各种跪腿造型。灯笼腿、葫芦腿最为多见,也最“格局”大方。灯笼腿顾名思义,形如大红灯笼,造型饱满、富态,透着一股贵气;葫芦腿形如葫芦,照例是多子多孙的吉祥含义,不过葫芦腿儿是葫芦的变形,圆少方多,也透着一种朴素和闲适。
在跪腿儿末端有螺丝扣。螺丝扣有粗扣细扣之分。一般来说细扣钩子制作工艺较高,老钩子多为粗扣,在购买收藏时应给予一定的注意。有了螺丝扣就要有奔上面拧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豆”。“豆”,又叫“疙瘩”, “豆”的造型也是灵活多变的,名称也就各式各样。有的叫旗杆顶,有的叫轿子顶,有的叫筷子头儿……还有一些特形“豆”,做成葫芦的就不再赘述其含义了,做成四个小狮子的自然是“四世同堂”。
但就我所见最为震撼的恰恰是一把老铁钩上的“豆”,那四个“豆”就是简简单单的圆柱形,上面甚至还有锯口的痕迹,但让人感到古朴稚拙,并隐然散发出天然的浑厚和沧桑。诚然,人的审美各不相同,人们也正是在思索玩味的过程中享受了收藏的快乐。
二、郭家钩
一说到“北京大爷”人们往往会想到“提笼架鸟”,这“提笼”要怎么提?
自然就要在笼腔儿上“上”(行话,意为安装)钩子。红子笼的钩子从结构上分为三大类:钩子(即普通钩子)、“三开”钩子和“单钩”;以材质分类为:铁钩、黄铜钩、白铜钩、紫铜钩以及两种、三种铜料合制的钩子。
所谓的三开钩子就是一把钩子分为三部分、四大件儿。它们分别是:钩苗、钩脖、跪腿(两块儿料),三部分串在一起,钩苗下有螺丝扣,以螺帽加固。
“单钩”用于方笼,有钩苗、钩脖,没有跪腿,代之以方形的盖板。
记得小时候,听到“钩子”首先想到的是肉贩挂肉用的钩子,觉得此物杀气极重,且甚为不雅,故而丝毫不能欣赏笼钩之美。但随着对笼钩渐渐了解,我终于发现它们何尝不是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完美结合的造物!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钩子比笼腔更适于手工艺人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罩着笼衣的笼子什麽也看不见,但露在外边的钩子就足以让您充分想象了。先别说底下罩着的,就一把钩子见价过万!难怪别人说咱们“玩物丧志”。
回到正题,说到玩物,不得不说一个故事,以正“玩物丧志”之视听:
大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是我国五千年历史中最沉重、黑暗的一页。洋务运动中,国人奋起一搏,但一切努力终在甲午海战中化为硝烟。慈禧老佛爷仍不以为然,大修圆明园,极尽享乐之能事。
当时清宫造办处有一郭姓匠人,据说此君不可一日无酒,只要有酒喝就决不造钩。没酒喝时才造钩子换酒,但他所制的钩子绝无凡品。就是这样一个鬼才,在甲午海战后的某一天,他破天荒地在有酒喝的情况下精心打造了一把青铜钩。这把钩子小脑袋(指钩尖和钩勺)、长脖挺儿(北京话,意为脖子)、宽肩膀儿,钩脖上细致的缠着青铜丝,与一般缠脖儿的规矩整齐不同,这把钩子的缠脖儿上甩出了一个“小辫”。做完钩子,他对人说:“这是我的好朋友‘小辫儿’!”
