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解析《孙子兵法》在定义了战争的性质之后,作者接着概括了取得胜利需具备的五项基本要素,即著名的“五事”原则,原文如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打仗靠的不是勇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打仗靠的不是勇气
今天我们继续解析《孙子兵法》。在定义了战争的性质之后,作者接着概括了取得胜利需具备的五项基本要素,即著名的“五事”原则,原文如下: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战争需要从五个方面去分析,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
今天我们先讲第一个要素:道。
汉语中,道的原义为道路,后来的含义则延伸为规律、道理、方法等等。“五事”之中,道、天、地、将、法所回答的,都是”凭什么而战”的问题,而“道”被摆在首位。
“道”之所以被放在首位,是因为它关乎战争的原则与目的。无论在军事斗争还是商业竞争中,它都是领导者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
1/3 打仗打的是政治
“道”这个词,在中国文化里承载着太多含义。它有时候可以指某种规律,如我们常说的“天道”、“大道”等等。有时候指类似方法论一样的东西,如“商道”、“治道” “兵道”。有时候则带有伦理色彩,如“道德“ “道义”等等。
而在孙子的语境里,“道”专门指的是政治。孙子对此解释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也就是说,孙子所谓的“道”,是军民上下同心,拧成一股绳,大家愿意跟随君主一块儿出生入死,舍命相随。
需请大家注意的是,这里的政治,主要是针对内部而言的。诚然,要打胜仗,军民团结是必要的前提。但仅仅满足这一条件恐怕不够。
孙子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人物,他的著作主要是写给君主们看的。你可能听说过一句话,叫“春秋无义战”。啥意思呢?就是春秋时代的战争,没有一场是正义的。这虽然是站在儒家立场得出的结论,但有一定的道理。
孙子生逢乱世,他关注的核心,是辅佐君王称霸。所以,他自然习惯从君主的视角看问题。然而,若只有上下同心,组织的战斗力是增强了,甚至在战场上无往不利,但从长远来看,却无法真正地巩固战果。
因为战争得征服你的对手。而真正的征服,从来不是光靠武力能解决的。
以19世纪的拿破仑战争为例。当时法国陆军的战斗力欧洲第一,拿破仑雄才大略,以革命者自诩,受到民族主义和进步思想的鼓动,法国士兵舍生忘死,相继打败了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等强大的对手,可最终还是难逃失败的结局。
为什么呢?除了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政治因素。
首先,拿破仑战争在客观上给欧洲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尽管打着启蒙主义的旗帜,可对于他国民众无疑是一场灾难。
另外,并非所有国家都乐意接受拿破仑的统治模式。欧洲分裂已久,拿破仑却想建立一个统一的超级大帝国,这违背了欧洲历史的大趋势。自罗马帝国之后,没有任何人成功过。
再给大家举个熟悉的例子,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团结与不怕死那可是出了名的。无论国军,共军还是美军,对此都深有体会。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使日军在二战初期势如破竹,但最后却输得差点把老本给赔光。
原因何在?因为日军的勇猛只是为了让自己得利,却把别的国家给害惨了。日本人虽然能打,而代价是将对手们团结起来对他一阵围殴,这样的军队焉能不败?
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有句名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打仗首先打的是政治。这里的政治,不仅是内部的,还包括外部的。战争的最终胜利,除了军民的团结,还需要获得外部的支持。
而真正的战略高手,甚至懂得把政治作为一件武器来打垮敌人。下面,我们通过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将领费边与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对决,进一步阐述其中的道理。
2/3 汉尼拔与费边
公元前218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迦太基方面的统帅,是素有战神之称的汉尼拔·巴卡。
其实在这场战争开始之初,罗马方面对汉尼拔军队的战斗力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认为罗马拥有雄厚的兵力,而汉尼拔长驱直入,孤军奋战,根本不可能赢得了他们。
然而,就在那一年的秋天,汉尼拔率领军队奇迹般地翻过阿尔卑斯山,出现在罗马人的身后。
这回让罗马人坐不住了,他们立即派大军对汉尼拔围追堵截。但这位战神很快使罗马人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在好几场战役中,罗马军队被汉尼拔打得落花流水。
你肯定会问,既然汉尼拔远征军深入敌境,他的部队该如何解决后勤供应与兵员补充的问题呢?
