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真正的才子佳人(不过是无用书生和可怜女人)(1)

唐代“大历十才子”中,有韩翃这种大V,诗作一更新,士大夫争相转发、皇帝关注点赞。也有的人,至今已经湮没无闻。有的版本里,诗人李益也名列其中,因为这个人的知名度实在不逊韩翃。

明代诗坛大佬王世贞认为:绝句李益为胜,韩翃次之。

明末清初的毛先舒评价:李益、韩翃足称劲敌。

当时的唐朝人则把李益与李贺并称,就是写“天若有情天亦老”的那位。

不过最让他出名的,不是以上这些,而是他的传奇经历,被同时代的文人蒋防写成了小说《霍小玉传》。小说传世的时候,李益还好好地当着官,个中滋味,套句知乎体:活着成为小说主角,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什么叫真正的才子佳人(不过是无用书生和可怜女人)(2)

蒋防文采斐然,《霍小玉传》写得荡气回肠,记叙李益的这个故事,可谓文以事显,事以文传,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到了中唐那个繁华瑰丽的长安城……

那时候李益才二十岁,已经中了进士。寓居长安,等待吏部的拔萃考试。李益门族清贵,虽然家道中落,但是才气纵横,时人推崇,远大前程正在徐徐展开。

李益风流自赏,希望觅个佳偶,一直未能如愿,由此结识了媒婆鲍十一娘。李益对她诚心拜托,厚礼相赠,她也很卖力地寻找。

某天,李益在房里听见急促的敲门声,说是鲍十一娘到了。鲍十一娘哈哈笑着,边走进来边说:“又梦见古时候的美女苏小小了吗?现在有个下凡的仙女,不贪钱财,只慕风流。才貌无双,跟你十郎真是绝配!”李益惊喜得跳了起来,只觉得身体轻飘飘,魂儿荡悠悠,拉着鲍氏的手一边拜一边连声感谢:“为你一生作奴,死也无妨!”接着询问对方的具体情况。鲍氏详细介绍说,那是以前霍王的爱女,字小玉。母亲叫净持,是霍王的婢女。霍王死后,兄弟们认为她出身卑贱,给点财产打发了出来。现在改姓郑,一般人不知道她是王女。这个女子品貌出色,情调高雅,音乐诗书,无不精通。她也听说过你李十郎的名声,愿意明天中午在家等候你的光临。

鲍氏走后,李益马上着手准备,让仆人去向当官的堂兄借来了宝马金辔。晚上,他更衣沐浴,修饰容貌。欣喜若狂,无法入眠。天刚蒙蒙亮,就戴上头巾,举着镜子照了又照,担心事情不成功。然后绕室徘徊,好不容易挨到中午,急忙上马赶去相会。

到了那里,鲍氏领着净持走下台阶迎接,延请到屋内,对面坐下。净持对李益说:“一向听说李十郎人物风流,今日一见,仪容清秀,名不虚传。我有个女儿,虽然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容貌不算丑陋,正是君子的良配。我决定让她以后一直伺候您。”李益谢道:“鄙人平庸愚昧,不料能被看中。如蒙不弃,生死都感荣幸。”

什么叫真正的才子佳人(不过是无用书生和可怜女人)(3)

说罢,净持摆下酒宴,让小玉出来相见。李益连忙行礼迎接,只觉得一室之中,如有琼林玉树,互相映耀,她的眼波流转,更是光彩照人。净持让小玉坐到身边,对她说:“你平日里喜欢吟哦的‘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就是这位十郎的诗作。你终日想念,怎比得上当面一见?”小玉低着头微微一笑,轻声道:“见面不如闻名,才子怎么不是相貌堂堂?”李益忙不迭地站起来拜了又拜:“小娘子爱才,鄙人重色。两个爱好加在一起,才貌就兼备啦。”母女俩相视而笑。于是,双方把酒言欢。席间李益又站起来,恳请小玉唱歌。小玉起初不肯,母亲也催促她唱。小玉就妙转歌喉唱了起来,真是歌声清亮,曲调精妙。李益和小玉就此一见如故、两情相悦。

