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勃律国位于今巴控克什米尔北部地区,本是唐朝藩属国。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年),吐蕃以武力威胁加政治联姻迫使小勃律脱离唐朝。唐朝的威信遭到动摇,葱岭以西各藩属国纷纷脱离倒向吐蕃。

高仙芝与唐朝名将(图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1)

唐朝为重塑威信,决定对小勃律用兵,在公元742-746年三次远征小勃律皆无功而返。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决定再次征讨小勃律,遂派安西副都护高仙芝领兵出征小勃律。

天宝六年四月,高仙芝领步骑万人从安西都护治所龟兹出发远征小勃律。经拨换城、握瑟德历时四十余天到达疏勒,短暂休整后又用二十余天到达葱岭守捉(一般认为在今塔什库尔干县城附近。但考虑到守捉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城市,而是军事上的堡垒,个人认为其在塔什库尔干干裂谷中段的狭窄处的可能性更高。)

高仙芝与唐朝名将(图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2)

然后翻越萨雷阔勒山进入帕米尔高原,经过播密川到达特勒满川。在特勒满川大军分为三路,特勒满川有东西两个山口可以转向南方,东路军可能在第一个山口就已经与大军分路南下瓦罕河谷顺流而下了。中路军则在西部山口南下转入北谷道,直抵连云堡对岸。大部队沿河西行,再顺婆勒水(喷赤河)逆流而上经护密国最终到达连云堡对岸。至此三军汇合于连云堡对岸,准备渡河夺取连云堡。下面是葱岭守捉在不同位置的行军路线图

高仙芝与唐朝名将(图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3)

高仙芝与唐朝名将(图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4)

唐军汇合在连云堡对岸后,恰逢婆勒水涨水,但高仙芝仍坚持作渡河准备。第二天婆勒水奇迹般水势消退,唐军顺利渡过婆勒水进逼连云堡下。连云堡地势险要,高仙芝令陌刀将李嗣业率步兵强攻。李嗣业冒着箭矢擂石从险要处攀上城池,吐蕃军大乱。唐军顺势攻上连云堡,全歼吐蕃军夺取了连云堡。

高仙芝与唐朝名将(图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5)

拿下连云堡后唐军继续向前进攻,翻越险峻的坦驹岭到达阿弩越。(此过程中还有精彩故事,本文主要展示行军地图就不讲述了)阿弩越城主主动投降唐军不战而下阿弩越城。

占领阿弩越城后,高仙芝派先锋军先行进入孽多城。先锋军到达后假意借道进攻大勃律,入城后即斫断吊桥逮捕亲吐蕃的大臣贵族。国王和王后藏入山谷,高仙芝到后将其招降并带往长安,小勃律至此平定。下面是回军路线图

高仙芝与唐朝名将(图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6)

高仙芝与唐朝名将(图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7)

高仙芝远征小勃律是世界上最艰难的行军,这一地区即使在当代行军也异常困难。他反映了唐军顽强的精神、高昂的斗志和强悍的战斗力,不愧为当时世界的超级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