原来,在北洋水师的军士中,有这样一个战士:他小脑袋、长脖子、宽肩膀;除了吃饭喝水,他总把自己的辫子咬在嘴里,因此朋友们都叫他“小辫儿”。“小辫儿”少言寡语,但勇武过人,在甲午海战中,他不畏日寇的坚船利炮,英勇抗敌,直到壮烈牺牲。
那姓郭的鬼才正是清末著名的制钩大家——老小郭。他用青铜造了一把钩子;用青铜塑造了一个中国人刚毅的灵魂;用青铜勾勒了一个中国人英武的形象;用青铜寄托了一个中国人对挚友的哀思;用青铜发出了中国人永不屈服的呐喊!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小郭逢人就讲这把钩子的意义,他要让玩儿鸟的人们不忘像“小辫儿”那样保家卫国的英雄,不忘中华民族的国耻家仇。睹物以思人,玩物以立志。
一把钩子,就牵出了这许许多多的故事、典故。
至此,足以说明鸟笼收藏应属于文化收藏、文物收藏的大范畴,慢慢您会发现在那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儿里甚至蕴含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三、百灵笼
关于北京人玩儿鸟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清初年。当时满八旗入关,除了军队外还带来了满洲人的生活习惯。其中,就有“养百灵”。
满洲(辛亥革命后称为满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百灵也称云雀属鸣禽类燕雀目百灵科,在我国产于蒙古草原、东北地区及河北北部,满人视其为“龙兴之地”所产的“龙鸟”,只有皇亲国戚才可饲养玩赏。饲养百灵,自古便有“北派”、“南派”之分。“北派”对百灵的鸣叫有严格的要求;“南派”则讲求白灵绕笼飞鸣。
满人玩儿百灵属于“北派”。北派百灵要严格遵守“十三套”的鸣法。目前,关于这“十三套”究竟为何大家众说纷纭。清末民初时旗人金受申先生记述十三套为:家雀噪林、山喜鹊、红子、群鸡、胡哨、小燕、猫、家喜鹊、鹞鹰、柞子、黄鸟套及画眉络儿、胡伯劳交尾儿;当代大玩家王世襄先生记述为:家雀闹林、胡伯喇(即胡伯劳)搅尾儿、山喜鹊“咯脑袋炸林”、猫叫、鹰叫、“水车子压狗子”等,因王先生自己没有排过百灵,所述有所缺失,但大体与金先生所述一致,只在红子音、水车音、狗叫上有所出入。
其实,玩儿北派百灵“十三套”有很多,各地都有不同的套路:北京南城玩儿的叫“清口”,有车音、狗叫,但在北城“净口”里这些音儿就是脏口了;同时百灵也有“文武”之分,“武百灵”才叫红子音儿。结合红子的饲养历史(红子饲养晚于百灵),我认为最初红子叫只被列入“家雀噪林”的大范畴,后来,随着红子入宫得宠,各玩家才开始特意让百灵学红子口儿,并以之为荣。
北派百灵的笼子大小适中,朴素典雅,一般为三道圈加高土挡,内无鸟杠,中心有一土台,讲究的在土台上粘一些沙粒碎石,因为百灵水罐挂于笼外,所以土挡上还留有水门。百灵笼的设计、百灵鸟具的搭配是完全符合百灵生活习性的:百灵脚长,后趾爪也长,适于地上的生活,筑巢于草原或耕地,好在高处鸣叫。所以,百灵笼无鸟杠而代之以土台;笼底无“鸟屎垫”而代之以沙土,所以又需要高土挡;百灵活泼好动,为防止水罐内的水弄湿沙土,故把水罐挂于笼外。
虽然,北派百灵笼古朴大方,装饰极少,但是从其所用的食罐水罐上已经体现出了民间文化的影响。我见过一副百灵水罐(之所以称它为“一副”是因为百灵水罐分为两部分——金属制的水牌子和挂在水牌子上的罐儿),其水牌子的造型是石榴型的,寓意多子多孙;水罐则是香炉型的;整体设计就表达了祈求多子多孙的良好愿望。而其各部件合理的结构、周正的造型也为后来其它鸟笼鸟具的设计、制作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四、红子笼
百灵之后,就是红子。红子,学名叫沼泽山雀。关于红子的饲养起源,还有一段关于乾隆爷和刘罗锅子的民间野史。
据说有一年乾隆爷去承德避暑。轿辇行至河北境内一个四面环山、林木茂盛的地界,乾隆爷在轿内忽然听到一阵婉转悠然的鸟鸣。这鸟鸣不同于百灵“十三套”的复杂多变,但听来却格外的清新自然,不觉使人心情霍然,暑热尽消。即便是贵为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也不由得为之一震:朕于深宫大内,不知见了多少珍禽异兽,养过多少“净口百灵”,却没有听过如此美妙的天籁之音,可惜可惜……
当下便在轿内跺脚三下——这是旧时轿行中的规矩——跺脚一下停轿、两下落轿、三下就要挑轿帘儿闻乘轿者有何吩咐了。据说当时的随行官员中就有宰相刘墉。皇上问他是什么鸟在叫,随员们也未曾注意都不知道。这时刘大人看到一只很小的鸟飞跑了。起轿再走时,他就加了注意。
行不多时,一只小鸟在官道旁的树上清清亮亮地叫个不停,皇上一听正是刚才那种鸟鸣,当下就命令落轿,并亲自出轿察看。这时,刘墉奏道:
“启禀圣上,依臣之愚见,此乃‘三色六语’鸟。”
“何谓‘三色六语’?”