答案是,通过与当地的城市结盟。
那时候的罗马还是共和国,而不是后来的那个“罗马帝国”。罗马人征服了周边地区,但未能得到当地人的真心依附。所以汉尼拔的军队一打过来,他们就纷纷响应,远征军的规模不断扩大。
请注意,这些割据武装之所以支持汉尼拔军队,不是因为他们认同迦太基的统治,而是他们想摆脱罗马人的控制。所以,这个表面看起来人多势众的政治联盟,其实并不稳固。
关于这一点,有一位罗马将领看得再清楚不过,他的名字叫做费边。
费边知道,汉尼拔是百年一遇的军事天才,罗马人不可能在运动战中战胜对手。但迦太基也有他们的弱项:不擅长打攻坚战。
一旦罗马人构筑高墙,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汉尼拔就拿他们无可奈何。费边的策略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拖”。只要我坚守不出,你汉尼拔要么退兵,要么陪着我一起耗。但你远道而来,肯定是拖不起的。
后来,只要一发现汉尼拔的大军,费边就下令自己的军队不要与之交锋。他往往选择在距离敌人10公里左右的地方安营扎寨,两者的行程保持在1—2天左右。
正是这个看似简单的计策,抓住了汉尼拔的软肋。他知道自己的部队在攻坚战中占不到便宜,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更可怕的是,一旦迦太基军队被牵制在战场上,他们的后勤补给就会出问题。粮草不济,仗就打不下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抢。
结果,迦太基部队开始洗劫广大农村,其中包括很多土地肥沃的地区。军队纪律也逐渐败坏,一些散兵游勇开始到处抢劫,甚至落草为寇,当地人对迦太基恨之入骨。
这正是费边想要看到的结果,只要汉尼拔被拖在战场上的时间越长,形势对罗马人越有利。反观罗马人这边,费边严禁士兵擅自离开营地,对于任何抢劫与偷盗的行为严惩不贷。两相对比,谁是“王”,谁是“寇”,老百姓一目了然。
除了在前线拖住迦太基部队,对于背叛自己投靠敌人的城市,罗马人采取了严厉的制裁措施,使他们不敢再与汉尼拔眉来眼去。另外,除了常规部队,罗马人还拥有一支庞大的民兵武装,尤其在防卫战中,他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罗马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
其实从战略的角度,费边已经取得了对汉尼拔的胜利。他通过在军事上遏制敌人优势的发挥,使之在政治上的短板暴露出来。假以时日,汉尼拔一定会撤出罗马。费边虽然没读过《孙子兵法》,但他深知“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的道理。没有政治基础的战争,注定是打不赢的。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费边的策略,在他们看来,躲在营垒里做缩头乌龟,违背了罗马人的一贯作风。
3/3总结
费边对抗汉尼拔的战略,后来获得了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费边主义”,专指那些循序渐进,保守稳健的行事作风。
在战争中,费边战略也被后世的不少军事家采用。三国时期,魏国的司马懿用类似的办法对付蜀汉大军,活活拖死了诸葛亮。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人依托广阔的领土修筑堡垒工事,使入侵的英军陷入持久战的泥沼。
遗憾的是,罗马人没能继承费边的战略。他们无法忍受汉尼拔对乡村的蹂躏。尽管费边在战场上坚守不出,后方的将领和执政官们却按捺不住了。
罗马人渴望与汉尼拔来一场决战,汉尼拔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公元前216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了著名的“坎尼会战”,汉尼拔以劣势兵力全歼罗马主力。此役过后,罗马人被迫接受现实,重新回到费边的策略上来。
尽管汉尼拔在罗马所向披靡,但他始终无法在罗马获得长久的政治支持。虽然汉尼拔的部队吸引了不少杂牌军的加入,可他们非但没能提升迦太基的战斗力,反而加剧了军队的不稳定性。
迦太基部队的另一个致命软肋,是它的军队构成。这支军队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给钱就打仗,不给钱就哗变。迦太基养着这样的军队,等于给自己埋雷。
最后,迦太基国内对汉尼拔的远征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他们的将领在前线拼杀,国内却冷眼旁观,既不给后勤上的保障,也不派军队驰援,导致汉尼拔只能以抢劫的方式获取物资。很多人甚至不希望汉尼拔取得成功,担心这样会助长对方的权势。
这几乎注定了汉尼拔的失败,从内政到外交,汉尼拔均面临重重困难。也多亏了他在军事上的天才,否则迦太基军队早就撤了。
总结一下,《孙子兵法》归纳了战争胜利的五个要素:道、天、地、将、法。其中,“道”是原则问题,决定了战争的终局。
对胜负的判断,源于对终局的判断。而对终局的判断,首先来自对政治的判断。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说的: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但有的时候,即使你看到了战争的终局,也未必能立即获胜。抗战期间,毛泽东对中日战争的终局做出了准确判断,但他同时意识到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有坚韧与耐心。
两千年前的费边也懂得这个道理,但不是每个罗马人都懂,他们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由此可见,赢得胜利的前提,是拥有看透终局的眼光。先以道胜,方能以力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