气氛虽然欢乐,小玉却突然垂泪对李益说:“我流落风尘,自知配不上你。今天你爱我的容貌,但总有一天我会衰老,那时候就像女萝失去了托身的树木,像扇子到了秋天就被丢弃。”李益感叹道:“我的平生梦想,今日如愿以偿。粉身碎骨,绝不背弃。夫人怎么说这种话?就让我在白绢上订立盟约吧!”于是小玉翻出了霍王家带来的书箱笔砚,取来名贵的三尺白绢。李益是大才子,下笔成章,引山河作比喻,指日月表诚心,句句恳切,感人至深。写完后,把盟约收藏在宝盒中。从此,情投意合的二人快乐地生活着,仿佛翡翠鸟在云中比翼齐飞。

什么叫真正的才子佳人(不过是无用书生和可怜女人)(4)

转眼两年过去了,李益拔萃考试登科,被任命为郑县的主簿(县长办公室主任)。四月份的时候,将去外地赴任,还要到东都洛阳向父母请安报喜,长安的亲友,多来参加送别的宴会。在晚春初夏的景色里,干了杯中酒,宾客渐渐散了,离别的愁绪萦绕胸怀。

小玉对李益说:“您的才学、地位和名声,众人羡慕,愿意联姻的人也很多。况且您堂上有双亲,房中无正妻,这一去,必然会遇上好姻缘。盟约不过是空话,但我有个小小的愿望,想就此告诉您,并永远放在您的心里,可愿意听吗?”李益惊怪地说:“我做错了什么,让你突然说这话?有什么愿望尽管告诉我,我一定认真地奉行。”

小玉说:“我的年龄刚满十八,您也才二十二,距离您三十而立,还有八年。我愿把一生的情爱全都奉献,与您一起度过这八年。然后您再去联姻名门望族,永结秦晋之好,也不算晚。而我将会避世出家,落发为尼。平生的心愿,到时候也就满足了。”

李益感动地流下了眼泪:“我的誓言有如天上的太阳,生死不变。即使与你白头偕老,尚且唯恐不够,哪里还敢三心二意?请你一定不要有疑虑,安心在家等着。八月里,我必定会到郑县,然后派人来接你,相见之日并不遥远。”

过了几日,李益出发了。到任后十来天,便请假去洛阳省亲。回到家,母亲说,已经替他与表妹卢氏定亲。面对严母,李益犹豫再三,终于没敢推辞。然后去卢家按礼答谢,约定就在近期成婚。卢家是高门望族,男方的聘礼不能低于百万。李益家中不富裕,必须向人借贷,所以他请假四处跋涉、遍寻亲友,从秋天一直奔波到来年夏天。李益既然违背了盟约,并且早就过了与小玉约定的见面之期,索性不通消息,想要断了小玉的期望。并且远托亲友,请他们不要走漏消息。

自从李益逾期,小玉多次打探音信,听到的都是假话空话,一天一个样。她四处求卜问卦,心中充满了忧虑怅恨,身子一天天地瘦弱下去。独守空房一年以后,逐渐得了重病。虽然李益的书信断绝,但是小玉的想念盼望并不改变。她用财物馈赠亲友,托付他们打听消息。由于频繁地托人寻找,资财因此经常缺乏,不得不变卖衣服首饰。

有一次,她让侍女出去变卖一支紫玉钗,有个老玉工看见了,辨认说:“这支钗是我做的啊,想当年,霍王的小女儿将到及笄之年,可以挽上发髻了,就命我制作了这支钗,并酬谢了一万钱,我不曾忘记。你是什么人,从哪里得到这个?”侍女说:“我家小娘子就是霍王的小女儿,家变人散,失身于人。丈夫去了东都洛阳,就再也没有消息,因而抑郁成疾,已快两年了。让我变卖此物,换了钱去托人打听音讯。”老玉工凄然流泪,说道:“贵人家儿女,时运不济,竟然落到这个地步。我这把年纪来日无多,见了这种盛衰荣枯之事,怎能不伤感!”于是把侍女领到延光公主家里,说了这些情况,公主也为此感叹良久,然后赠送了十二万钱。

