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业内预计,这将进一步拓宽互联网金融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的空间。过去的一年里,基于互联网征信体系、支付体系、应用场景等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服务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业内竞争的焦点。比如,通过构建线下支付场景,支付宝扫码支付,Apple Pay以及声音支付、指纹支付等移动支付的创新方式,使互联网金融在细分领域得以创新发展。

量化投资发展现状 互金喧嚣中沉淀(1)

瑞钱宝创始人徐自田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不会出现高度集中的情况,细分化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综合化金融业态下,互联网金融行业向纵深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平台争相抢夺互金细分领域这一块大蛋糕。只要是有信息流、有资金流的地方,互金平台已经纷纷涌入,开始试图各占行业高地。比如学生贷款、教育分期、消费分期。同样金融结合产业,在供应链进销存场景中也有海量的融资需求,比如有专注做高新医药的,也有专注于农资消费场景和农资供应链场景的,这些都属于行业垂直细分领域。

对比此前,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节奏已经有所放缓,行业进步主要体现为精细化运作。这种精细化,反映在互联网金融各子行业内的细分、投资者人群的细分以及相应的需求细分等方面。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化产品从边缘向中心迈进,网贷基金、综合搜索、投资社交使互联网金融的生态得到延展,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运作思维正趋于成熟。

尽管互联网金融前景美好,但是道路依然曲折。徐自田认为,“从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企业不断推出差异化的创新产品,才能获得长足竞争优势和生存空间。”据网贷之家统计,截止2015年底,全国网贷平台已达3500多家,对严重同质化的平台来说,垂直化和细分行业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徐自田就此指出,“2016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从追求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变,带来细分领域的持续创新,创造出更多普惠金融服务和产品。”

【声明】本文言论仅代表受访者本人之观点。本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异议请联系投诉邮箱:380284209@qq.com,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