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安
“我叫李玉安,是三三五团的老战士。”保定驻军某部政治部接待处里,一名老人正握着秘书处干事的手激动地说着。
接着,老人又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指着《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说道:“就是松骨峰战斗烈士名单中的那个李玉安啊”。松骨峰战斗烈士?几名干事满脸疑惑,既是烈士现在又怎么活着站在他们面前呢……
“烈士”死而复生,老人回忆过往“李主任,您快去看看吧,招待处来了一个老人称自己是战斗烈士李玉安。”拿不定主意的谢干事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军史办公室的李渺主任,李渺主任是三三五团第二批入朝的战士,当时的情况他是再了解不过了。
李渺立即放下手头工作,接待处里坐着一位农民打扮,满腮白胡茬的老人缓缓开口说道:“同志,您说您是三三五团的老人李玉安,那您有什么证明吗?”光凭相貌,李渺一时间也吃不准了,毕竟已经过去了这么些年。
老人颤颤巍巍地从裤兜里掏出了一个小册子,是一本残疾证,接着当着接待处所有人的面,脱下了自己的上衣,那是怎样的一副身躯?只见老人坚挺的胸膛上赫然有一道伤疤:“这道疤就是在那场战斗中留下来的。”
“老同志,您是怎么从那场战斗中活下来的呢?后来为何不和组织取得联系呢?”李渺又向老人抛出了自己的疑问,老人穿上衣服,缓缓地向众人回忆起了当年的松骨峰战斗。
松骨峰阻击战是我国志愿军入朝后一次典型的遭遇式阻击战,守在松骨峰北侧的正是李玉安所在的38军112师335团一营三连,为了追击南逃的美军,三连一路穿插,终于在书堂站一带追上了美军。
眼见美军的汽车即将从汽车路上开过去,三连连长一声令下,部队抢占了公路旁边的一处小山岗——松骨峰,“同志们,今天就是把我们撂在这也不能让美军过去,自由开火,给我打。”连长率先开了枪,接着战士们齐齐开火。
美军没有想到我军的动作实在太快了,要想撤离,松骨峰是他们唯一的退路,而现在这条退路被三连死死堵住,美军指挥官郁闷到了极点,集结了三十二架飞机和十多辆坦克,对松骨峰上的一百多人,发动了集团式的冲锋。
讲到这里,老人的眼眶已经湿润了,李渺连忙递上纸巾,李玉安摆手拒绝继续回忆道:“战斗一开始,我们依靠地利的优势打了美军一个措不及手,但是美军很快向我们发动了敢死式冲锋,三连的每一名战友都没有后退一步。”
炮弹已经将松骨峰上的土翻了一遍,美军靠着炮火优势又压了上来,战士们不顾射来的炮弹,用子弹招呼着敌人,这一次冲锋美军又被打退,松骨峰阵地前面美军的尸体已经垒得老高。
美军指挥官揪着部下怒斥道:“用燃烧弹烧,不管用什么方法,必须将这批中国军队消灭在这。”燃烧弹是美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较为喜欢使用的武器之一,一枚燃烧弹的威力不容小觑,而美军向松骨峰发射的燃烧弹多达数十枚。
伴随一颗炮弹炸出了一片火海,连长急忙喊道:“是燃烧弹,快隐蔽。”松骨峰上不是树木就是花草,哪里有能隐蔽的地方呢?几十名战士身上已经沾上了火苗,瞬间火焰蔓延至全身,我军阵地上到处是撕心裂肺地吼声。
没有被燃烧弹伤及的战士连忙用土去扑灭战友身上的火焰,就在这时,美军又发起进攻了,几十名战士强忍身上的疼痛,将手中的枪用力地一摔,冲出阵地与美军抱成了一团,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完成了对敌人的最后一次冲锋。
战火中幸存,立功后埋名“连长,没子弹了”,“连长我们也没子弹了”,连长脱掉自己的帽子,向全连喊道:“上刺刀。”战士们齐刷刷地端起了刺刀,冲出战壕与美军展开了白刃战,刺刀卷了刃,战士们抱起身边的石头就砸,石头也没有了,就用牙齿咬,用尽全部的手段也要将敌人拦在松骨峰。
美军的第五次进攻队伍看见我军不要命的打法,指挥官连忙下令撤退,此时我军的阵地上只剩下不到十名战士,李玉安也在其中,几人将阵地上能收集的子弹和炸药聚在了一起,敌人的第六波进攻不远了。
下午两点,美军彻底失去了耐心,投入全部兵力发起了第六波冲锋,“六十步,五十步,四十步……”李玉安在嘴里念道,等到美军足够接近了时,李玉安拉响了手中唯一一颗手榴弹,用力地抛了出去,数名美军被炸趴下。
战友们打光了收集来的所有子弹,几人相视一眼,算作最后的告别了,李玉安刚端起刺刀冲出战壕,一个子弹不偏不倚地击中他的腋窝,李玉安倒在了战壕里,很快便失去了知觉,而其余几名战士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后,英勇牺牲。
不知过了多久,李玉安缓缓睁开了眼睛,此时的松骨峰上除了自己没有一个人影,战士们的尸体与敌人的尸体交杂在一起,断成两半的枪支扔的满山皆是,李玉安很想站起身再去看一看是否还有活着的战友,流淌着鲜血的伤口却压制着他难以站立。
“当时阵地上就剩我一个了,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爬也要爬出去,告诉其他人我们三连都是好样的。”老人已经哽咽到难以言表,李渺等到老人渐渐平静后才继续问道:“老英雄,那最后是谁救了您呢?”
