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姚江的小孙同学今年12岁,读小学四年级,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请在孩子面前收起你的手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请在孩子面前收起你的手机(当你把手机交给孩子)

请在孩子面前收起你的手机

诸暨姚江的小孙同学今年12岁,读小学四年级。

前几天,她在家玩妈妈的手机,QQ上有人来加她好友,她就通过了。

网友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可以微信扫码免费领红包,又发来一个二维码。

小孙说自己没有微信,拿的是妈妈的手机,网友教她:你可以用你妈妈的微信来扫,扫完了把截图过来。

小孙一扫,页面上跳出来一个弹窗:“本次领取已确认!扫描微信错误,联系工作人员30分钟内处理,没有处理完成就会永久暂停使用微信,并且要被逮捕!”

小孙同学不知是骗,吓得愣住了,想找妈妈,但又怕妈妈责怪。这时,骗子打来QQ语音电话,说:“我们是微信官方授权,需要将钱转到特定账户微信才能解冻,如果没有在30分钟内解除,我们这边会报警!”

小孙吓坏了,担心妈妈被抓走,慌了,“那要怎么办?”

骗子说,你按照我们的要求来操作,让小孙添加了一个人的QQ,说那个人是解除员,可以帮助解封她妈妈的微信账号。

小孙照做,“解除员”提出,要小孙去没大人的地方打语音电话。

小孙跑到卫生间,“解除员”就在语音电话里“指导”操作,又发来二维码,说让小孙打开支付宝,扫码操作,每次扫码会跳出1980元的支付页面,小孙知道妈妈的支付宝密码,就按骗子说的,输入了支付密码,就这样小孙先后扫了11次。

直到她爸爸回家看到女儿在玩手机,拿过来一看才发现,女儿已经转账11次,被骗21788元,而且最后一笔因为有每天限额,还动用了花呗借款。

这种骗骗小孩子的骗局,最后骗的是家长。

家长拿手机给孩子玩,以为自己可以消停一会,最后闹心的还是自己。

广东一个13岁小男孩小潘到被家长发现被骗,给骗子甚至扫码支付了122次,每次按骗子说的,还把支付记录删除了。

小潘也是看到QQ有人发来的一条信息:可以免费领取游戏金币,就加了对方好友。

对方问他多少岁,小潘毫无防备地回答:“快13岁了”。

对方发送二维码并告知小P要用家长手机来扫码。但当时父母不在家中,小潘便用自己支付宝来扫码,扫完之后却显示异常。

对方问他是不是用自己手机扫码的,小潘如实回答。

对方便说如果小潘不消除这个异常操作,就会派人过来抓他妈妈,还他赶紧用妈妈的手机扫码,还让他把聊天记录和支付记录都删除掉,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常,也可以领取游戏金币,还说表示扫码支付的钱会转到小潘妈妈的银行卡里面去。

小潘害怕妈妈被抓,只好按照对方所说的去做,借着妈妈去洗澡的时候,偷偷把手机拿到了。

对方多次发送二维码过来,声称不扫码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就这样,小潘一直不停地配合进行支付,直至妈妈发现不对劲,小潘已向对方扫码支付122次,每次还把支付记录删除,最后被骗5万多元。

最近,广西北海一个12岁小学生小微拿着妈妈的手机“做任务”,被骗转账30万元。

5月4日下午,小微在使用电脑时,通过扫描同学推荐的群聊名片加入了一个QQ群。加入后,管理员声称进群即可领红包,群接待员会随机抽取幸运儿,完成任务的群员将有“大奖”。

刚进群的小微一下子就被接待员选成了“幸运儿”,她完成任务后添加了群内的“财务”领取红包。“财务”简单询问了她的个人信息,便以“要家长手机审核才能领红包”为由,让她用家长手机操作。

当时,小微妈妈正在做饭,她便悄悄拿走了妈妈手机。

之后,“财务”通过语音聊天,一步步教她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做任务”,小微转出第一笔5万元后,心慌了起来,表示不愿再做任务,但对方继续用言语诱骗,称“只有继续做任务才能返款”。

