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论能力强的,姜维得排前几名。
他作为一个曹魏降将,能一路成长为蜀汉军事上的一把手,这人生已经很传奇了。
难怪明朝大思想家李贽,称赞姜维是“又一孔明”。
有捧的,就有骂的,而要论骂得狠的,当属陈寿。
陈寿在《三国志》里极力贬低姜维,说他是: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也就是说:姜维军事能力一般,功利心强,穷兵黩武,对形势考虑不周,致使自己丧命身死。
翻翻《三国志》,这评价可算是蜀汉所有人里最低的了,简直一句好话没有。
陈寿老先生虽是良史,但不得不说,对姜维的评价,有失公允了。
第一,姜维军事不“粗”
对姜维的军事才能,诸葛亮早有评论: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并且,诸葛亮可是把姜维当作(军事)接班人来培养的。
有人会说,诸葛亮难道就不会看走眼吗?毕竟丞相活着的时候,姜维并未建什么大功。
那咱就来看看诸葛亮死后,姜维的战绩,这应该有说服力吧。总共算起来,姜维先后参与了11次北伐,具体情况,可以看下图。
总体来看,姜维11次北伐:大小胜利5次,败仗2次,相持4次。
从胜率看,明显好于诸葛亮的北伐;而且从对手看,郭淮、钟会都是曹魏顶尖将领,含金量也不低。
所以,姜维的军事能力,并非陈寿所说的那么“粗”。
第二,说姜维穷兵黩武很“牵强”
陈寿说姜维是:玩众黩旅。
意思是说,姜维玩弄百姓于鼓掌之间,肆意利用他们来发动战争。这可比穷兵黩武严重多了,但实际上,即便姜维有这份心,也没这份“力”。
一是国力不允许,据《晋书·文帝纪》记载,景耀五年(蜀亡前一年),蜀国“战士九万”,其中4万,守成都周边;剩余5万军队,驻守蜀中广大地区。所以,姜维能抽调的北伐兵力并不多。
从规模上看,姜维北伐一般在两三万人左右,远不及诸葛亮的10万人上下,这算不上“穷兵黩武”吧。
二是朝内有人“使绊子”。自蒋琬去世后,费祎成了“一把手”,但他对北伐很排斥,明里暗里给姜维调兵制造障碍,让姜维可用的兵力有限。
费祎还劝姜维说:我们远远比不上丞相,他老人家都做不到的事,我们就更甭想了;咱们还是守好这一亩三分地,至于统一大业什么的,留给以后“牛掰”的人去做吧。
费祎之后后,姜维总算成了最高军事长官,但是,“使绊子”的人成了黄皓。
黄皓一个宦官,仗着刘禅的宠信,不仅把持朝政,还一门心思插手军权。黄皓专门提拔永安都督阎宇,让他做右将军,以此来掣肘姜维。
姜维曾奏请刘禅处死黄皓,不过刘禅认为黄皓只是个小宦官,不足为虑,就没有同意。姜维见动不了黄皓,又怕他报复自己,只好去沓中驻军了。
所以,自始至终姜维身边都有“绊脚石”,远没有能够“穷兵黩武”的权力。
第三,说姜维明断不周很“冤枉”
这话得从公元263年说起,这年8月,司马昭起3路大军,发动灭蜀之战。
邓艾从狄道攻沓中的姜维;诸葛绪顺祁山进攻武街,断姜维后路;最后由钟会率军进攻汉中。
当姜维得知钟会兵围汉中,急忙率军回援。可惜为时已晚,还没赶到,汉中就已经丢了,姜维只得率军在剑阁集结,据险与钟会周旋。
可是令姜维没想到是,邓艾走阴平绕道剑阁背后,成都失守,蜀主刘禅并没抵抗,直接开城投降了。
刘禅投降后,特地派人到剑阁,让姜维投降,蜀军将士们愤怒之极,不少人“拔刀砍石”;姜维万般无奈,只得向钟会投降。
虽然投降了,但姜维察觉出,钟会是一个“野心家”。于是,一个复国计划便涌上心头。
姜维打算利用钟会对自己的拉拢,获取信任的同时,鼓动钟会谋反;离间魏军,使其内斗;然后再斩杀钟会,蜀汉便可复国了。
果然,钟会中计了。
魏景元五年(公元264年)正月,钟会自称益州牧,在成都与魏决裂;但由于钟会操之过急,成都的大部魏军不听钟会指挥,反将钟会杀了。
姜维心里这个苦啊,复国无望,妻子、儿女也都死在了乱军之中。家国尽毁,人生大难,莫过于此了……
所以,姜维未能复国,不在于他考虑问题不周全,因为他只能借助别人的力量起事,所以很多事情他是无法左右的。要说“明断不周”,钟会可能更合适。
在蜀国已经实质灭亡,自己又身处敌阵的境况下,姜维仍在力图复国,可看出他是一个对蜀汉极尽忠心之人。
应该说,姜维是一个有谋略、有意志、有才能,且对蜀汉耿耿忠心的人,他配得上诸葛亮的评价。
《三国志》为何这么贬低姜维?
一是,陈寿有私心。陈寿师从谯周,而谯周反对北伐,谯作就曾在其《仇国论》里批评过姜维;而且,最后也是谯周劝说后主投降,所以谯周是个“投降派”。
而作为学生的陈寿,自然会站在他老师这个“投降派”的立场上,去批判姜维这个“主战派”。
另外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陈寿之所以“黑”姜维,无非就是四个字——政治正确!
在那个时候,皇帝的意志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确。而陈寿作为一个晋臣,自然要为司马氏站场,屁股决定脑袋嘛;因此姜维的复国计划,自然被定性为针对司马政权的叛乱。陈寿站在司马家的立场上来评述这场叛乱,当然不会有好词,也不敢有好词。
所以,钟会必须得钉在耻辱柱上,姜维自然也逃不了这样的命运。
唉,惜哉,伯约……
,