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幸

青岛是一个上天眷顾的城市。

中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45个沿海城市,却鲜有哪一个城市拥有青岛这样海、山、湾、滩交互映照的滨海美景。

不是每一个沿海的城市都能成为海滨城市的。天津也沿海,市中心却远离海边;上海也沿海,最出名的外滩却在黄浦江岸;宁波、福州、温州等城市也沿海,却没有一个城市以海景著名。

他们不想成为滨海城市吗?当然想,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滨海城市的梦,可自然条件不允许。

下图是青岛的卫星地图。青岛的海有几个特点,一是海比较深,二是海水比较清,三是海边多礁石、沙滩。

青岛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青岛的幸与不幸)(1)

如果你从上图无法发现青岛的海的美,可以对比看下别的城市的。

这是天津附近海域。

青岛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青岛的幸与不幸)(2)

这是江浙沪沿海。

青岛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青岛的幸与不幸)(3)

这是福建沿海。

青岛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青岛的幸与不幸)(4)

其中土色的海域都是泥沙冲积区,这样的海比较浅,比较浑浊,站在海边望着蓝蓝的天和泛黄的海,会不会冲击你碧海蓝天的梦?所以这些城市虽然靠海,但大都把市中心建在了内陆。

这是上海附近的海水,你会在这样的海里游泳吗?

青岛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青岛的幸与不幸)(5)

为什么单单青岛能成为滨海城市?这就得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青岛不是大河入海口,带不来大面积的泥沙,海水自然清澈,海底自然深邃;青岛海边是崂山山脉的海底延伸,是一种“石质海岸”,多礁石、沙滩,容易形成滨海美景。

这是青岛的海边,是不是有想下海的感觉。

青岛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青岛的幸与不幸)(6)

天津有海河,长三角有长江,珠三角有珠江,这三个地方沿海,却只能观河景,最美的景、最漂亮的建筑都在河边。

青岛的海给了青岛成长为一个大城市的资本。青岛港位居世界十大港口,青岛因港而生;2008年奥帆赛、2018年海上阅兵在青岛举办,北海舰队驻扎在青岛;青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是支柱性产业……

当然,青岛的美不止海边,还有海上第一山——崂山,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百年胶州湾。

在这样的海边,诞生这样的城市,这是青岛的幸运。

比青岛经济实力强的,没有青岛的滨海美景;有媲美青岛海景的,没有青岛的经济实力强。这是青岛的幸运,也是青岛的底气。

青岛的不幸

由于历史原因,青岛的城区率先在胶州湾东南海岸建立起来。

老城区饱和了,就往东扩展到崂山脚下;东部饱和了,再往哪扩?

青岛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青岛的幸与不幸)(7)

往南是茫茫大海,往东是茫茫大山,往西是茫茫胶州湾,受制于基建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青岛只能往北发展,地形限制了青岛的发展空间。

青岛毕竟是一个滨海城市,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他们的梦都在南边的黄海边,这从市北、李沧区政府的位置就能看出来。

青岛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青岛的幸与不幸)(8)

李沧区政府紧邻市北、崂山区,市北区政府更是和市南只有一条马路之隔。虽然地处市北、李沧,他们也有一个贴近大海的盼望。

向北扩到城阳区时,青岛转变了思路,把区政府建在了即墨边,却把流亭机场横在了李沧、城阳两个区的中间。直到现在,城阳南、李沧北还是城乡结合部的面貌,城市轮廓出现了断层。

别的城市把市中心建在内陆,东西南北都是发展空间;青岛市中心建在海边,城市发展空间却也困在了海边一隅。

青岛终是不甘落寞的。

青岛近些年先后提出“环湾发展”“三湾三城”,企图跨过胶州湾、越过崂山山脉,把城市曙光照遍董家口到鳌山卫的漫长海岸,照遍胶州湾三岸五区一市。

可这谈何容易。

青岛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青岛的幸与不幸)(9)

上图是几个重要发展地区距离现在市政府的直线距离,这个距离都是隔山隔海的,走隧道、过大桥、爬山坡,开车都需要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超过了正常通勤极限,这些地区想要真正靠主城区带动十分困难。虽然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地铁拉近了距离、节约了时间,但地理上的间隔始终无法完全超越,每去一个区都要过山过海的,就像去了另一个城市,让人痛苦的觉得“三湾三城”确如其名。

这不能不说是,地理环境带给青岛的不幸。

好在,青岛的发展重心已经重回胶州湾沿岸,尤其是北岸,位居胶州湾湾底,发展腹地大大的有。

可从第一张图也能看出,由于大沽河、白沙河等河流带来的泥沙冲积,胶州湾底的海不如前海一线清澈,多滩涂少礁石,滨海美景欠缺。

如何保留滨海城市的特色,又向大地要得发展空间,很是考验主政者的智慧。

本文来自青城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