李玉安不知道爬了多久,突然听到有人的声音,不一会儿,一名身穿朝鲜人民军军服的司号员跑到了李玉安的身边,虽然两人在语言上不通,但是通过衣服还是能辨认出对方是盟友。
司号员背起伤势严重的李玉安,由于李玉安伤势太过严重,这名司号员只好先将他安置在一户人去屋空的当地农户家,正好此时,一名三三四团人民志愿军战士押运战俘路过此地,两人制作了一个简易担架,将李玉安抬回了自己部队医院。
子弹击中李玉安的腋下,在胸膛留下了一道弹痕,肋骨断裂,失血严重,李玉安的生命已经危在旦夕,医生决定立即进行开胸手术,经过几个小时的争分夺秒,那颗子弹终于从李玉安的体内取了出来。
但是李玉安的伤口却一直不见好,后来病情再次加重,李玉安从前线转移至武汉医院。“我在医院昏迷了五个小时,是四名医生轮流二十四小时抢救才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的,我要感谢党对我的照顾,要不然一百个李玉安也死过去了。”李玉安如是说道。
李渺握住老人的手,激动地说:“老英雄,这都是您应该获得的待遇,后来您从伤愈后,为什么不回三十八军呢?部队首长带人赶赴松骨峰的时候就剩下七名受伤严重的战士和满地的美军尸体,这些年您究竟去了哪里?”
“再后来,我就复员回家当了工人。”李玉安又将话题从遥远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拉回到了自己务工的那段时光。
平凡工作舍己为人,“最美烈士”隐姓埋名“医生,我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您就帮我和首长说说,放我重新回部队吧。”李玉安坐在床上着急地请求着,“不行,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能继续留在部队参加高强度的训练了,更别说上战场了。”一席话直接将李玉安判了“死刑”,看来自己真的要告别这身军装了。
1952年,李玉安的伤情逐渐稳定,终于到了出院的那一天,不过却不是回部队,而是去了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的粮库里当工人,伴随他而去的只有那本医院开出的“二等乙级残疾证”,而能证明李玉安经历过那场阻击战的证据,被李玉安藏在了心里,不曾跟别人提起。
虽然是一份小工作,但在李玉安的心里,这是为人民服务事业的继续,是对死去战友们最好的报答,如果让他躺在战友们用命拼出来的功劳簿上,李玉安的心里才真的是羞愧万分。
李玉安先是当了一名粮仓警卫班班长,每天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李玉安总是拿着手电筒前后巡逻,总有人会笑话李玉安太轴,还跟他说:“粮食丢了,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天天这么关心,李玉安对这些质疑不予理睬,依旧每天尽职尽责,所以当附近乡镇的粮仓都遭了贼时,只有李玉安看守的兴隆镇粮仓一颗未少。
由于李玉安对工作的认真,很快便被调到粮库保管员的位置上,李玉安的“装备”也从手电筒换成了一把扫帚和一个簸箕,当看见哪里的地上掉了粮食时,李玉安便大步走过去像是对待“敌人”一般,打扫干净。
除了对待工作认真,李玉安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也是出了名的,
李玉安结婚的时候住的是一间半低矮的草泥房,并且一住就是三十年,在这期间,粮仓二次分房时,领导将李玉安叫到办公室说道:“老李啊,你在咱们粮仓这些年算得上劳心劳力了,经过领导和工人们一致决定,厂里要分一间新房给你。”
谁知李玉安当场一听便急了:“厂长,我只是做好了我分内的事,我那房子还能住,咱们粮仓还有那么多新工人没房子住,应该紧着他们先来,这房子说啥我都不会要的。”李玉安认定的事情,八匹马也拉不回来,最后房子拱手让给了其他人。
1978年,他所在的地秤组调工资,无论是从条件还是资历来算,这个唯一一个调资的名额都会落在李玉安的头上,可谁知,李玉安却将这个名额让给了自己的同事宋学彬,“待遇不张口,好事不伸手”,这是李玉安同志一贯坚持的原则。
升任地秤组组长后,李玉安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每天要从他称量的地秤上过去的粮食要有上亿斤,如何在心中立下一杆公平的秤,李玉安也用行动来证明了。
这天李玉安下班回家,见到屋里来了几个人,墙角摆满了几人提来的猪肉,粉条,粘豆包,“李组长,您下班了,咱们哥几个今天特意来看看您……”“你们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别绕弯子。”李玉安打断了领头男人的话。
