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Phone8/iPhoneX的面世,无线充电技术被重新带回手机行业的发展视野当中。

作为消费者,我们关心的不是炫酷的科技感,而是无线充电究竟实不实用?

随着技术发展,市售无线充电产品陆续走进“10W输出”的快充门槛,个别甚至能搭配高功率适配器实现相应快充。带着这份期待,《消费者报道》从市面上采购了贝尔金、Mophie、绿联、倍思、ROCK、机乐堂、Anker、品胜、亿色、图拉斯共10款无线充电器,就充电速度、发热情况、充电难度等项目进行了对比测试。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1)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2)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3)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10款产品的具体表现吧!

充电速度:10款无线充电器比不过iPhoneX标配的有线适配器

在充电速度测试上,《消费者报道》记录了10款无线充电器各自对iPhoneX和三星S8充电30分钟、60分钟的已充电量百分比,以及充至电量100%的总用时。另外,消道长加入了“有线充电”作为对照组。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4)

结果显示,10款无线充电器中,没有一款能在1小时内将iPhoneX从电量0%充至40%。这意味着他们1小时的充电量难以满足消费者5小时的中度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12W的适配器接上数据线后,仅用时2小时12分钟就将iPhoneX充满,而接上实测速度最快的机乐堂无线充,都需要用时3小时38分钟,相差近1.5小时。从输入端一样功率的角度去分析,无线充电的能量转换率并不高,输出端的功率是远低于输入端的。

更令人怀疑的是,标称最高输出功率7.5W,苹果官网有售的贝尔金、Mophie,其充电时间竟然比iPhoneX标配的5W充电适配器有线充还要慢接近1小时。其余8款产品都有“5W输出”、“10W输出(Max)”之类的标示。从实际充电时间来看,这10款无线充电器均没有达到“5W有线充电”的水平,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5)

对比三星S8与iPhoneX的充电数据,我们发现8款无线充电器搭配上“9V 1.67A”电源适配器(约15W)后,充满S8用时基本在3小时左右;而搭配上12W的适配器后,充满iPhoneX用时基本在3小时45分钟左右。

这一结论也符合实际,因为输入功率越高,在转换效率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输出功率越高,充电效率越高。《消费者报道》建议有快充需求的消费者可在选购时留意心仪的无线充电器是否支持高功率电源适配器。

发热状况:苹果官网有售的Mophie、贝尔金温度较高

无线充电的能量辐射是发散的,作为一种新的能量传递方式,它的发热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

为此,《消费者报道》记录了10款无线充电器充电60分钟、90分钟的正面中心温度值;以及他们各自对iPhoneX和三星S8充至电量40%、60%的手机背面温度值。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6)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7)

0º 至 35ºC是苹果官方给出的iPhoneX的工作环境温度。考虑到部分人有一边充电、一边操作手机的习惯,故《消费者报道》将35℃列为无线充电器的发热考核点。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8)

▲图片截取自Apple官网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9)

温度数据显示,绿联、品胜、机乐堂、倍思的表面发热温度均在35℃以下,不会带来明显的手感“温觉”。

而Anker、ESR、Mophie、贝尔金,他们有多组温度数据都超过了35℃,特别是苹果官网有售的Mophie和贝尔金,二者的温度均超过了38℃,有着较明显的发热感觉。而且他们声称的最高功率只有7.5W,但是比Apple的12W电源适配器和三星15W电源适配器的温度还要高。考虑到这两款产品在上述充电速度测试中同样表现不理想,故《消费者报道》不予推荐。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10)

通过对比两组手机温度数据,《消费者报道》发现,整体上10款无线充电器都没有在充电时给手机带来很高的温升。但是Anker、图拉斯、ROCK、ESR、Mophie、贝尔金的温度都要比对照组中的电源适配器要高。其中,ESR和贝尔金将iPhoneX充至电量60%时,使得手机温度超过35℃。

值得一提的是,无线充电的原理为“电磁感应”,手机上的发热主要不是来自于无线充电器的热传递。通俗来讲,这个过程类似于电磁炉加热,锅发热,但这种发热并不是来自电磁炉的热传递,而是一种感应发热。

