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华东地区的沪皖客改类企业盘点后,“C3看历史”系列文章进入江苏省。本次江苏省以合计七家“上榜企业”彰显出客车改装工业的底蕴,一方面这是历史资源的积累,同时也间接验证了“长三角乃客车零部件集中地”的观点。其中,南京广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被列入特别公示名单略显意外,毕竟这一度是银隆新能源在华东地区的重要布局,今番上榜也使其意图通过“投资换订单”、持续获利南京公交市场的构想落空。本文则对南京广通及其前身南京雨花/南客厂/南客公司的相关历史掌故进行回顾。

南京广通曾定位银隆华东基地,格力钛时期转投新能源专用车

关于南京广通的来历,早在2007年7月南京市国资委便发布消息称,珠海银隆收购南京客车制造厂有限责任公司的框架协议签约已完成,而这也更像是银隆新能源基地落户南京的先决条件,即通过兼并重组现有的南客公司来获得汽车准生证。2018年7月,南客公司完成工商变更,成为南京广通(后更名南京银隆汽车)的全资子公司。2019年4月工信部第318批,南客公司完成汽车工业管理变更,正式更名为南京广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注册和生产地址变更为江苏省南京市溧水经济开发区新淮大道99号,法人代表变更为赖信华,产品商标变更为广通牌,从此开启了银隆麾下的历程。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1)

合作初期,南京公交市场的确为银隆新能源带来了丰厚回报,2018年近800辆新车便是双方蜜月期的最好证明:订单均为BEV纯电动城市客车,包括数百辆10.5-12米平头/圆头系列大型公交,数十辆12米高地板座位化公交,以及全国范围都不多见的13.7米三轴公交GTQ6146BEVBT8,其中近半数车辆还采用了银隆特色的钛酸锂LTO快充动力电池……

在当年南京公交更新总量中,银隆独家获得七成份额,可谓收益颇丰,不过这也是近年来南京公交的最大动作。此后南京公交系统更新寥寥,似乎已无法为属地订单提供更多支持。而此前订单均由同属银隆新能源的珠海广通GTQ提供车辆,南京广通仅起到“敲门砖”作用,显见南京市当初盘活南客资产的构想并未实现,而银隆新能源也亟需拿出实际动作来证明自己在华东市场的决心。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2)

2020年12月工信部第339批,变身后的南京广通一次性申报了三款M3类纯电动城市客车公告,覆盖了大/中/轻型三类城市公交的主需车型,均为银隆集团成熟产品资源的复用,企业也同步获得了纯电动客车生产资质。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3)

去年11月9日,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工商变更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并对公司章程和董监高人员进行了调整,从此银隆变身格力钛、二度开启新能源征程。不过随着本次列入客改公示名单,南京广通的客车之旅似乎前景不明,由于连续多年未有实际客车生产行为,与其花费更多资源去“揽狂澜于既倒”,不如及时转项经营、另寻他路。考虑到格力钛旗下已有珠海广通GTQ和成都广通CAT两大整车目录,以及天津广通TJR和兰州广通LZG两张客改目录,客车基地多点布局已完全够用,故而无需额外“新增”产能。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4)

鉴于传统客车业持续低迷,南京广通除了“持续维护”上述三款客车公告外,已将主要经营重心放在新能源专用车上。面对同属B端的市政环卫工程用车,若能利用好行业客户资源同样会取得批量订单,正如此前在公交领域的大客户直销模式一样——而这也是传统客企介入新能源专用车的优势所在。目前南京广通的两款产品均为31吨8×4纯电动自卸式垃圾车,分别采用慢充式和换电式进行补能,初步实现了“两路并行”的产品策略。

仿日野成雨花客车开山之作,早年兼有旅行车业务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5)

南京广通前身可追溯到始建于1958年5月的南京下关车辆修配厂,位于热河南路63号,早年生产军用雷达车箱,1970年开始利用解放牌底盘生产506型、514型、514-2型等多种客用改装车;1975年开始使用南京701型2.5吨底盘,改装生产风雷牌751型、751A型旅行车,作为省、市指令性计划分配。

80年代初,企业开创性生产出飞燕牌四轮微型车(三轮车变形),曾在华东市场名噪一时。1982年企业更名为南京汽车改装厂,隶属于南京市机械工业局;1983年10月参加南汽联营公司,作为生产改装专用车的规划定点厂。1983年该厂仿照日野彩虹Rainbow系列客车,利用南汽NJ130型3吨底盘,开发出雨花牌YH640型24座中型客车,迅速取得用户青睐。该车在1983年北京全国专用汽车、改装车展评会上荣获设计优秀奖,1985年荣获江苏省优秀新产品奖,1987年荣获江苏省计经委优秀新产品“金牛奖”。1986年企业划归南汽联南京市分公司管理,正式更名为南京客车制造厂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6)

