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又称海城秧歌,是城乡广大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形式,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海城高跷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旧时的祭祀祈福、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集会庆典,都少不了高跷表演。

传承意义和现状相关资料

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民众十分喜爱的汉族民间舞蹈,经过300多年的不断演变,已经形成了舞蹈、杂技、音乐、小戏于一体的汉族传统艺术。海城高跷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旧时的祭祀祈福、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集会庆典,都少不了高跷表演。民谣“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就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对高跷的喜好爱悦之情。海城高跷是地秧歌与高跷相结合的产物。初为两足落地,平地秧歌,清咸丰年间变为高跷,后经不断创新,逐步完善。海城高跷的主要角色以“四梁四柱”为中心,即头跷、二跷、老生、老蒯、上装、下装等,表演形式从“起鼓”,到“过街楼”、“骑象”、“大场”、“小场”,最后是“下武场”。表演题材基本源于生活,多为群众喜爱的戏曲和神话故事。以手绢、彩扇、烟袋、马鞭等为道具,脸谱化装比较夸张,装束多以大红大绿为主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音乐以唢呐和锣鼓乐为主,曲牌有“满堂红”、“大姑娘美”、“句句双”等。表演风格火爆热烈,欢腾奔放,优美抒情,风趣诙谐,雅俗共赏。这些风格特点,充分体现在“扭、浪、逗、相”等表演技法中。

历史溯源

海城是辽南高跷的发源地,关于海城高跷秧歌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诸于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海城县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牛庄古镇三义庙就有高跷、旱船沿街跳舞表演"。在清初,东北的海上贸易主要集中在辽南近海,随后海城古镇牛庄成为当时关内外物资集散地和辽东最早的水上商埠。随着"闯关东"移民的涌入和辽南经济贸易的发展,南北方的艺术也在海城得到了广泛交流。当时秧歌会上的高跷表演还只局限于在跷上耍刀弄棒,艺人称其为“武跷”。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城的民间艺人不断探索、改进了传统高跷的艺术形式和技巧,把中国汉族传统戏剧搬到高跷上,逐步形成了海城高跷独特的火暴、欢快、泼辣、粗犷的表演风格。每年农历正、二月间,扭秧歌、踩高跷成为海城人的民俗之一。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

非遗高跷(海城高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