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是我们的领头羊,在协会和马元会长的带领下,我们依靠养殖牛羊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在永胜县期纳镇,提起期纳畜牧产品开发技术经济合作协会,养殖户都交口称赞。协会成立15年来,通过引进和改良优良品种,加强科技培训,拓宽销售市场,有力促进了养殖业健康发展,使其成为引领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成立协会
期纳作为永胜县南部重要的经济重镇,村民一直都有养殖牛羊的传统,牛羊等牲畜交易活跃。但是长期以来,镇内没有一个交易场所,给养殖户和客商进行牲畜交易带来极大的不便。2003年,期纳村委会北街村村民马元积极奔走,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设了占地12000平方米的牛马交易市场。从此,养殖户和南来北往的客商有了固定的牲畜交易场所。每逢街天,交易市场内牛羊聚集,人来人往,期纳牛马交易市场成为南来北往客商云集之地,期纳的牛、马、羊等牲畜因其可靠的品质深受客商青睐,村民养殖牛羊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虽然期纳有牛羊养殖的传统和良好的条件,但对于一直依靠传统方法养殖牛羊的村民来说,疫病防治、科学管理、新技术学习培训、市场开拓等问题成为发展壮大养殖业的制约因素。如何通过科技措施改良牲畜品种、提高养殖和管理技术、做好疫病防范成为广大养殖户的当务之急。2005年底,在马元的组织协调下,永胜县期纳畜牧产品开发技术经济合作协会成立。
科学养殖见效益
协会成立后立足当地荒山荒坡草场宽阔的优势带领村民发展畜牧业。为了解决冬春两季天干草枯、饲料缺乏的难题,协会一方面大量收购大春农作物秸秆加工成牛羊饲料,一方面大力发展牧草种植,发动养殖户种植黑麦草2500多亩,有效解决了牛羊饲料短缺的问题。
协会还在牛羊圈舍标准化建设、培养兽医和技术人员等方面加大投入,引导养殖户采用现代技术发展养殖业。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协会建成12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圈舍80间,有4名专业兽医、37名养殖技师及助理技师,会员从成立初的86人发展到700多人,带动了全镇及周边乡镇3000多家养殖户。
牛羊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引进也是协会成立后的一项重点工作,协会先后从四川引进西门塔尔优质种牛1500头,波尔山羊、努比山羊和南疆黄羊5000多只。
除了引进和推广外地的优良畜牧品种,养殖经验丰富的马会长还将努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培养出了新品种。协会培养的种羊一时成为省内外养殖户的抢手货,昆明、大理、曲靖、临沧等省内州市及贵州、四川、陕西、甘肃、西藏等省外的客户都慕名前来期纳找协会购买种羊。协会会员的畜产品除了满足本地群众的消费需求之外,不仅销往国内的四川、广东、江西等省,而且走出国门销售到泰国、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10多年来,协会引领带动和促进了期纳及周边乡镇畜牧业发展,畜牧业成为广大养殖户增加家庭收入的支柱产业。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畜牧产业已占全镇农民收入的40%,期纳已成为永胜县的畜牧业大镇,会员户人均纯收入15000多元,高于全县农民年平均纯收入50%以上。
抓牢检疫防疫工作
如何确保饲养和交易的牲畜健康安全,是协会的另一项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协会所属的牛马交易市场的安全问题,更是成为协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市场既是牛马的集散地,也可能成为畜禽疫病的传染源。为确保市场安全,协会制订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并狠抓落实。平时,协会派人认真做好交易市场、养殖场内设施的日常维护、场地卫生及消毒工作。交易进行时,协会选派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协助兽医站做好入场交易家禽家畜的检疫、防疫,努力做到不让病禽病畜流入市场,更不让病禽病畜流出市场。
在交易活动中,一旦发现疫情就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疫情扩散。交易活动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场内的牛羊粪便和其他垃圾,保持场地的干净卫生。由于管理严格,措施落实到位,交易市场自创建以来,从未因工作疏忽而造成重大疫情损失。