当时,李益聘下的卢氏女也在长安。李益凑足聘礼后,返回了郑县,腊月的时候,又请假来到长安准备成亲。他暗地里找了个僻静的住处,尽量不让人知道。他有个表弟崔生,为人忠厚,以前经常一起在小玉家里聚会,喝酒畅谈,亲密无间。崔生每次得到李益的消息,都会告知小玉,小玉也经常赠礼致谢,崔生很感激。这次李益回来,崔生如实告诉了小玉,小玉又怨又恨,叹道:“天下怎么会有这种事!”但还是到处求托亲友,想方设法去请李益。

李益自知理亏,又知道小玉病重,惭愧羞耻之下,始终不肯前去。早出晚归,尽量躲避。小玉日夜哭泣,寝食全废,期望见上一面,竟然都不能实现。怨恨气愤越来越深,病得卧床不起。这时候起,长安城里渐渐有人知道此事。风流之士,都被小玉的多情所感动;豪侠之辈,都对李益的薄幸很愤怒。

什么叫真正的才子佳人(不过是无用书生和可怜女人)(5)

到了踏青游春的三月份,李益和五六个同伴去崇敬寺观赏牡丹花,漫步回廊,吟和诗句。他的其中一个密友韦生,劝告说:“风光秀丽,草木荣华,可怜的小玉,却只能含冤守着空房。您这样抛弃她,实在是太狠了,大丈夫的心性,不应如此,您该反躬自省啊。”正在好友叹息责备之际,有一位风度翩翩、衣饰精美的壮士,身穿黄衫,臂挟弹弓,带着一个胡人僮仆,悄悄跟着听他们说话。听了一会,黄衫客走上前对李益作了一揖,说:“您莫非就是李十郎?我原籍山东,与皇室外戚联姻。虽然缺乏文采,却很欣赏俊杰。一向仰慕您的才名,常常希望能当面请教。今日幸会,亲眼领略了您的风采。我的住所离此不远,且有歌舞娱乐。还有八九个美女,十几匹骏马,任凭您挑选。请您务必赏光作客。”李益他们惊叹不已,于是骑马和黄衫客同行。他们很快转过几条街,已经接近了小玉的家。李益心虚,不愿往前,推说有事就想拨转马头。黄衫客说:“我家就在咫尺之间,怎么忍心弃之不顾?”就强行牵着李益的马继续前行。推拉之间,已经到了小玉家。李益神情恍惚,扬鞭催马想回去,黄衫客叫人把他挟持下来,迅速推进小玉家的大门,马上把门反锁,大声喊道:“李十郎来了!”里面小玉一家人又惊又喜的声音,顿时传到了门外。

小玉病得很重,平时缠绵病榻,转身都需要别人帮助。听到李益来了,忽然自己起床,并且更衣走出来,如有神助。

她面对李益,怒目凝视,一言不发。久病的体质,娇柔的身姿,仿佛弱不禁风。几次不胜悲苦地以袖掩面,又放下手看着李益。触景伤怀,身边的人都忍不住唏嘘。

过了一会,有仆人从门外端进来几十盘酒菜。大家很奇怪,询问原委,原来都是黄衫客安排的。酒席陈设已毕,彼此并排坐下。

小玉侧身转过脸,斜视李益良久,然后举起一杯酒浇到地上,说:“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说着,伸出左手握住李益的胳膊,把酒杯扔到地上,放声痛哭几声便立时气绝。小玉的母亲急忙抱起她放到李益怀中,让他呼唤,但是终于没有苏醒过来。

李益为她戴孝,通宵达旦哀哭不止。

什么叫真正的才子佳人(不过是无用书生和可怜女人)(6)

一个月后,李益与卢氏女完婚。有时候睹物伤情,郁郁不乐。他对妻子经常无端猜忌,怀疑对方不忠诚。先是嫌恶责骂,后来发展成家暴,如狼似虎地虐待妻子,最后诉讼到官府,双方离异。卢氏离开后,他对侍姬也是横加妒忌,竟有因此而被他杀死的。他曾对宠姬营十一娘说:“我曾在某地得到某个侍姬,她犯了某事,被我用某法杀了。”每天都说这番话,想让营氏惧怕,以肃清家门。甚至外出时用澡盆把营氏罩着,周围加封,回家仔细验看后才打开。李益还藏有一把短剑,非常锋利,威胁侍婢们说:“这把剑是名铁所铸,专砍有罪者的脑袋!”他对所有的女人都要猜忌,以致娶妻三次,都跟卢氏女一样的结果。