“回皇上,此鸟黑顶白腹而灰翅是为‘三色’;其鸣曰‘叽叽红’、‘叽叽红’此乃六语。”
“刘爱卿所言甚合朕之心意。但不知何故改鸣‘叽叽水’?”
“回皇上,今天干气燥,此鸟改鸣‘叽叽水’是为查圣上之路途劳顿,为圣上祈雨解暑之举。”
乾隆爷听了大喜,马上就命令随员逮鸟。众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逮到了小鸟。由于当时路上只带了百灵笼,就把这小鸟装入百灵笼内让皇上御览。可是那鸟身材娇小,性野怕人,呈到皇上面前突然面对着一个金光四射的人物就越发害怕了,加上百灵笼笼条的间距大,那鸟竟一抿翅儿从笼条间钻出,飞了。
这小鸟就是“红子”。
乾隆爷自然下令再逮,同时快马加急返回京师“造办处”令造办处立马儿赶造新鸟笼。当时造办处的师傅们没见过红子,只知道它能从百灵笼里飞出去,就把百灵笼的笼条加密成72根条,这下就连大点儿的蜂鸟都飞不出去啦!
笼子送到热河,红子装进新笼。皇上还是不高兴:跑是跑不了了,可是笼条太密,看着挡眼。于是又二返头堂重做。经过仔细考虑、重新设计、精细制作,造办处的师傅们造出了流传至今的红子笼规格——64根条,外径290毫米,高200毫米。新规格既考虑了鸟与笼的比例(百灵笼对红子来说太大),又便于观赏。甚至考虑了人体工程学——天津红子笼就比北京笼外径多5毫米,虽说只是5毫米,但您提着天津笼就“打腿”、“架胳膊”,北京笼就没有这些个问题。
野史说得很热闹,但传说也有靠不住的地方: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中写道:红子笼清末民初为九寸直径,后改为九寸二三分。笼条有六十根、六十四根和七十二根三种之分。金先生就是清末民初的人,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就此我认为他老人家的描述更为可信。可见,红子笼的设计制造是在不断发展的。野史中的叙述未免有偏颇之处。关于红子饲养的起始,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这段野史所提到的“乾隆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时间点,但在一些玩物市场上也见到过底款儿印着“康熙年制”字样的红子食水罐,并被证明为真品,那样的话,红子的饲养史又要提前了。让我们先把很难考证的历史搁下,看一看红子饲养的方方面面吧!
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说到红子饲养必要先说养红子的“家伙事儿”。一整套“家伙什儿”行话叫一“提搂儿”(音:di一声lou轻声),包括:一把抓(一把钩子)、一张盖布或盖板、一个笼腔儿、一堂鸟食罐(四只或五只)、鸟食罐的罐托儿、穿知了的签子(需要时才用)、鸟杠(单根或两根)外加一张鸟屎垫儿。看似简单的物件儿,实际上里面“深沉大了”!