“李组长,咱们就是想要您检查粮食的时候,能不能在斤两上抬抬贵手,您放心,以后必有重谢。”李玉安冷笑一声:“你们走吧,把地上的东西提走,我这杆秤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倾斜,别痴心妄想了。”几人骂骂咧咧地提着东西走了。
暗地里有送礼的,明面上直接耍小聪明的也不少,在运粮的车里偷偷夹带东西,李玉安就像一名侦察兵一样,一个“敌人”也不遗漏,有人为了减少粮车的皮重,上秤时马蹄踩在外面,被李玉安发现后,严厉斥责了一番,并且号令禁止。
虽然不在战场上,但是这份工作也曾经带给了李玉安危险,这一天,李玉安和往常一样称重着进出粮车,一辆汽车送辆进站的车来到地秤前。
“司机下来一下,我们要过秤”,李玉安心平气和地说着,谁知那人执意不下车,偏要载人过秤,李玉安一摆手,司机不下车,不允许称重。
司机恶狠狠地瞪了李玉安一眼,然后猛地打开驾驶室的车门,而李玉安正好站在主驾驶车门旁,李玉安躲闪不及,脑袋被铁门“砰”的一声撞上了,李玉安的脸上瞬间血流满面。
因儿子透露身份,为国家追授功勋这就是老英雄李玉安,28年守护一份平凡工作,对党和人民有一股“忠”劲,面对功名利禄却是一股“傻”劲,五十年代末时,我国小学课本上为了纪念在松骨峰上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们,特意将魏巍撰写的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收录在其中,让后世人们永远铭记他们。
同乡的孩子们也学到了这篇文章,孩子们特意拿着书本问李玉安:“叔叔,这个和你同名同姓的是你吗?”
李玉安手捧着书,眼中已经泛起了泪花,没想到还有人记得他们连,“不是我,不是我,我只是和人家同名同姓罢了,再说了,人家都已经是烈士了,烈士怎么会站在你们面前呢?”
李玉安从孩子们那撕下了这篇文章,一直整整齐齐地放在自己的裤兜里,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拿出来默默看着,1964年,李玉安去城里换残疾证,正排队时,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喊自己“李玉安”。
他回过头,看见一张熟悉的脸庞,正是自己曾经的战友王友海:“真的是你呀老战友,我还以为我眼花了呢,你的追悼会和纪念碑都完成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烈士里面还有你呢,你怎么不和组织说你还活着呢?”
李玉安也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老战友,“一言难尽,我这条命算是捡的,一想到全连只剩下我活着,现在还有家有工作,没脸向党邀功啊。”两人找了一家饭馆坐下,聊了好久才散去,临行前李玉安特意嘱咐王友海,保管自己还活着的消息。
李玉安本以为自己的余生将不会再向其他人提起自己的那段经历,但是直到1990年的2月,为了小儿子参军的事情,老人才不得不找到三十八军,李玉安膝下有6个儿女,他希望能有一名参军为国效力,但是前五个儿女由于各种原因都没能完成这个愿望。
直到小儿子广中长大成人,广中也想当兵保卫祖国,初中毕业后连续报了三年名,始终以为名额有限没能当成,小儿子苦苦央求李玉安向老部队表明自己的身份,这才有了李玉安访问三十八军政治部的一幕。
听到这,李渺主任已经坚信眼前的这位老人就是三连副班长李玉安,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是绝不会对当时的情况如此了解的,经过组织上的核实,“活烈士”李玉安的身份算是板上钉钉了。
此事一出,从部队战士到领导算是炸开了锅,战士们纷纷前来探望这位三十八军的老英雄,经过部队领导研究,决定对于李玉安的小儿子进行破格录取。听到这个消息,李玉安脸上除了喜悦还有惭愧,这是他第一次向党“伸了手”。
由于李玉安“活烈士”的出现,三十八军也因为曾经的那场阻击战追记一等功,1990年10月,老英雄作为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朝鲜“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四十周年”活动,李玉安受到金日成等朝鲜领导人的接见,并被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1997年,2月10日,这位书中“最可爱的人”因病离我们而去,他的隐姓埋名和赫赫功勋,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