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向日葵风车,关注,点赞,收藏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

————陆羽《茶经·一之源》

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来的(茶人在草木中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1)

茶的基本连载(八)

茶的音源与词源

茶字的演化[2]

[茶作为一种饮品,最早是在秦汉时期。到了唐代,饮茶逐渐流行,成为一种时尚,在宋代陆羽之前,茶有多种名称,陆羽之后,就被统称为茶。]

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来的(茶人在草木中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2)

——陆羽之前——

周武王伐纣时期,第一次记录了茶叶作为贡品:“实得巴蜀之师…荼蜜…皆纳贡之。”汉时期四川人王褒所著的《僮约》则记载了“烹荼尽具”“武阳买荼[tú]”。唐代之前“荼”就是茶的代表。《诗经》中“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周原膴膴,堇荼如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等出现了代表苦菜的荼字。东汉时期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也说“荼,苦荼也。”按宋代徐铉在这本书的注释说:“此即今之茶字。”按今天新华字典解释,荼有两种释义,其一指古书上的一种苦菜,其二古书上指的是一种茅草的白花。

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来的(茶人在草木中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3)

槚蔎茗荈

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释木》中记载“槚,苦荼”。到了晋代郭璞的《尔雅注》有比较详细的注解:“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神农本草经》中:“一名荼草,一名选”; 晋代《华阳国志·巴志》有记载“香茗”;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

近代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有提到“茶”的字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最早知道和使用茶的,在向汉族传播过程中,当地方言的发音为“荈诧”或“蔎”。因为茶味苦和发音与“荼”相似,荼字也被用来表达茶这种当时被作为药物和饮料的植物。

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来的(茶人在草木中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4)

——陆羽之后——

“荼”转为“茶”

陆羽在撰写《茶经》时,荼字还被广泛使用,陆羽的《茶经》出世,把“荼”改为“茶”,经过几十年后逐渐开始使用,代替了荼字。“茶”字是陆羽的一个创举,随着茶文化推广和贸易的发展,统一了专用音义,被大众接受。

陆羽为什么要改“荼”为“茶”,中间只少了一笔?虽然已经无从知道,但在梅维恒和郝也麟的《茶的真实历史中》对于茶字少了一横,“荼”和“茶”的发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说到几点:其一指代“苦菜”的“荼”字不再适合代表“茶”;其二已经从“苦菜”改成“能沏成芳香饮料的植物的叶子”;其三喝茶的生活方式已经深入南北地区;其四改“荼”为“茶”的陆羽是茶的积极推广者,改变“恶俗的食苦菜”为更高雅的“饮茶”。这些观点为“茶”字增添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原因。陆羽创造了茶字和推广茶,使茶在我国形成一种习俗文化,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转变。

茶字是由哪个汉字演变来的(茶人在草木中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5)

今天的茶,在古代时期有多种多样的名称。主要以“荼”字为代表,按不同地区方言等有多种读音,也有不同释义。因为记载的详略和时代难确,有些有迹可寻,有些真假难辨,但茶作为中国从古至今民生不可或缺的饮品,在历史众多的古藉中都有出现它的名字,追踪茶字的根源,是对茶源远流长的历史的追述。

--End--

回顾:印度茶叶与英国茶叶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关系?有哪3个重要茶产区? 美国与茶叶,在历史上发生了哪些大事件?他们真的不爱喝茶吗? 货车站的女人、采茶女工、童工,非洲茶叶背后的故事 斯里兰卡被殖民的历史,在茶叶的发展中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俄罗斯与中国的茶叶贸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经历了什么? 印度的“香料茶”和“拉茶”,与我国的饮茶方式有哪些区别? 日本的饮茶方式以及喝的茶,和我们中国茶有哪些区别? 一杯茶半碗糖,喝茶还是吃糖?看看这些地方的饮茶文化 英国的下午茶,和我们中国的茶饮有什么区别?

[茶的基本连载]

以《中国茶的基本》这本书为主导,结合其他“茶之书”整合内容,连载介绍关于茶的基本知识,向所有人推广茶生活。欢迎有疑点或问题的留言讨论。

阅读参考资料:

1.英国,罗伯特·福琼,两访中国茶乡2.英国,艾伦·麦克法兰&艾丽斯·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3.中国,姚国坤,惠及世界的一片神奇树叶4.法国,皮埃尔·约瑟瑟夫·雷杜德画植物图绘5.中国,罗威尔主编,中国茶的基本6.中国,郑国建主编,中国茶事7.中国,吴觉农,茶经述评8.美国,乌克斯,茶叶全书9.美国,梅维恒&郝也麟,茶的真实历史10.英国,罗伊·莫克塞姆,茶、嗜好、开拓与帝国11.日本,荣西禅师,喫茶养生记12.中国,吴钩,风雅宋 看得见的大宋文明13.美国,伊沛霞,宋徽宗14.英国,柯律格,雅债 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15.加拿大,卜正民,纵乐的困惑 明代的商业与文化16.德国,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7.中国,周重林,茶叶的战争18.中国台湾,陈慈玉,生津解渴 中国茶叶的全球化19.中国,周伟洲,英俄侵略我国西藏史略20.中国,周重林,茶叶江山21.中国,方雯岚,茶与儒22.中国,姚国坤,茶与佛23.日本,冈仓天心,茶之书24.中国,周重林,茶道方法论25.中国,南怀瑾,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26.中国,姚国坤,茶与道27.中国,庄周,庄子28.中国,老子,道德经29.日本,柳宗悦,茶与美30.日本,田中仙翁,茶道的美学31.日本,山本兼一,寻访千利休32.日本,俳句的魅力33.美国,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34.日本,柳宗悦,工艺之道35.日本,佚名,伊势物语36.日本,新渡户稻造,武士道37.日本,桑田忠亲,茶道六百年

38.中国,萧乾,萧乾散文特写选-茶在英国37.中国,杨绛,我们仨39.中国台湾,汤舒皮,下午四点钟的茶会40.中国台湾,杨玉琴,英式下午茶的慢时光41.日本,矶渊猛,一杯红茶的世界史42.中国,庄周,庄子43.中国,老子,道德经44.斯里兰卡,德宝法师,观呼吸45.美国,帕特里克·皮尔布斯,斯里兰卡史46.中国,佟加蒙,殖民统治时期的斯里兰卡47.中国,罗龙新,寻茶斯里兰卡48.加拿大,迈克尔·翁达杰,安尼尔的鬼魂49.美国,萨拉·贝斯基,大吉岭的盛名50.印度,DP·辛加尔,印度与世界文明51.刘再起,湖北与中俄万里茶道50.陈椽,茶业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