先来说笼腔儿吧。笼腔儿是一提搂儿的主体,也可以说是一提搂儿中“实用性”最大的部分——要关鸟嘛!我曾见过用破铁丝车筐做的鸟笼——只有笼腔儿。但玩儿玩意儿不是那么随便、简单的。正经的笼腔儿从材质上分有:竹、木、铁、牙(象牙)、竹铁合制五类;从造型上分有:方(面包笼)、圆两种;从价值上分又有:打笼儿、养笼儿、赏笼儿三种。
红子生性好动、淘气,嘴爪剥剃,最易损笼,所以红子笼才会有许多材质。在清代,最常见的是“丘子笼”。“丘子笼”,多用长型,上顶圆车篷形,是两端平直的铁丝笼,一说以丘姓所制为最佳,一说形似土厝棺木的“丘子”,因而得名。“丘子笼”无疑是方笼的原形,也许土厝棺木的联想让人觉得晦气,后来,看到西洋面包的造型后,人们就改称其为“面包笼”了。铁制方笼,多为“打笼”、“带笼”、“养笼”,因其坚固不易损毁,多用于捕鸟、养生鸟和买卖途中,其使用价值远大于观赏价值,制作工艺也较简单。
后来有人用紫檀木、花梨木制做鸟笼。我在王铁成先生家见到几张紫檀木所制的鸟笼,据说已见价上万。即便是一般货色也往往开价上千元。较之紫檀木,花梨木更为坚固,不易变形。硬木鸟笼原料昂贵,制作工艺复杂、费工费料,并因其分量较沉、不易清洗,多为“摆笼”、“赏笼”,鲜见有人用其养鸟。象牙笼儿,笼腔各部件皆用象牙制成,整张鸟笼雍容华贵、美不胜收,谅谁也不舍得用这等“天造之物”养鸟吧!可以说,木制鸟笼和铁制鸟笼是笼腔儿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两个极端。硬木鸟笼现今存量少,是玩家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牙笼儿更是罕见之宝。所以大多数玩家所收藏、使用的还是竹笼儿。
为什么使用竹子作为原材料?一方面是竹子本身具有的客观特性:首先,竹子原材料丰富,价格低廉;第二,竹子的延展性和可加工性强且能够用水刷洗不易变形,众所周知,即便是把材质较软的花梨木制成直径290毫米的鸟笼“大圈”也是颇有难度的,就更不用提硬木和象牙了,对竹子的加工制作就相对简单很多,这是竹笼较多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传承: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清雅、高古、俊逸等品格,竹制品也因其原料传承了这样的精神,从而为国人所喜爱,这就是竹笼较多的主观原因。
清末、民国时期的竹笼现存量不多,规模较大是现代一些制作竹笼的匠人,那么竹笼不就没什么稀奇了吗?此言差矣!正因为竹笼的主流性,竹笼的选材和制作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看似简单、朴质的竹笼,包含着相当多的“讲究”。
一张竹笼的优劣应从笼腔儿的造型、选材、细部特征以及为何人所造四方面来看。
首先就是造型。笼腔儿的整体外貌是最容易观察的。第一要看的就是“顶”,看“顶”是“凹”是“凸”还是与“头道圈”水平,凹顶凸顶都是问题,一些较老的笼腔儿因时间较长,也会存在“塌顶”的问题。
第二就是看笼腔上的“五道圈”是否水平。再来就是红子笼的底。底有三种,早年多为条底,以竹条连成;后来因红子笼兼养黄雀儿,出现了安三合板的板底;再后来有给板底上漆的漆底,行内称之为“腻子底”。
三种笼底各有优劣:条底制作复杂,费工费料,较为轻便但相对容易损坏;板底和腻子底制作工艺简便,不易损坏但分量也较沉。笼底形式对笼子的价值影响不大,选择购买时还是要注意做工。
造型结构合格的鸟笼,就具备了使用价值,都可以作为养笼。但作为赏笼就一定要看鸟笼选材的材质。“好鸟笼是用一根竹子造的。”这话的意思是“一张好鸟笼它各部件所用的材料(板底除外),应该出自同一根竹子”。怎么来辨别这一标准呢?
第一:如果选材出自同一根竹子,那么“五道圈”和“大边”上竹节的痕迹应该是一一对应的;
第二:五道圈、大边与无法显示竹节的笼条应有一样的色泽,行话就是“皮色”。再看就该看这张笼子所用竹子的品质了,也就是看“皮色”,新活色泽浅黄,老活色泽较深。好的鸟笼色泽亮,一般的会“乌涂”。
笼子的色泽一方面和制成时间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养护有关。养护好的鸟笼色泽好、包浆也好,材质本身就好的甚至能保养成深栗色,再加上包浆的光泽,不失为一件典雅大气的摆件。在竹笼中,特别要提出的是“大漆笼”。“大漆笼”即是上漆的竹笼,一般有“紫大漆”、“黑大漆”两种。“大漆笼”看不出竹子的材质,只能以上漆的工艺辨别优劣,好的“大漆笼”漆润色匀且具有漆器的光泽,颇具观赏性。但天长日久漆料容易松脱、且漆笼较沉、漆面易损,不利于作为养笼。
随着现代工艺水平的提高,又出现了合竹笼,因其出现的年份较晚,能否存世长久还有待论证,但其精细的加工工艺,和满是竹皮的亮丽,浑然一体的感觉是普通竹笼无法比拟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并致谢意!欢迎各位朋友评论点赞,记得关注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