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木制铅笔的前世今生 传统木制铅笔的前世今生(1)

铅笔可以算是一种人们最熟悉、使用最广泛的书写、绘画用工具,而且它的历史也比较悠久,距今已有400多年。相信很多人接触到的第一只笔,就是铅笔。小时候,当我们开始使用铅笔时,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困惑,铅笔的“铅芯”是如何放入笔杆的?难道它天生就长在笔杆中?

在削铅笔之前,我们可以先观察一下一支全新的铅笔,木制的笔杆似乎就是一块实心的木棒。这不得不让我们突发奇想,如果“铅芯”不是天生长在笔杆中的,那么铅笔的制造者一定是在木头笔杆中间钻了一个洞,然后再插入一根铅棒制成的。

你猜的没错!早期的铅笔都是用这种方式制造的。但是今天,大多数的木制铅笔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则采用了更先进、更高效的办法。

在我们详细说明如何将铅笔芯放入笔杆之前,首先需要澄清一个事实:铅笔芯根本不是铅。它是由磨细的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再与水混合,最后在高温下压成细棒(铅笔芯)。我们之所以习惯的称之为“铅”,是因为最早发现石墨的英国人,误以为他们已经发现了铅。

传统木制铅笔的前世今生 传统木制铅笔的前世今生(2)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16世纪中期,一场猛烈的暴风雨掀翻了英格兰巴罗代尔的几棵树,暴露出了大量的黑色物质的沉积物,这些物质最初被人们认为是铅。直到200多年后,一位英国科学家才发现这种物质实际上不是铅,而是一种碳。这种物质被命名为石墨,以希腊语单词“to write”(书写)的意思命名,因为人们就是这样使用这种物质的。

早期的铅笔是今天标准模型的粗糙版本。第一支铅笔只是一块石墨,木匠和工匠用来做标记,而不会损伤被标记的材料。随后,就演变成了一块包裹在羊皮里的石墨块,再演变成一支用绳子包裹的石墨铅笔,这是第一支有棒状石墨芯的铅笔。使用这种铅笔书写的时候,要随着石墨的消耗,不断解开缠绕着石墨芯的绳子。

传统木制铅笔的前世今生 传统木制铅笔的前世今生(3)

铅笔演化的下一个重大飞跃,是人们将一根雪松棒子掏空,在掏空的洞里插入一根石墨。这一思路,通常被认为是意大利人的主意。很快,英国人学到了这个思路,而且大大简化了制造过程。他们不再掏空整根木棒,而是简单地在木棒上切出一个凹槽,插入一块石墨并将其与凹槽顶部分开。最后,他们在上面粘上一小块木板,包住石墨。

传统木制铅笔的前世今生 传统木制铅笔的前世今生(4)

后来,一名美国木匠将铅笔的制造流程进一步标准化。他将木材切割成5至18厘米长的标准细木条,并在细木条中间切出一条刚好适合铅笔芯的凹槽,将铅笔芯放入槽内,再把两根木条对紧、粘合,制成铅笔。

如今,大多数木制铅笔都是用大块雪松木切成板条大批量生产的。一台机器在板条上切出8条凹槽,深度只有石墨泥棒(铅笔芯)厚度的一半,然后在这些凹槽里装上石墨泥棒。一旦石墨泥棒安装到位,第二个切好凹槽的板条将与其对紧、粘合。等到胶水干了之后,板条被送入切割机,切割机会把木材切割成各种形状,并将板条分为八支独立的铅笔。两个板条粘合处的接缝,会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为铅笔上涂上几层油漆。最终,使铅笔看起来像一个精致、坚固的整体结构。

传统木制铅笔的前世今生 传统木制铅笔的前世今生(5)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生产超过140亿支铅笔,连接起来足够绕地球62圈。这堆铅笔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样式和粗细,如果你仔细分辨,还会发现铅笔的书写颜色也有深有浅。一般来说,铅笔侧面的字母数字标识会告诉你详细的信息,字母“H”表示硬质铅笔,“B”表示软质铅笔,“HB”表示软硬适中的铅笔,“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间的铅笔。而“H”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它的铅芯越硬,书写颜色越淡。“B”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铅芯越软,书写颜色则越黑。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