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湿。——邱医生说

1

网上有很多关于湿气的文章,罗列出几十种症状,统统归于有湿气。但是我觉得未免夸大其词,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所认识的湿气,以及去湿的套路。

2什么是湿气

关于人体内水液代谢,中医有四种说法。分别是水、湿、饮、痰。我们不做过多探讨。将他们统称为湿气。湿气的特点是:性属阴寒,易伤阳气,易阻气机,粘滞缠绵。

翻译过来就是:湿冷粘人,像牛皮糖踢不开。

红豆薏米粥祛湿作用怎么样(辟谣红豆薏米粥)(1)

4湿从何来

简单来分,湿气有两个来源:外湿和内湿。

外湿来源于外界气候,所以沿海城市者,体内多湿气。

内湿主要来源于饮食,同时与脾虚或寒底体质密切相关。脾胃虚弱,就不能够消化吸收食物,堆积在体内,生成了湿气。

脾虚生湿气,湿气又会加重脾虚。恶性循环。

至于寒底之人,前面说过,湿气性属阴寒,所以同气相求,物以类聚,体寒的人容易招湿。

湿气久了,容易变成寒湿(接近于民间所谓老风湿)。也可能会变成湿热。

红豆薏米粥祛湿作用怎么样(辟谣红豆薏米粥)(2)

5湿如何去

祛湿有学问的。物理学中,关于液体蒸发速度的三个决定因素:气温,气流,面积。

祛湿的道理,是一样的。上面三者,分别对应中医的三种治法:温法,理气法,发汗法。

温法:湿气性属阴寒。《内经》说:寒者温之;《伤寒杂病论》说:痰饮当以温药和之。温法是治疗湿气的根本原理。简单理解,衣服湿了,太阳底下晒一晒。

理气法:人体气不顺,容易生湿气。湿气又阻碍气的运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久坐之人易生湿。祛湿要理气,要让全身气血通畅。说人话就是:衣服湿了,风吹一吹。

发汗法: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让湿气,通过出汗的方式,从体表的每一个毛孔散布出去,扩大湿气去除的通路和面积。

利大小便:当然啦。如果湿气太重,本身就是个大池塘,就不用等它慢慢蒸发了。直接开闸,通利大小便,湿气哗啦啦就流走了。

红豆薏米粥祛湿作用怎么样(辟谣红豆薏米粥)(3)

6红豆薏米粥能不能祛湿

红豆薏米粥属于第四种方法:利小便。所以很多湿气非常重的人,身体里面就像个大池塘,吃红豆薏米粥,短期内效果会很好。就像开闸放水这么简单。

但是长远来说,红豆薏米粥有缺陷。

  1. 祛湿要温。红豆和薏米都属微寒性。

  2. 祛湿要理气。寒凉的药物会影响气的运行。

  3. 当然啦,祛湿还要健脾。脾属阴,得阳乃动。脾胃的正常运作,运化食物,是需要阳气的。

    举个做饭的例子。吃进去的食物,像刚下锅的米。如果没有火,米是煮不熟的。这个火,就是脾胃的阳气。寒凉的食物和药物,会损伤阳气。火都不旺了,还怎么煮饭呢?

    所以在这里更加告诫大家,脾胃不足的人,或者湿气重的人,一定要少吃水果、冷饮等。

红豆薏米粥祛湿作用怎么样(辟谣红豆薏米粥)(4)

7红豆薏米粥怎么吃

红豆和薏米,本身的确具有祛湿的功效,但真的要祛湿,必须要跟健脾益气温中理气的药,搭配起来才行的。

有几种搭配可以考虑:

第一种:加胡椒(粉)或姜。(口味重啊~~~)

胡椒温中的作用强,不但能中和寒性,还能给脾胃加一把火。生姜夏天用,尤为适宜。夏天空气湿度高,通过生姜,能够加速发散水湿。

第二种:加砂仁。这家伙我觉得不好吃,看个人口味。

第三种:加白扁豆和陈皮。陈皮和扁豆是温性,健脾祛湿。(这个我最推荐。无论口味颜值,均属上乘。)

第四种:有些人湿气重,脑袋昏昏沉沉;可以加天麻。天麻温性。

红豆薏米粥祛湿作用怎么样(辟谣红豆薏米粥)(5)

8怎么出汗才祛湿

有人说,邱医生,你说出汗能祛湿。我每天走一万步,跑一个小时,跑得浑身大汗,真爽!但是舌头伸出来,还是很厚的舌苔,怎么回事?

祛湿的出汗方法,叫做“出一层蒙蒙细汗。”医圣张仲景很擅长用汗法,但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我们:“不可令如水流漓。”

满身大汗,就是如水流漓;蒙蒙细汗,只要有一点薄薄的汗意即可。泡脚就是很好的方法。

出汗太多不好。汗出多了,毛孔大开,外界潮湿之气,更加容易入体。且《内经》说,汗为心之液。汗出多了,伤心阴,生心火,容易让人觉得疲倦和烦躁。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医科邱超平医生。

本文原发于微信公众号“邱医生说”ID:qiucaowu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