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交友很方便,手里有一部手机,手机上有很多交友软件,通过交友软件能认识很多的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没有手机,人们有一种交友的方式,就是交笔友,而且交笔友的多是有文化、有志向的年轻人。

交笔友的意义(当年交笔友结成夫妻的多是文化人)(1)

一种方式是文学青年通过文章交笔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流行,很多年轻人怀揣文学梦、作家梦,写小说、写诗歌,一些年轻人通过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慕名相识成为朋友,还有些年轻人是通过当地文学社团组织开展的活动相识成为笔友。这些文学笔友经常通过书信的方式,一起谈人生,聊文学,畅想未来,相互鼓励和支持,还有的因此成了夫妻。

小区里的李红和王丽今年六十多岁了,谈起交笔友的事,两人感慨很多。上世纪八十年代,李红和王丽正是一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原先两人并不相识,李红爱写诗歌,在县报上发表了好几首诗歌,王丽也是热爱诗歌创作的文学青年,一次在县报举办的全县文学青年创作交流会上,两人相识以后,经常相互书信来往,他们几乎每周都要写信,谈诗歌的创作,把信写好以后,到邮局里去买邮票、买信封,然后把写好的信装入信封,写好地址、贴上邮票,封好信封发出去。渐渐的,两人产生感情,谈起恋爱,结婚以后,两人携手走过几十年,生活幸福。

交笔友的意义(当年交笔友结成夫妻的多是文化人)(2)

还有一种方式是刊登征友启事交笔友。那时没有手机,想认识更多的人,最好的方式是在报刊上刊登征友启事。小区里的志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十分热爱文学的年轻人,为了交到更多懂文学的人,提升自己的文学创作水平,他在一家青年杂志上刊登了征友启事。启事刊登以后,他很快收到了全国很多文学青年的来信,还有些文学青年不远千里跑来与他相见,如同现在的网友相见。笔友来了以后,志明都热情招待,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由于志明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小有成绩,后来还熬到了县文联主席的位置。

交笔友的意义(当年交笔友结成夫妻的多是文化人)(3)

弹指一挥间,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交笔友的时代也消失在了岁月里,当年那些交笔友的人如今一般在五十多岁或六十岁以上,他们也赶上了新时代,如今用上了智能手机,想写文章、交友都更方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