南客厂的另一款主导产品为雨花牌YH620型旅行车,利用天津TJ130底盘生产,至上世纪80年代末已完成多次产品迭代,主要面向企事业及旅游单位等团体客户,同样颇受市场喜爱。

进入90年代,该车转化为NJK6472客车,利用天津TJ6480B三类底盘改制,搭载北内492QA汽油机,外廓尺寸4680×1770×1970mm、轴距2600mm,GVW=2.3吨、整备质量1.715吨,正副司机门 右侧滑移门,最大载客9人,最高车速105km/h,油耗14.51L/100km。

南客厂从90年代开始向客车领域全面进军,到1992年底已形成年产1000辆各种客车及专用车的生产能力,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管理的民用改装类第(十)02号目录,生产雨花牌、NJK系列产品。同时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模仿日产碧莲Civilian进行了中/轻型客车造型升级,又开发了大型前置客车产品,以及相关专用车的变形改制,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7)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8)

90年代曾拒绝民企兼并,新世纪后客车业务逐渐淡出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9)

1994年,同位于南京市热河南路、仅仅隔街相望的民营企业红龙实业有限公司曾对经营业绩滑坡的南客厂抛出橄榄枝。在南京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双方于9月29日签署兼并协议书,约定红龙公司在一年内对南客厂投资3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以期助力南客厂走出困境。不过“民营兼并国企”的行为在南京市、江苏省甚至全国范围仍属新鲜事物,厂内职工对其尚不理解,加之红龙公司突如其来的一系列变故,兼并计划最终搁浅,这也成为南客厂发展历程中的一段插曲。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999》记载,1998年的南客厂共有职工788人,全年销售NJK6662系列轻型客车53辆、NJK5052/5042/5040轻型电力工程车166辆,产品销售额仅有948万元,在同类企业中已属于业务默默无闻、历史包袱沉重的小字辈。企业彼时的发展重心已调整到专用车为主、客车为辅,从而奠定了新世纪后的企业发展主基调。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10)

进入新世纪的汽车公告时代后,南客厂仅仅申报过三款客车产品,均为6米19座的中巴车型,若从时间进度来看更像是保生产资质的“不定期申报”,远非持续发展的主营业务,因此雨花客车也逐渐淡出了行业竞争。

雨花后期专注改装业务,南京艾伦特继承衣钵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11)

在淡化客车业务的同时,南京雨花同步提升了对改装业务的重视程度,并以此作为企业在新时期的命脉。从公告分布来看,除了仅有的3款客车类公告外,南京雨花其余产品均为5字头专用车,合计276款、包括六大类别。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12)

2017年8月工信部第299批,南京客车制造厂更名为南京客车制造厂有限责任公司(南客公司),迁往江宁区滨江经济开发区宁芜大道3500号,法人代表变更为居根忠。不过随着2019年4月的汽车工业目录交易完成,新企业开始启用广通牌注册商标,具有一定历史知名度的雨花牌也将面临弃用危机。

好在2021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第1726期,雨花牌商标被转让/转移给南京艾伦特公司。其实在南客公司完成工商股权变更后不久,2018年10月工信部第310批便同意上海阿曼特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民用改装类第(九)06号,海鸥牌、SLX系列产品,同具有客改资质)变更为南京艾伦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新目录序号第(十)144号,生产艾伦特牌、ALT系列产品。从经营团队、工厂和产品属性来说,南京艾伦特都是原南客厂的直接继承者,亦可视为期盼中的圆满。

后记:中国汽车工业“退出机制”重新提速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13)

自去年11月工信部第349批起,工信部《特别公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名录》采用了逐月更新的动态跟踪机制,通过对“黑名单”上的企业及时调整,确保了汽车工业“退出机制”的有效性。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国家发改委亦明确表示:在现有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产能利用达到合理规模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以上一系列行业监管组合拳,也使得目录资质尚存的汽车企业再度成为“珍惜资源”。要么做好企业当下的健康经营,要么通过兼并重组或横向联合抱团取暖,才是最为现实的“保壳”举措。

笔者从去年7月开始在提加商用车上连载的“C3看历史”系列文章也逐渐凸显现实意义:与国外不同的是,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极具历史传承和国情特色的“目录制”管理而言,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更好的理解生存与发展。(完)

图文:C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