充电难度:绿联有效感应距离达8mm

为了模拟手机保护套对无线充电的影响,《消费者报道》在测试时,逐步在手机与无线充电器之间加入A6纸,并在样品不能给手机充电瞬间,记录下已经放入的A6纸张数,以此来评价无线充电器的有效(感应)充电距离。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11)

结果显示,除了绿联表现突出,能抵受8mm的充电阻隔外,其他9款产品的有效充电距离集中在5.5mm至6.5mm这个范围内。其中,倍思和ROCK的实测值并未达到其标称要求。

对比有线充电,日常使用无线充电器时,你或许还会遇到这样的尴尬状况:桌面的抖动或者不小心的推碰可能打断了无线充电器的充电过程。

考虑及此,消道长针对性设计了一个测试场景:将手机放在测试样品正中心位置,以水平方向为平移方向逐渐平移手机,并在样品不能给手机充电瞬间,记录下已经平移的距离,以此来确定无线充电器的有效充电区域。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12)

结果显示,方形结构的品胜,其平移充电距离超过了2cm。而Mophie和尺寸最小的Anker均只有1.2cm。

本刊认为,有线充电相较无线充电稳定性更高,因为线一直连着输出端和手机,而无线充电受到环境影响较大。对于长时间不注视手机充电状况的人群,使用有线充电相对更稳妥。

尺寸大小:Anker直径仅为6.7cm

《消费者报道》测量了10款无线充电器的重量、厚度及直径。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13)

对于追求小巧轻便的消费者,消道长推荐Anker,它最大的特点在于直径小,大概就是小杯盖一样的大小,而且重量只有50g。另外,这类消费者可能要谨慎考虑苹果官网有售的贝尔金了,因为它的厚度值和直径值都比较大。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14)

最后为大家附上本次测试的综合评价表!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15)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10款产品在各个单项上的评分,欢迎关注“消费者报道”官方微博或者登入“消费者报道”官网进行查看。

花絮篇:无线充电贴片让“旧手机”也能无线充!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一般内置有接收芯片,而且采用非金属后盖,以防止接收信号被屏蔽。

手机没有无线充电功能,但是又想体验无线充?不想换手机的你或许可以“走捷径”,买张无线充电接收贴片。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16)

从原理上讲,接收贴片连接着手机的充电接口,当你将它们放置在无线充电器上时,贴片会将电磁感应产生的电量从充电接口处传递给手机电池。

为了验证这种贴片的效果,《消费者报道》按照评论排行,从京东自营平台上购入一款声称可以为iPhone5/5s/6/6s/7实现无线充电的倍思充电贴,并选择了充电速度测试中最快的机乐堂和苹果官网有售的贝尔金进行测试。

无线充电器充电速度测评(10品牌无线充电器对比测试)(17)

结果显示,使用标配有线充充满iPhone6大概为2小时;而贴上贴片放在无线充电器上充满大概需时2.5小时。

考虑到iPhone6的标配适配器为“5V 1A”,即有线充电的功率为5W,对比起当下安卓15W起步的快充来说是相对较慢的。所以,使用“贴片 无线充电器”的组合连5W的充电速度都比不过,《消费者报道》认为这是很不理想的。

而且本次测试的iPhone6,其电池容量相对较小,仅为1810mAh。以其他热门机型来看的话(如iPhone6 Plus:2915mAh、华为P10:3200mAh、小米6:3350mAh),用“贴片 无线充电器”充电的时间会更长。

充电贴片是为了适应消费者“尝鲜无线充电”心态而冒起的一款产品。考虑到苹果已经加入到无线充电阵营,在其引领下,相信2018年将会有更多搭载无线充电功能的新手机出现。所以如果你短期内有更换手机的打算,可能就不太需要花钱买这个东西了;如果你一、两年内没有更换手机的打算,又想体验无线充电的话就可以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购买接收贴片时要根据自己手机接口来选择,接口类型包括Lightning、Type-c以及Micro us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