什么叫真正的才子佳人(不过是无用书生和可怜女人)(7)

霍小玉的故事落幕了。作为一名歌姬,却不慕财帛,爱才重情,生死以之,也算难得。但是身为才子,李益还要做很大的事,求很高的官,走很远的路,写很美的诗。情途虽然坎坷,仕途不妨努力,李益在墓地和心里埋葬了小玉,继续向着远方前行。

郑县主簿的官职任满后,李益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到达西部前线,在凤翔节度使帐下任职,亲身参与了郭子仪等名将指挥的军事行动,并开始了自己的边塞诗创作生涯。节度使病故后,他回到内地。过了两年,再次西行,到了抗击异族侵略的前线城市灵州(又称受降城),供职于朔方节度使幕府。这时期,他的诗歌造诣再攀新高,写下了许多情景交融的名篇。

什么叫真正的才子佳人(不过是无用书生和可怜女人)(8)

大军出塞,严冬行军,有辽远悲凉的《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海风:青海湖的风。

行路难:曲调名。

碛(qì):沙漠。

凭城远眺,千里怀乡,有雄壮悲切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安边定远,壮志凌云,有风骨铮铮的《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伏波将军马援誓要马革裹尸归来,定远侯班超何必生还玉门关。莫让一个敌人的车轮回到沙漠瀚海里的洞穴,坚守这里,像薛仁贵那样一箭定天山!

什么叫真正的才子佳人(不过是无用书生和可怜女人)(9)

这些诗歌,媲美盛唐高手,不愧才子本色。除了这些气势如虹的雄句,李益的诗歌还有精致婉转的一面,像这首著名的闺怨诗《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瞿(qú)塘贾(gǔ):长江三峡一带做买卖的商人。

潮有信:潮水涨落有定时。

儿:古时读“倪”,与“期”押韵。

除此之外,山水诗、送别诗、宫怨诗……李益信手拈来,多有佳作。

什么叫真正的才子佳人(不过是无用书生和可怜女人)(10)

李益在灵州呆了两年,回到了内地。过了几年,官运不佳,又跑到北方前线,依附幽州节度使。在那里,想着自己屡屡不能在中枢任职,大志难伸,心生哀怨,写下了“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的赌气话。这是个严重的政治问题。中唐开始,藩镇权重,对朝廷阳奉阴违。李益的这句诗,献媚节度使,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倾向错误、态度恶劣。

李益才名远播,终于上达天听。宪宗皇帝把他召回朝廷任职。朝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的牢骚“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被举报,皇帝把他的正职一摞到底,带个官衔闲居。宪宗到底爱才,敲打了李益一番,后来还是启用,但是一直在中级职位上兜兜转转,没有挤进达官显贵的序列。

李益到了老年的时候,他的门生以七十多岁的年龄从宰相的位子上退下来。看门生,比自己,李益感叹道:“这还是我选拔的进士啊!”直到他退休,朝廷才给了一个正部级“礼部尚书”的虚衔,让这个老资格的才子体面回家。

李益才气纵横,科举得意,官场新锐,简在帝心,再加上三赴边塞攒军功,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什么仕途不畅、屡遭挫折?答案在正史里。

《旧唐书》记载:李益擅长诗歌,每作一篇,宫廷乐师不惜花钱求取。诗歌描绘的景象,被人画成屏风。“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天下传唱。但他有心理疾病,猜忌妻妾,手段残酷,甚至有“关门撒灰,防备外人”的奇闻,被世人诟病。以至于当时的人们,把妒忌的毛病称为“李益疾”。所以,他一直得不到重用,而他的同辈都官居显位。

李益到底没能把小玉彻底埋葬,她的阴影笼罩了李益终生。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一次次午夜梦回,会不会“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推开窗,遥望耿耿星河,会不会依稀看见那个柔弱而又执拗的小小歌姬?

李益八十多岁,卒。在唐代诗人中,可以算是很长寿了,但未必是命运的眷顾。上天有时候让一个人活得很久很久,是要让他备受煎熬。

什么叫真正的才子佳人(不过是无用书生和可怜女人)(11)

▼上期回顾▼

才子佳人,不过是无用书生和可怜女人(一)


“厚重的经典,要轻读、读薄。”魏晋说。

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轻读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