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谈到了李白《静夜思》诗中的一个字——床,知道了“床前明月光”这句中的“床”,指的并不是床榻,而应该是井栏,而且,我们还感叹,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理解错了。
其实,在《静夜思》中,我们理解错的,又何尝只是一个“床”字呢?“床”字之外,还有一个字,大概我们也没有理解正确,那就是“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这个“疑”字不简单,小心弄错哦。
在我们的理解中,这个“疑”字当然就是“怀疑”,这也是“疑”字最基本的意思,而在“疑是地上霜”这句诗中,就是这种意思;望着天上的明月,就怀疑是地上起了霜,这样的解释没毛病啊!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里的“疑”,不是“怀疑”,而是一种“比喻”的手法,应该解释为“好像”、“仿佛”。
我们接下来看一看,把“疑”字解释为“好像”、“仿佛”,这句诗又该怎么翻译,显然,翻译过来就是这样的:望着天上的明月,就好像是地上起了霜。我们连着读它三遍,似乎这样的解释也很通顺,其实,这不叫“通顺”,而是“本该如此”,这个“疑”,本来就是“好像”的意思。
既然我们把“疑”字解释为了“好像”、“仿佛”,那么我们还能不能再举一个别的例子呢?当然能,而且还不止一个。比如,我们还说李白,在李白的另外一首《望庐山瀑布》中,有这么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疑”,显然就是一种比喻,即“好像”、“仿佛”的意思,而不是什么“怀疑”;看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你有什么好怀疑的,那根本就不“是”银河,而是“像”银河。
还有,比如陆游在他的《游山西村》中写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的“疑”,其实也是“好像”,而不是“怀疑”。当然,也许你会说,山重水复之后,我“怀疑”没有路了,这也说得通,其实,如果真是这样解释的话,那么这首诗的意境可就要差些了。把“疑”解释为“好像”,“山重水复”是意境,“柳暗花明”也是意境,山重水复之后,就“好像”没有路了,其实后面是柳暗花明哦,这样才显得和谐统一,一气呵成;如果解释为“怀疑”,那么也就把诗人自己给拉进去了,你说,这个时候,陆游又怎么会在意境之间“掺和”呢?
总之,“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就应该解释为“好像”,而不是“怀疑”,我们可不能弄错哦;好了,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这个问题,你又是怎么看的呢?一起来留言讨论吧!
欢迎关注文化新篇,谢谢你这么漂亮还来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