传授养殖技术
为了让广大养殖户学习和掌握科学饲养和管理的知识,协会成立了以会长为组长,骨干会员和示范养殖户为组员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图册,为养殖户解答疑问,讲解牛羊的繁育、防疫等养殖技术。协会还做好牛羊售后跟踪服务,随时帮助养殖户解决饲养、疫病防治及销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此外,协会还组织20多人到山东嘉祥县、江苏丰县、四川江中县等地考察学习波尔山羊、努比山羊的养殖技术,之后再传授给广大养殖户,使科学饲养的观念深入人心。
热心公益事业
协会成立15年来,不仅在科学养殖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扶持作用,在扶危济困献爱心方面也起着示范带头作用。
2008年11月,一位会员家里遭遇火灾,房屋粮草被烧毁,这家人的生产生活陷入困境。马元会长立即发动协会会员积极捐款8000多元,帮助他家渡过难关。
2009年夏季,期纳镇遭遇大旱,为了帮助村民抢抓节令耕种,马会长组织会员将从外地买来的耕牛免费借给群众使用。抗旱期间累计借出耕牛56头,惠及9个村委会1500多户村民。
期纳镇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冬春干旱时节河里垃圾成堆,夏秋多雨时节泥沙俱下,洪水肆虐,淤泥遍地。为了彻底治理这条河,方便老百姓生产生活,2015年8月,在马元会长的热心倡导下,协会会员及村民集资5多万元参与挖河修路,大家齐心协力打通了期纳街连接祥宁线二级公路500多米通道。经过治理,河道通畅了,垃圾清理干净了,道路交通拥堵的状况得到改善,彻底改变了期纳镇“风来漫天灰,雨来一身泥”的历史。
助力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协会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发挥协会的畜牧产业资源和技术优势助力精准扶贫,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牛羊养殖。
对于困难的农户,协会将牛羊赊销给养殖户让他们发展,让养殖户的牛羊繁殖见效益后再把钱还给协会。为了保证牛羊的健康、让养殖户养得放心,赊销的牛羊等牲畜由协会请兽医站技术员做好检疫防疫、经县畜牧局检疫合格后,再由镇党委政府、村委会、村小组及养殖户多方共同参与挑选。协会还向养殖户承诺,养殖户在协会挑选的牲畜如果在14天内因病死亡的由协会承担全部责任。
协会还将贫困户吸纳为会员,在习朗村委会推广养殖了172头西门塔尔肉牛。位于期纳镇西面的习朗村委会是全镇典型贫困村,因为缺水,靠天吃饭的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花生、高粱、红薯和烤烟为生,广种薄收,效益低下。在养殖肉牛之前,当地的农作物的秸秆要么丢弃在田边地头任其腐烂,要么一把火一烧了之,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发展养殖业后,农作物秸秆成了冬春草枯季节养殖牛羊最好的饲料,而牛羊粪便又是种植蔬菜瓜果最好的农家肥。目前,肉牛养殖项目已初见成效,肉牛长势喜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协会成立至今的15年里,很多农户通过养殖业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协会被广大养殖户亲切地称为“娘家”,其在促进养殖业发展、促农增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肯定。
2007年,协会被期纳镇党委政府评为“畜牧产业发展先进单位”,2008年,被永胜县畜牧兽医局评为“畜牧产业先进单位”。2009年,协会被县科协、县农技协联合会评为“农技协会工作先进单位”,被丽江市委、市政府评为“农村优秀专业技术协会”。2012年,被期纳镇党委政府评为“经济社会发展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2013年,被县科协授予“山羊养殖科普示范基地”,同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协会会长马元也因为在协会的创立与发展中贡献突出,2014年被评为丽江市第四届“劳动模范”。
经过10多年的摸索和发展,如今协会的养殖规模达到牛2.5万头,羊2.8万只,生猪1.9万头。每年对外销售畜产品2万多头,肉类2000多吨。协会所属的牛马交易市场的交易额也逐年增长,从最初的每年几百万元,到2007年的6000万元,再到2013年突破1亿元,如今,年交易额接近2亿元。
来源:丽江日报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汤维
审核:祝小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