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分析离骚:蒲骚吟坛蒲骚课堂(1)

第一讲 词的概念与別称

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分析离骚:蒲骚吟坛蒲骚课堂(2)

授课课堂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在各种诗歌体裁中,最为鼎盛的有两种,一种是唐诗,另一种就是宋词。唐诗和宋词是中国传统诗歌的象征性代表,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学艺术中的珍品。唐诗的典型体裁就是近体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 上载誉极高,与唐诗并列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双珍”、“双葩”。它曾经以声乐文学而璀灿,并以声乐的美感而缭绕至今。

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分析离骚:蒲骚吟坛蒲骚课堂(3)

应城人民公园景色

以前的学习,我们对近体诗的基本知识以及写作方法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这些基础知识对我们学诗、写诗是很有帮助的,是大有稗益的。我们讲的声韵、平仄和对仗,还有立意、炼字、章法,以及修辞等知识,大家不仅运用在诗的写作中,而且运用在词的写作中。因为我们没有系统地讲词的知识,不了解词的来龙去脉,不懂得词的平仄、音韵含义,不晓得词的对仗有什么特点,不知道词的诸多概念、本质和内涵,不明白什么样的词牌适合那类内容,我们只是套用近体诗的格律作词,照着葫芦来画瓢,有的画得象“瓢”,有的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只能是套个砖模子往里塞泥巴。诗律或词谱,不是砖模子。我们要学好词,首先就要懂得词,要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它具有什么独到的特点?它和诗的区别在哪里?应依什么法则去填词?如何赏析词?总之,要懂得、要熟悉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

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分析离骚:蒲骚吟坛蒲骚课堂(4)

应城人民公园景色

从今天开始,我和大家一起,对如何填词进行学习和探讨,尽可能比较全面、细致地让大家了解并熟练地掌握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这就需要大家和我一起共同的努力。学习的路途会有许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用以前学诗的精神,坚持不懈,坚轫不拔,勇于攀登,我们就一定能攀上词山,摘取硕果。

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分析离骚:蒲骚吟坛蒲骚课堂(5)

应城人民公园景色

一、词的概念

因为以前没有讲过词,我们须从基础讲起,所以现在所讲的概念性的东西多了些,可能有点枯燥,希望大家认真地听进去。这些概念,都是为后面讲词的基本格律、写作方法所铺垫的基础。

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分析离骚:蒲骚吟坛蒲骚课堂(6)

应城人民公园中的孔庙

词的定义,历来有多种解释。明代学者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说:“凡依已成曲谱作出歌词,便曰填词。填词行,词名始立。”他认为词是依已成曲谱作出的歌词。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解释“词”云:“文体名,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辞源》(修订本)解释“词”云:“韵文文体之一。原指古乐府的变体,后以泛称合乐的诗体。”词,本来指的是歌词,是一种配合乐曲可以唱的诗歌,最早的词,是从诗和乐府民歌中演化出来的,这种唱词,也可称为“乐府”,但这种解释也不够全面,也不能体现词的特点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云:“标准的词,必须具备了下列三个特点:(一)全篇固定的字数;(二)长短句;(三)律化的平仄”。由此王力先生给词下的定义为:词'“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王力先生的释义,概括了词的一些特征。著名词学家吴丈蜀在《词学概说》中说:“词是一种和音乐有密切联系的抒情性文学体裁。它是传统诗歌的一种形式。”他侧重从词的音乐性、抒情性来释义。

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分析离骚:蒲骚吟坛蒲骚课堂(7)

应城人民公园景色

随着词与音乐逐渐分离,当今人们通常确认这样的定义:词是讲究格律的、字数固定的、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这种诗体早先是一种密切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新兴抒情诗体。下面我们来看一首词:

长相思•别情[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仄中,仄中,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妇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仄中,仄中,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注:中:表示可平可仄;粗体字表示韵脚。)(下同)

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分析离骚:蒲骚吟坛蒲骚课堂(8)

应城人民公园景色

《长相思》,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 《吴山青》 《双红豆》 《忆多娇》 《山 渐青》 《青山相送迎》等,词谱对调式、字数、句数、句式、平仄、押韵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双调三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四平韵、一叠韵(叠后二字)。对仗没有硬性规定,但此词上下片前两句自行对仗。词题用了个“情字”证明了词是重情的诗体。(待续)

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分析离骚:蒲骚吟坛蒲骚课堂(9)

应城人民公园景色

来源:应城诗联 蒲骚吟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