接着,小微继续按照“财务”提供的步骤,先后又转出三笔钱款,加上第一笔5万元,共计30万元。

妈妈做完饭,找女儿拿回手机看到扣款记录,吓呆了,赶紧去报案。

事后,小微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把钱转出去的,她也输入了妈妈的支付密码,也把收到的验证码发给了对方。

骗局的底层逻辑设计

这类骗局并不是刚出现的,2020年下半年,爆发过一波,但一直陆续各地都有发生。

全民反诈之前分析过这类骗局的底层逻辑设计。▶骗子又上新了,又是骗小孩子的

目标 —— 孩子

骗子往往选的对象就是孩子——初中生、小学生群体是“主力”,年龄越小,对他们来说越容易掌握,有的被骗孩子才八九岁。

孩子们现在上网课的多,骗子也知道这点,有孩子上网课时,骗子来了,结果骗了19万元。

另外,小孩子没有一个不喜欢玩游戏的,这些玩游戏的小孩子也是一波目标;现在的小孩子也喜欢学家长刷视频,这又是一波。

幌子 —— 送各种福利、加好友

骗子打出的幌子有:免费送皮肤、送手机、送红包等等。像这三起案子中,遇到的就是直接加对方好友,私信,进一步摸清“底细”。

行骗 —— 摸清底细 恐吓 诈骗

骗子通过交谈,可以明确是不是目标,从而进行下一步。

骗子从交谈中也可以知道小孩子用的是自己手机还是大人手机。还要掌握孩子现在身边有没大人,如果有大人在,他们还会指使孩子到单独房间里去,像诸暨小孙同学遇到的就是这样,骗子让她去没人的地方。

一般,孩子用的大多数就是大人手机。如果知道孩子是电脑上网或者用自己手机时,他们会千万百计让孩子去拿大人的手机,像扫码122次的小潘同学,骗子知道他前面是自己手机,就威逼他去拿妈妈的手机。因为小孩子手机里不会有钱,偶尔有的最多也就几百元,他们的目的在于小孩子家长们的手机上的钱。

这时,骗子就会来杀手锏,恐吓,威胁账号涉嫌诈骗了,甚至在有的骗局里,骗子冒充的“假警察”还会出面,发来“警官证”,更加剧了孩子的恐慌心理,要知道,接到“冒充公检法”诈骗电话,有的大人都会吓得六神无主,更不要说十来岁甚至不到十岁的孩子了。

骗子指使孩子去拿来大人手机后,诱导孩子操作转账,如果孩子不干,他们再恐吓,说孩子的行为影响到大人,现在连累到家长的账户要被冻结了等等,触犯法律了。

加上骗子的口吻严厉,频繁使用“立刻”“马上”这些词汇,让孩子们更慌了。

小孩子玩大人手机,大多是偷偷摸摸的,有的是大人特别开恩的一种奖励,当骗子说家长账户被冻结了,害自己家长触犯法律了,小孩子哪里受得了,早已经吓破胆了。

小孩子们都天真,以为自己能悄悄把事情摆平了,不会受到大人严厉批评,所以往往也不会去问大人这种事情怎么办。

有的小孩子为了摆脱这样的大难临头,如果遇到大人密码是刷脸的,还会在大人睡着时或者不留神时,去悄悄刷脸,把钱转出去……

大人怎么办?

大人们怎么办呢?

现在,不给孩子玩手机也做不到,疫情期间,孩子上网课也确实需要,建议给孩子一个专属手机,这个孩子专属手机,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开通支付宝、微信,但必须设置好:

1、支付宝账号与安全里,有一个支付宝青少年账号,是可以用来管理孩子支付宝账号的,微信支付中有亲属卡。

2、还可以设置转账到账时间,延迟转账到24小时。在支付宝(在转账界面,点击上面右上角的三个点,延时转账选择24小时到账)、微信上(点击微信支付页面右上方三个点,转账到账时间,选择24小时到账)设置下24小时到账。

大人们也要管好自己的手机

1、千万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能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

2、关闭免密支付功能。

3、支付密码可以选择多种方式结合的,千万不要图省事。

4、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要经常检查,查看社交软件及银行账户的支付款项。

文:杨丽 石思佳

来源:全民反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