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偏激自毁的方茴,可能生活中的我们,大多是沈晓棠这样的女生。

年轻的时候,刚碰感情,便拿出读书的认真劲儿,以为感情如同学习一样,是“越努力越幸运”。后来才发现,太用力去爱,就像飞蛾扑火一般,最后只剩下灰烬

这样奋不顾身的恋爱,沈晓棠谈了两次。

匆匆那年我们正好沈晓棠(匆匆那年原著爱得太主动)(1)

剧照

01 要来的爱,总是有缺憾

从陈寻认识她,到和她正式在一起,他一直没告诉她他有女朋友。沈晓棠或许把他的心虚当成了内敛,所以她一直很主动。

十一假期前,她给陈寻发短信,说王森昭想看升旗仪式,她想约陈寻一起去。后来,她又出了个主意,叫上王森昭和陈寻出去找兼职。其实沈晓棠根本就不缺钱。我想,她也就是想多和陈寻在一起待会儿罢了。

陈寻其实早就心动了,可他并不主动做什么。有一次,她听着他唱着《匆匆那年》,一遍又一遍。可是他并没有告诉她这是他写给方茴的。沈晓棠说把这首歌当成参赛歌曲,他们一起演唱,他也没拒绝。

不主动,不拒绝,陈寻在和沈晓棠的感情里,完全就是“坐享其成”

听完了歌,沈晓棠开始向陈寻表白,陈寻直接把她拥在怀里。卡拉OK大赛后,陈寻和方茴正式分手,是方茴提的。那天晚上,陈寻很迷茫,而沈晓棠什么也没问,一直在宿舍楼前等他。

陈寻失魂落魄地回到宿舍门口,看到沈晓棠,抱了她很久,一直到宿舍锁门。那天晚上,陈寻提议出去住,沈晓棠没有拒绝。她问陈寻:“你喜欢我么?”陈寻说:“喜欢。”

知道陈寻和方茴的事以后,她总感觉陈寻对她不够用心,于是她提出想要和陈寻同居。陈寻沉默了一会儿说“好”。

回顾他们从认识到同居的过程就会发现,一直是沈晓棠在主动,甚至连“喜欢”二字,都是她问他,他才说的。其实在小说里,沈晓棠特别漂亮。可是她在和陈寻的感情里,显得很卑微。

匆匆那年我们正好沈晓棠(匆匆那年原著爱得太主动)(2)

剧照

02 两次同居,都是在廉价的出租屋里

沈晓棠家庭条件还可以。她从小到大,几乎没有吃过什么苦。她的苦,都是拜感情所“赐”。

和陈寻在一起时,他们还在上大一。陈寻租的房子是跟别人合租的。沈晓棠一看到那个屋子,就非常失望。脱落的墙皮,破旧的家具,甚至还有蟑螂。陈寻把蟑螂打死在床单上。那条床单,他们一直用到分手,都没舍得扔。他们太穷了,连枕头都是买的打折的方形靠垫。

她跟陈寻分手之后,和王森昭在一起了。她的父母非常反对。为了让王森昭知难而退,她母亲对他说,在当地办个像样的婚礼最少要十万块。王森昭发誓他一定会攒够十万来娶沈晓棠的。

他和沈晓棠租的房子,是间狭小的合租屋。公司有外派任务,他立马报了名。他跟沈晓棠说等他两年,等他攒够了十万回来娶她。

存折一直在沈晓棠手里,离十万还差2000的时候,沈晓棠和他说了分手。

我一直以为她很强势,很理性,可当我知道她的爱情观后才明白,她所有的强势和理性都指向一个目的,那就是爱情

匆匆那年我们正好沈晓棠(匆匆那年原著爱得太主动)(3)

剧照

03 只想要纯粹的爱

沈晓棠知道,陈寻忘不了方茴。他因为方茴的事很烦躁,根本无心哄她。每当他们吵架的时候,她就很失落,她就觉得“心里的某一个角落,始终不能被填满”。

她想要的爱情,必须是纯粹的。她可以和男友住简陋廉价的出租屋,但前提是,她必须有一份忠贞的爱情。

习惯性认真,这是沈晓棠在感情里无法改变的

陈寻告诉大家方茴怀的孩子是他的,沈晓棠立马和他说了分手。她回到出租屋收拾行李,叫了王森昭来帮忙。王森昭告诉她方茴和邝强的事,说她可能误会陈寻了。

沈晓棠很震惊,可是平复心情后,她仍坚持要搬走。

我要的爱情是万里挑一不离不弃的,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一定在我身边,在我伤心难过的时候他一定要保护我。可陈寻没有做到,他没有拉住我也没有保护我,他把我最不愿意听到的话亲自说给我听……”

毫无疑问,那时的沈晓棠,是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她不能容忍她的爱情里有任何瑕疵。后来和王森昭在一起的时候,她仍旧非常认真,哪怕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早晚要分手。

她和王森昭的分手,宣告了她的失败。两次奋不顾身的恋爱,两次飞蛾扑火,她的心早已被烧成灰烬

匆匆那年我们正好沈晓棠(匆匆那年原著爱得太主动)(4)

剧照

04 那些飞蛾扑火的女人

看到沈晓棠,我想到了很多作品里的人物。

《裸婚时代》里的童佳倩,和刘易阳在一起什么都不图,婚后住在一间狭小的次卧里,连一张婴儿床都放不下。鸡毛蒜皮的生活,让她对刘易阳失望透顶。

《蜗居》里的宋太太,一直倒贴。年轻时带孩子去娘家蹭饭,宋思明出事后她把父母和弟弟的房子卖了给他填窟窿。而宋思明呢?把她卖娘家房子的钱给了小三。

《双面胶》里的胡丽娟,买房装修婆家一共出了2万,婚后婆婆连肉都舍不得给她吃,还说她是赔钱货。她小产后,公婆立马回了老家,谁也不管她。小说的结局里,她父母养老的钱被骗光了,她死在了亚平的拳头下。

真是让人百感万千。这些女人,哪一个对待感情不是非常认真的?哪一个不是掏心掏肺地对待爱人的?可是,爱得太用力,就像飞蛾扑火一般,烧的是自己。

匆匆那年我们正好沈晓棠(匆匆那年原著爱得太主动)(5)

剧照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男性导演说的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

“中国女性有她们的障碍,她们对于感情的那样一份执着,对于感情的那样一份希求,成为她们很大的障碍。但是那是种很伟大的善良。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超越,在于你是不是自在和自如的。如果你是自如的,我觉得也没有问题了,如果你不想困在那个里面,那你就要想办法超越。”

对感情认真不好么?当然不是。只是我们终有一天会明白,爱得太炽烈,会伤到自己。但爱与不爱,决定权在自己。如果爱情让你想奋不顾身地去追求,那你就去。如果你觉得感情让你伤得太深,那就暂且放一放。

在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里,就塑造了一个爱得无怨无悔的女性——王葡萄。其实我不太喜欢这样的人,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在一篇文章的评论里,有位读者说,你们不理解方茴,是因为没有那么深地爱过一个人。是啊,我们都习惯做一个理性的评论者,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

我不喜欢沈晓棠飞蛾扑火的样子,可细想了一下,年少时的爱情,可不就是这样的么?炽烈的爱把人烧成灰烬,我们又在灰烬上重塑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