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信达雅

所谓“信”“达”“雅”是我国清代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的翻译规则,信指不悖原文,翻译精准;达指通顺畅达,符合语法习惯;雅则指选词得体,简明优雅。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1)

这三条翻译标准,对于文学翻译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难以平衡的一个标准,除了有对于外语言的精通之外,还要琢磨作者的感觉,读者的感觉,更要有足够深厚的中文文学素养,能真正做到信达雅的翻译,那可真是非常难得了!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2)

而一般要做到信达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译者们根据不同地区的语言习惯来进行本土化翻译,《哆啦A梦》就是如此。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3)

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

《哆啦A梦》这部作品关于内容上,我觉得不需要过多的介绍。今天只聊聊其中有趣的翻译。80年代的朋友看到蓝胖子会叫它小叮当,90年代的朋友则会叫他机器猫,以央视版先入为主地又会喊他阿蒙,可以说名字花样百出。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4)

一直到90年代末期,根据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的遗愿,才终于统一了世界各地的译制版名字,全部叫做《哆啦A梦》。大约96年以后,这种多名字的乱象才得以改变。

野比、康夫和大雄

大雄的名字原文是“野比 のび太”(のびのびた),早期一度有野比、康夫、叶大雄(台湾早期)、程大雄(香港早期)、延太(科普出版社)等译名。

大雄的日语名字のびのび有懒散,悠闲的意思,这个名字也从侧面说明了主人公懒散的性格特质。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5)

而关于大雄的名字,其实在原作漫画中有过比较详细的解释。在利用时光机穿越回出生时的哪一集中,爸爸在取名时,说了希望儿子能茁壮成长,于是叫做のび太。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6)

某版的TV翻译组甚至强行将字幕改成含有“大”“雄”二字的翻译,我个人觉得翻译组已经牛到天上去了。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7)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8)

按照原文字面意思翻译, のび太最好的翻译应该是伸太或延太,康夫和大雄的名字同样也包含了“健康”“茁壮成长”等含义,不过前三个名字是很明显的日式名字,而大雄则更加本土化,对于中国小朋友来说印象自然会更好些。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9)

大雄(雄)、技安和胖虎

刚田武,原文“剛田 武”(ごうだ たけし),早期有技安、大胖、大熊、肥仔、武刚健等称呼,而在早期央视版中,这个人物还有一个更好玩的名字就是主角野比大雄的名字“大雄”。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10)

也正是由于这种多名字的现象,很多人都会提出质疑,到底是戴眼镜的主角叫大雄还是胖子叫大雄呢?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11)

胖虎这个人物在早期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一个ジャイアン(巨人)的外号。藤F老师曾回忆由于该角色出场越来越多,于是不得不临时给他取个名字,为了符合人物形象,所以定下【刚田武】的名字。这个名字现在看来简单粗暴,字面意义上就体现了胖虎强壮有力威武霸气的特点。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12)

如果你看过日文版哆啦A梦,还会有一个好玩的现象,胖虎这个人物在漫画中称呼特别多。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13)

比如以大雄小夫为首的同龄男孩子一般称之为:胖虎ジャイアン(一开始的外号);以静香为首的同龄女孩子则都称呼他为“武”同学;而父辈且关系亲近的人一般都称呼他“小武”;学校老师这种关系不熟的长辈则会使用非常正规的称呼即“刚田君”。比较可惜的是,国内众多版本似乎都将这些称呼全部写作‘胖虎’,只是偶尔老师叫他时,会出现刚田君的称呼。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14)

而胖虎这个名字的翻译同样是相当信达雅,ジャイアン原本是巨人的意思,然而翻译成胖虎不仅俚语化,作为小孩子的外号也再好不过了。想想看小学的小朋友外号,胖虎自然是远比巨人来得好听。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15)

而他的另一个广为流传的名字“技安”则是外号ジャイアンGiant的音译,对比胖虎显得相当单薄。

小孬、强夫和小夫

小夫的正式名字叫骨川 スネ夫”(ほねかわ スネお),早期还被翻译成阿福,小孬,强强,牙擦仔等。

骨川这个姓氏是藤F杜撰的,日本并没有这个姓氏,之所以用这个姓氏,完全是为了和胖虎(的人设)对应。胖虎高大威猛,小夫瘦皮猴一个,骨川的发音是ほねかわ,ほね是“骨”,かわ是“皮”。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16)

按照字面意思,这个姓就是骨头和皮的意思,开门见山的说明小夫这个角色瘦得皮包骨。而在书面形式时,采用了和皮同音的川,即写作骨川。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17)

而阿福,小福等名字中的“福”字,我猜测也是因为跟夫同音,而福明显更加本土化,所以早年翻译中多为小福阿福地叫。

至于小孬这个译名虽然有涉及到人物的性格(小夫蔫坏蔫坏的)不过这个称呼除了同龄朋友用之外,长辈也用就相当另类了。估计是这方面原因所以放弃了小孬的称呼。

至于牙擦仔,粤语区的朋友曾说过,这是一个贬义词,指代自负狂妄的年轻人,如果是正确的,那么也算是比较符合人物性格了。(粤语地区的朋友可以说说是不是这个意思)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18)

人物华名化

除了这些之外,《哆啦A梦》中还曾出现过一些华人名化的翻译,比如叶大雄、武刚田、王小夫、陈宜静等。不得不说港台地区的这种华人名化的翻译实在是太过霸道,真的是强行本土化,甚至在日本诞生一话中,直接改为台湾诞生,连日本地图都改成台湾省地图。不过这种翻译方法在近些年已经很难见到了。

作者有话说

最后来说说哆啦A梦这个名字。哆啦A梦ドラえもん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说是铜锣卫门,给出的理由是爱吃铜锣烧,我只能说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哆啦A梦”这个翻译绝对是史诗级的经典翻译。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19)

首先哆啦A梦前半个名字ドラ虽然有铜锣烧的意思,不过藤子F不二雄老师曾亲自说过,这个名字是出自野猫,而人物本身的外形也是猫形。

之所以哆啦A梦爱吃铜锣烧,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在人物先有名字后,藤F有联想到铜锣烧发音跟ドラ一样,于是才把蓝胖子设定成爱吃铜锣烧。而并不是先爱吃铜锣烧才叫ドラ。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20)

后半段えもん的名字日语写作汉字的确也是卫门,不过A梦这个翻译的由来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在哆啦A梦百科全书中曾记载了这个名字的由来:哆啦A梦名字全部采用片假名书写即ドラエモン,在机器人工厂生产贴牌登记时,由于想不出后半段エモン的片假名怎么写,于是用平假名代替直接写作えもん。

哆啦a梦的文字翻译(从机器猫到哆啦A梦)(21)

于是哆啦A梦的正式名字成为有平假名和片假名组合的名字ドラえもん,中文之所以没有翻译成哆啦阿蒙、哆啦卫门、哆啦阿萌之类的名字,而是采用了一个突兀的A字母,是相当忠实于这个名字的设定由来!

所以很多人在提起哆啦A梦时,会说A这个字母相当违和,殊不知,这才是真正厉害的一个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