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罗安会

我整理资料时,在久违的一本杂志袋里,发现了知青时我使用过的一张张介绍信。已发黄的介绍信,勾忆起了我一幕幕有趣的往事。

介绍信的步骤(介绍信的趣事)(1)

■ 介绍信

1970年8月,我们几位知青下乡落户在重庆江津县朱沱镇独树五队。这里地处丘陵,土多田少,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社员口粮年均200多斤,收入不足50元,用钱靠贷款,吃粮靠返销。我们下乡插的这个生产队,是全公社最穷的队,农民们想把改变贫穷落后的愿望寄托在知青身上。在生产队的欢迎会上,老队长讲:“你们是城镇来的,有知识,有文化,我这队长早该让位了”。实话实说,这个队的社员祖祖辈辈没人上过高中,文盲占一

■ 介绍信

定比例,农活完全按农业二十四个节气耕种。我在会上发言,“我们十七、八岁的知青,虽是初中毕业,不能文也不能武,哪有本事当队长哟!”虽然老队长是文盲,懂农活,肯干事。后来我建议,我们知青可以通过亲戚、熟人的关系,帮助社员购买点化肥、种子、农药之类的必需品倒还可以。这样可解决生产急用,争取粮食生产有一个好的收成。这个想法得到了生产队和大队的赞同。于是,大队给我开了第一张介绍信,让我去合江出差。介绍信写到:“合江县某公司:兹介绍我大队贫下中农罗安会,前来你公司为集体购买化肥,请予接洽为荷。”然后,盖上了大队带五星的公章。那时,贫下中农是最吃香的成份。我手持介绍信,直奔合江。

介绍信的步骤(介绍信的趣事)(2)

■ 朱沱镇老街

当日晚,我用介绍信住进了合江旅馆。夜饭后,我去了表叔家。那时,表叔在合江县农资公司担任经理。他对我这个表侄的到来十分高兴。我和表叔一阵寒暄之后,递上介绍信表明来意。不料,表叔面露难色,我惴惴不安,最后在表叔娘的撮合下,表叔才同意支持两吨化肥。这两吨化肥,在三日内运回了生产队。社员见我买回了这么多的化肥后十分高兴,大队、生产队里的干部和社员都夸我能干。

介绍信的步骤(介绍信的趣事)(3)

■ 作者当公社釆购员时的照片(1975年)

自从购回化肥以后,生产队、大队干部对我刮目相看,常常开出介绍信,要我出差为他们买些照明用的煤油,煮饭所需的煤炭,抽水机所耗的柴油等商品。我都多多少少地买了回来。我每次出差,时间短、费用低、帐目清楚,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我被誉为“灵通”人士。雅号一出,惹来了不少麻烦,在商品紧缺的年代,一些社员,要我为他们买点肥皂、香皂、牙膏、火柴之类的日用品。说真的,虽然给我开出一张张介绍信,次数多了,介绍信也会不顶用的,也会给我带来尴尬。介绍信对计划供应的商品是产生不了多大作用的,仍然是靠我在镇上土生土长,为人忠厚,喜欢帮忙,同食品站,供销社的职工和头头们的交往建立的人际关系罢了。

介绍信的步骤(介绍信的趣事)(4)

■ 作者当知青时和重庆知青合影(1973年)

两年后,公社革委会得知我是位“能人”,把我调到公社当了一名半脱产干部,当多种经营员。上任不久,我特意去买了一口闹钟背着出差,以免误了乘车乘船。那个时候,闹钟还是一种奢侈品呢。一次,公社要我去县城审批10立方米木材,用于扩建公社礼堂。这次开出的介绍信,别具一格,在介绍信上方印有:“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介绍信的内容使我感到自豪,上面写上了革命干部罗安会。我拿着介绍信,不禁会心地笑了,知青一下变成了“革命干部”,那种轻飘飘的感觉真好。当晚,我夜不能眠,总感觉到通体都散发出革命干部的光芒……

介绍信的步骤(介绍信的趣事)(5)

■ 当年下乡时的知青住房(1970年修建)

第二天下午,我抵达江津县城后,首先找到了我同学的姨叔,他是一位部门的领导。这位热心肠的姨叔和我一起到了县林业局,很快办妥了木材砍伐证、准运证。我顾不上休息,立即乘客车前往木材砍伐地四面山。

那时,四面山的森林木材,供应重庆市范围内的用材单位。我的砍伐计划安排在四面山的洪海大队。洪海大队位于四面山大森林的密林深处,这里交通不便,通讯闭塞。我从头道河步行到洪海大队,需在险峻的林区山路上爬山越岭行走,前后走了四个多小时才到达。大队书记看了我持的介绍后,立即回话,我大队的木材计划只剩2立方米了,超计划我们不能办理。我好说歹说也无济于事,只好跑回头道河找公社主任,要求重新安排采伐点。但公社主任说,权利在县上,他答应同县上联系。

介绍信的步骤(介绍信的趣事)(6)

■ 吕效书创作的巴渝风情

我在山上百无聊赖地等了几天后,10立方米的木材计划终于改在头倒河提运。10立方木材上车启运了。不久,车到达木材检查站,检查人员横杆一拦,声称要停车接受检查,我赶忙拿出介绍信,检查人员瞟了一眼介绍信后不着声,在车上发现10立方米的原木中,有几筒方木,检查人员说是违反了砍伐计划,车被扣押了,无论我怎么亮介绍,怎么解释,好话说了一大通,检查站仍不放行。真是,现官不如现管,他究竟要管我什么呢?我灵机一动,把包里装的闹钟送上,说道:“送给你们把握时间用”,检查人员露出笑容。连人带车放行了。

介绍信的步骤(介绍信的趣事)(7)

■ 吕效书创作的巴渝山水

1976年的一个寒冬,公社又派我去合川采购玉米种子。这次去合川需要跑几个单位,我顺便带了几张空白介绍信作机动用。在合川,我找了一家价格低廉的旅社住下。凌晨,我还是睡梦之中,被一阵阵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几位公安人员要我出示证件,我这个“革命干部”无工作证,仅有一张出差介绍信,公安民警接过介绍信一看,要我到派出所去一趟,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了派出所,民警要我老实交待。我如实说了调运种子的事。民警说,“介绍信明明写去合江县,你跑到合川来做啥?”接着,民警又在我提包内清查到几张空白介绍信,更引起了民警对我的怀疑,他们反复对我进行审查,恫吓。真他妈的倒霉,遇上了警惕性这么高的民警,我对民警说道:“虽说介绍信有误,但是我是为革命工作,为贫下中农服务”。我真不服气,因我有理。民警赖着性子,还是连夜打电话到我所在公社查询。结果,公社介绍信的趣事文书误将合川写为合江。这次的介绍信风波,导致我失去6个多小时的人身自由,也使我懂得了开介绍信一定要准确无误,不然会导致不少的麻烦,此事我终身难忘。

介绍信的趣事,它既是时代的写照,又是我生活的备忘录,现在回忆起来,颇觉得有味。

介绍信的步骤(介绍信的趣事)(8)

■ 作者回城后仍在单位当釆购员(摄于1980年)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

2017.8.8.于江津四面山风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