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丧事(豫北农村丧葬传统)(1)

在豫北的农村,有人去世后,在出殡发丧这一天,后人会在棺材到街里时,在前面哭着摔一个盆子。在我们这边叫“摔老盆”。

虽然小时候就经常见,但对于这个却并不是太了解,只知道谁要是第一下没有摔碎,那可是要被村里人笑话的,至于为什么会被笑话,这里面是有说法的,这个我们后面会说。

我们看到这个举动时就会不解,摔这个盆子的意义是啥?什么人可以摔?

今天咱们就来说一下这个问题,但说之前咱们先注明,这是有地域性的,黑嫂这边的坐标是豫北地区的农村。

豫东丧事(豫北农村丧葬传统)(2)

一、摔这个盆子的意义是啥

首先我们得说明,这个摔盆子可不是单纯一个地方的规矩,很多地方丧葬时都有这项规矩。这个摔盆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而且有人摔不碎的话,还会被人当成个笑话看,这充分说明了摔这个盆子的重要性。那么,这个盆子代表啥呢?一个最直观的比喻就是,这个盆子是去世人收东西的一个盛具。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这样的盆子下面是有眼的,并不是个完全的实底,下面会钻出几个眼。

这是为什么呢?是为了烧纸钱时让去世人更好的收到。当然了,这个盆子的作用不仅仅是收纸钱,还有一些平时后人上供的东西啥的,统统都由这个盆来接收。

所以,当有人跪在灵前一下子没有摔碎时,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人不孝顺,所以盆子没有摔碎,代表着去世人不愿意接受他送来盛东西的用具。

豫东丧事(豫北农村丧葬传统)(3)

但是,人们总是会想出办法来的,比如说在过去,农村都是土路,人跪着,而且在悲痛的哭,这个盆子是瓷的,难免会有摔不坏的情况发生。所以人们就会在准备摔的地方放一块砖,其目的是为了更容易摔碎这个盆子。

现在的路面都成了水泥路,而且放砖的方法也一直沿用到了现在,可假如这个盆子还是没有摔碎怎么办呢?这个孝子可不是一个人在这里,他身边是有人的,一般都是孝子的舅舅,他们负责拖拉着孝子,因为孝子会拦灵哭泣,不拖拉着走得太慢。

他们一直都操心着这个盆子,一旦盆子没有被摔碎,他们会飞起一脚直接跺碎,总之,尽量不摔第二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虽然是个传统的规矩,但却是一项迷信的规矩,因为去世人不可能从这个盆子收到什么后人烧去的纸钱,定义为迷信可一点也不冤。

豫东丧事(豫北农村丧葬传统)(4)

二、应该什么人摔

这个盆子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摔的,谁摔是有规矩的。

我们都知道应该长子摔,这个是很自然的想法。但假如这个长子先父母去世了,那么该谁摔?很多人会挺自然的想到是应该老二摔,因为两个人都是父母的儿子,现在哥哥先去世,那这个盆子就应该老二来摔。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古老的嫡长制在发挥着作用,虽然去世人没有嫡长子了,但是有嫡长孙,这个盆子轮不到老二摔,而是有由老大的儿子来摔。假如老大没有儿子呢?比如老大很年轻就因为意外去世了。

豫东丧事(豫北农村丧葬传统)(5)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则由本家和管事人员商量着让老二来摔,总之,是老大家绝了根,才能轮到老二,只要老大家有一个人,就轮不到老二,比如说老大去世了,但他儿子只有三五岁,那么可以是别人协助他来摔这个盆子,但不能是成年的老二。

同时,这里还会有另外一个问题,比如说一些孤寡老人,他们没有儿子,一辈子没娶媳妇,他们去世后谁来摔这个盆子?这个也是本家和管事的商量的,比如说选定了一个人,这个人得是本家来出,先问他愿意不愿意,如果他不愿意,则再换别人,如果他愿意,则由他来摔。

而他摔过这个盆子后,老人的一切都成了他的,不用立什么合同,摔盆就代表了一切,比如老人的房子、宅基地、农田啥的都归他。

而如果本家没人愿意,那么就找外人,等于是谁摔这个盆子,谁继承老人的一切。

豫东丧事(豫北农村丧葬传统)(6)

写在最后:最后我们郑重说明,这个摔盆是古时候就传下来的一个传统,但跟文化不沾边,除了这个选谁摔可以追出点我国古代的一些民间制度外,别的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所以我们才会归类为迷信。有人说只要是传统就不是迷信,这是不正确的,我们看一些传统东西时,应该保持客观的态度,取其精化,去其糟粕才是正确的态度,而不是什么都一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